很多人說諸葛亮其實隻擅長內政,軍事上很一般,隻不過被三國演義誇大了其軍事能力,因此轉個貼給大家看看:
近年來很流行一個說法,就是諸葛亮隻長於內政,軍事才能不怎麼樣,甚至是一無是處,個人對這種說法很感到驚訝,因為據我所知,曆代都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有很高的評價,而且曆代推崇諸葛亮軍事才能的,往往都是真正的帶兵將軍和軍事家,並不是文人在替他捧場,怎麼現在流行起說諸葛亮軍事才能不行的論調來了呢?甚至說諸葛亮的軍事才能是演義吹噓出來的?現在的人,為何不考慮諸葛亮當時麵臨的具體情形,不考慮蜀漢曹魏兵力兵種的巨大差距,不考慮在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諸葛亮仍然能以弱擊強,就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大家貶損?不過這些帽子一頂一頂去辯駁太麻煩,因為倒亮的總有層出不窮的新論調,所以就讓我們看看演義出現之前,職業軍事統帥和官方方麵是怎樣評論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地位的吧:
兩晉南北朝:
諸葛亮的兵法和製度被西晉gover-ment以製度形式推廣。
本來直接跟武侯交過手的司馬宣王大人那句“天下奇才”也可以作為佐證的,可是某些筒子說那個資料屬於《漢晉春秋》之類的“野史”不能算數,非要說司馬懿貶低諸葛亮的書信才算數?那好吧,俺們看這個:宣王大人的兒子司馬昭滅亡蜀漢後,曾令陳勰“學圍陣用兵倚伏之法”,並表示可用“武侯遺法教五營士”,將諸葛亮的軍事思想作為國家軍事製度推廣。看樣子司馬昭還是比較相信“野史”所說的“天下奇才”這個說法的~兩晉和南北朝的軍事統帥均喜歡學習諸葛兵法,而且諸葛亮已經成為“名將”的代名詞,如伐蜀的大將桓溫、陸法均直接將諸葛亮呼為“名將”。苻堅覺得出將入相的王猛就是諸葛亮轉世,於是幹脆諡王猛為“武侯”。 北魏文臣崔浩大人看不上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但是大將刁雍則對諸葛亮很佩服,柔然犯塞,刁雍上書給北魏文帝,稱“立戰場, 十日一習;宜采諸葛八陣之法,為平地禦寇之方”,此武侯之法實行後果然“邊境獲其利”。
此外東晉gover-ment為了表示對諸葛亮軍事才能的推崇,特追封諸葛亮為“武興王”。
隋唐:
《武經七書-李衛公問對》中,李靖李世民均稱諸葛亮為一代名將,推崇備至,李靖稱自己的六花陣法源自諸葛亮,並且其舅韓擒虎亦深明此法。隋唐對諸葛亮的推崇也反應在官方態度上,唐代在中國曆史上首次出現了武廟,可以看作是官方首次認定的“十大”軍事家和名將排名。
1,《新唐書-禮樂五》記栽:“開元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尊太公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以曆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這武廟十哲是:
春秋時代吳國的孫武、齊國的司馬穰苴,戰國時代魏國的吳起、燕國的樂毅、秦國的白起,西漢的張良、韓信,蜀漢的諸葛亮,唐的李靖、李世績,而以太公望為武廟主祀。”
2,唐德宗建中三年,朝廷下詔叫史館考定,列古今名將64人配享,並都畫有圖像,分列武成王左右。左邊32人是:越範蠡,齊孫臏,趙廉頗,秦王翦,衛青,隋韓擒虎、郭子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