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隨即請出攻堅戰專家鬆井石根大將,為上海派遣軍總司令,先率兩個師團(日軍第3師團‘師團長:藤田進’,第11師團‘師團長:三室縱武’)抵達上海。
鬆井石根臨走之時對海軍大臣米內光政和陸軍大臣杉山元要求至少需要5個師團。與此同時,中方宋希濂的第36師也抵達上海。鬆井石根率兩個師團在密集的艦炮火力掩護下在吳淞口鐵路碼頭、獅子林、川沙口登陸。國民政府聞訊急令軍政部次長陳誠為第15集團軍總司令,指揮第98師、第11師和剛到嘉定的第67師、第14師火速分赴各處抗擊敵人登陸。
鑒於此,日本最高層決定將侵華的主要作戰方向由華北轉移到上海,並要求加快上海戰役進程, 再次作出增兵的決定。將華北方麵軍所屬‘吉住良輔的第9師團’、‘ 荻洲立兵的第13師團’、 ‘伊東政喜的第101師團’轉入上海派遣軍序列,此外,還從台灣調來了步兵旅團、重藤支隊、第 1後備步兵團以及偽靖安軍第1旅、偽李春山旅和偽於芷山旅等部隊;兵力達到20萬。
麵對敵人調兵遣將,國民政府也決定迅速增派各省及中央軍部隊至淞滬參戰。為打贏這場硬仗,蔣委員長把當時的精兵良將幾乎全部派到了淞滬前線,各地軍閥也陸續派出自己的部隊相繼開赴戰場。
國民政府方麵,除了原有的第8、第9、第15集團軍外,又增加了薛嶽的第19集團軍、劉建緒的第10集團軍,不久,又調來廖磊的第21集團軍。9月21日,前線部隊部署也做了調整,以應對作戰需要。
第15、第19集團軍編為左翼兵團,陳誠為總司令,下轄3個軍團、江防軍總司令部及總預備隊,共約16個師、2個要塞司令部、4個獨立團、1個江蘇保安隊;作戰地域為蕰藻浜以北的萬橋、羅店、廣福地區。
第9集團軍為中央兵團,朱紹良(取代因病調任大本營管理部任部長的張治中)為總司令,下轄7個軍18個師、1個獨立旅、1個炮兵旅、1個淞滬警備司令部和1個上海保安總隊;作戰地域為北站、江灣、廟行一線及其以西地區;
第8、第10集團軍為右翼兵團,張發奎為總司令,下轄10個師、3個獨立旅、3個新編旅、1個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和1個岸防部隊;作戰地域為蘇州河以南至杭州灣北岸地區。加上後來趕赴上海參戰的第21集團軍即川軍劉湘部的5個師,國民黨軍總兵力已達75個師、70餘萬人。
雙方陳兵近百萬在淞滬地區進行決戰。中方軍隊雖說有近70萬兵力,但是大部分都是陸續抵達的添油戰術,又沒有大量重炮和裝甲車輛;麵對日軍利用海軍迅速集結的部隊,毫無優勢可言。日方由於戰事稍優,也就沒有繼續增援部隊。
舉個例子說明當時中方軍隊的戰術落後;‘當時中方僅有的裝甲部隊——南京裝甲團配屬第36師的兩個連的戰車既無強大火力保護,又缺乏與步兵協同作戰經驗,步兵甚至羞辱和激怒坦克兵怕死,畏縮不前,兩個坦克連長未經請示便率部衝鋒,坦克前麵衝鋒,步兵也不緊隨其後,被日軍的火炮擊毀大部分,剩餘兩輛坦克衝至岸邊的時候也被日軍的艦炮輕易摧毀,兩連官兵全部壯烈殉國’。
後世的不少軍事愛好者都認為國民黨軍隊不應該在上海和日軍決戰,應該退至‘蘇錫常防線’和日軍對峙,聽著似乎有道理;但是,如果這樣的話,從華北方麵的三個日軍主力師團也不會趕到上海參戰,而是助攻山西和華北戰場的第五師團的話,這樣一來,華北、山西、陝西應該會出現全麵潰退,如果陝西一丟,接著就是麵臨四川,這也是成吉思汗進攻南宋的路線,國民政府高層不會不考慮這個方麵。】
呂奇在淞滬會戰之後不久就和軍械長馮幹卿,自己的徒弟郭萬泰被調到河南周家口機場跟隨空軍第四大隊駐防;筧橋中央航校也奉命遷往雲南昆明巫家壩原雲南航空學校舊址,並改組為空軍軍官學校。
隨著陸軍部隊的相持階段,日軍從佐世保航空隊調來200多架飛機,其中有當時很先進的日本97式戰鬥機,即ki-43‘隼’式戰鬥機,這批戰機參戰之後,中方空軍的噩耗也隨即陸續傳來。
1937年10月25日,被譽為中國空軍‘四大金剛’之一的劉粹剛,中國的頭號王牌飛行員,共擊落敵機11架;在支援山西忻口戰役時,太原機場燈光管製,隻得回返,返回時因燃料不足在迫降過程中飛機不慎撞上了高平縣城東南城垣上20多米高的魁星樓,不幸犧牲,時年24歲。
中國空軍由於沒有自產能力,海岸線又被日軍封鎖,日本的97式飛機參戰之後,霍克三型飛機已經不是對手了,可以戰鬥的飛機越來越少。
1937年8月20日,中國國民黨政府與蘇聯政府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通過該條約蘇聯政府向中國提供物資援助;包括新型的波利卡爾波夫伊-16型驅逐機。
高誌航已經前往蘭州機場去接蘇聯援助的波利卡爾波夫伊-16型驅逐機。
1937年11月12日曆時3個月的淞滬會戰結束,上海淪陷。
1937年11月17日淩晨,高誌航率領14架新型的蘇聯飛機抵達周家口機場,飛機準備加油以後直接飛往南京備戰。
呂奇早就和郭萬泰準備好早飯,呂奇見吃飯的高誌航很是沮喪問道:“怎麼了”?
高誌航才道出原因。高誌航等人到了蘭州接到飛機之後,由於是新型飛機,蘇聯教官要求要實習一個月的時間,但是戰況緊急,高誌航親自試飛,在空中進行了翻滾、倒飛等各種特技表演,蘇聯教官讚為‘天神’同意交接。
高誌航率隊飛越六盤山的時候,由於突來的暴風雪天氣導致損失了6架飛機;所以心情很是不好。
說話間,外麵下起了大雨,高誌航電話告知南京方麵,南京方麵讓他待命。
這場大雨一下就是4天時間,一直下到20日晚上九點多;雨停之後,高誌航和南京取得聯係,那邊也催他明晨趕赴南京。
1937年11月21日淩晨五點,呂奇就和郭萬泰起來準備早飯,到了6點左右,軍械士們在軍械長馮幹卿的帶領下已經在檢查準備起飛的飛機;飛行員們在高誌航的帶領下來到食堂準備吃完飯之後,就趕往南京。
還沒開始吃飯,就聽見空中敵人的轟炸機的發動機聲音傳來。
原來在這4天大雨中等候命令的第四大隊,被日偽特務探得情報,日軍緊急出動能調動的11架川崎八七式重爆擊機/重轟炸機,取消轟炸南京的任務,改飛河南周家口機場,以圖打掉高誌航的第四大隊。
因為高誌航的名聲在日軍空軍中太強了,日軍飛行員對高誌航又恨又怕,在日軍飛行員中連發誓時都說:“我要做了虧心事,出門就碰上高誌航。”。
高誌航和飛行員們跑出去一看,空中十來架重型轟炸機已經能看見了,高誌航迅速帶領飛行員們跑向飛機。
呂奇正在後廚準備炒些雞蛋,見此情景,就對在食堂正在裝饅頭的郭萬泰說道:“拿一些饅頭給他們”。
郭萬泰端著一盆饅頭追了出去,呂奇也從後廚跑出來裝了一盆饅頭跑了出去。
剛出食堂的大門,日軍的轟炸機已經飛進張家口機場的投彈位置了。
高誌航第一個跳上飛機,命令軍械長馮幹卿開機,由於連續的雨天,飛機的發動機處於冷車狀態,很難正常開機,第一次座機發動不著,這時敵機已開始投彈轟炸,機場上冒起了濃煙,第二次發動仍然失敗,情況十分危險,他又命令馮幹卿第三次開機,就在開機失敗的一刹那,日軍的炸彈落在了他的周圍。
呂奇此時剛出食堂不久,趕緊扔掉手中的盆,衝那些還想起飛的飛行員和軍械士大聲喊道:“離開飛機,離開飛機”。
呂奇跑到一個空曠處臥倒;他看見新到的14架飛機正被轟炸和掃射,來不及逃跑的飛行員和軍械士大部分都被淹沒在火海之中,自己的徒弟郭萬泰被一顆炸彈的氣浪掀翻到空中。
轟炸過後,呂奇跑到高誌航的飛機處,高誌航和馮幹卿已經遇難,飛機殘骸的駕駛室裏高誌航雙手還緊握著操縱杆,不禁淚如雨下;這個從東北就在一起的亦師亦友的大哥就這麼走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下午,來了一架運輸機把高誌航的遺體運到漢口。呂奇和其他人掩埋在這次轟炸中犧牲的戰友,呂奇在馮幹卿墳前擺上了他最喜歡的包子,在郭萬泰的墳前擺上了他最想吃的四川回鍋肉,想起這個徒弟鬧著要自己教他這道菜的情景。
“師傅,你就教教我怎麼做四川回鍋肉嘛”郭萬泰說道。
“還是算了,這道菜不是正經人家吃的,還是不要學了”呂奇說道。
“那我還見你和鄭隊長(鄭少愚)吃的很開心的樣子,怎麼不正經了”郭萬泰問道。
呂奇尷尬的笑了笑說道:“我先給你說說這道菜的來源曆史吧;你知道四川的‘袍哥會’嗎”?
郭萬泰說道:“知道,四川的土匪嘛”。
呂奇說道:“是的,就是四川的土匪,在當地叫‘棒老二’,他們幹的就是土匪的勾當,他們活躍在川東和湖北一帶,最喜歡在鄉裏,村裏祭祀的時候出來打劫。祭祀用的肉都是最肥的肉,而且一般都是煮過的,因為當時四川農村還有祭祀後分肉的慣例;川東山區都比較窮啊,村裏人分到肉之後都是用煮啊、燉啊的方式,把肉吃的幹幹淨淨,骨頭都要燉爛了吃下去一多半。那些‘棒老二’搶了肉之後呢,在路邊菜地裏扯幾把蒜苗回去,由於他們沒有固定的場所,隨時要防止官府的抓捕,所以不會花時間去煮和燉的,就把祭祀的肉切成薄片,用鍋煎出油,然後放些豆瓣,醬油和著蒜苗炒著吃了,有的時候也放些辣椒,這就要看他們回去的時候碰到什麼了,這菜都是土匪吃的,正經人家是不會這麼吃的,這道菜也是不準上酒席的”。
郭萬泰說道:“不過聞著吃著真是太香了,你們那天就給我分了兩塊肉”。
呂奇笑著說道:“改天做給你吃”。……
呂奇燒完紙錢後,又給兩個墳前各自倒了一些酒,然後自己一口幹了瓶底的酒。
幾天之後,王漢勳由第五大隊派到河南周家口機場駐守;不久,王漢勳的第26中隊被調防成都外北機場(鳳凰山機場),和第三大隊第17中隊的岑澤鎏協防國民政府的陪都重慶。
國民政府於11月20日宣布遷都重慶。王漢勳深知呂奇的飛行技術和維修技術堅持要帶呂奇到成都,呂奇看著軍械處的人員也不夠,就跟著到了成都。
四川是呂奇的家鄉,但是,呂奇的老家在川東山區,成都是川西是平原,呂奇還是第一次到成都。
到了成都之後,呂奇幾乎就一直在維修部門幫忙,由於配件奇缺,當時又沒有成產能力;所以隻有把一些報廢的飛機零件拆下來,然後重新組裝。
更要命的是,飛行員也大量陣亡,有些新的學員飛行時間太少了。
幸好在年末,蘇聯成立的‘蘇聯空軍誌願隊’支援中國。駐防成都的是第五大隊第26中隊中隊長岑澤鎏,王漢勳為副中隊長。
成都也陸續接收了幾十架波利卡爾波夫伊-15型和伊-16驅逐機,還有兩個蘇聯飛行教官雷恰戈夫和勃拉戈維申斯基也到成都來教學,隨行的還有5名地勤人員。
過了1938年的新年之後,中隊長岑澤鎏和蘇聯教官以及3名地勤人員又去到四川梁山(今梁平)機場,因為那裏的戰略位置更加重要。
1937年12月13日,日本軍隊占領南京,南京保衛戰結束。【南京保衛戰中方軍隊傷亡近5萬人,平民約30萬,日方軍隊傷亡近6千人,值得記住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1938年5月19日, 日軍占領徐州,徐州會戰結束,日軍主力部隊也被調動為隻能朝西進攻。 【徐州會戰,中方參戰兵力60萬,傷亡加上失蹤人員近10萬,日方參戰兵力24萬,傷亡約2萬6千人,值得記住的是李宗仁指揮的台兒莊戰役】。
1938年10月27日,日軍占領武漢,武漢會戰結束,此戰後,中日雙方進入相持階段。【武漢會戰,中方參戰兵力110萬,傷亡加上失蹤近40萬;日方參戰兵力35萬,戰鬥傷亡4萬加上疾病等非戰鬥減員近7萬人,總計近11萬,值得記住的是薛嶽指揮的萬家嶺戰役;此次會戰之後,中日雙方開始出現相持階段】。
1938年12月29日,汪精衛在越南發表公開投降言論。
1939年9月1日, 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
1940年3月30日, 汪精衛在南京成立汪偽國民政府。
在這期間,由於成都是大後方。1938年之後,由於戰事緊急,飛機也大多被陸續被調走,留守的隻有王漢勳的第26中隊的12架伊-15型飛機,還隨時要協防重慶,經常飛到梁山機場,在1938年4月29日的武漢空戰中,甚至全部參戰,成都隻有一架伊-15型教練機留守。
1938年11月8日,日軍在占領武漢之後,在日軍18架飛機首次空襲成都之後,才把第五大隊馬國廉的第29中隊調到成都協防,
1939年,日軍航空隊於5月8日、6月11日、10月1日、11月4日轟炸了成都。
11月4日,岑澤鎏率第17中隊,王漢勳率第26中隊,馬國廉率第29中隊,共計23架伊-15型驅逐機和6架伊-16驅逐機對日本空軍27架重型轟炸機和27架戰鬥機進行了成都空戰。殲滅日軍各型飛機十餘架,第29中隊的副隊長鄧從凱甚至擊斃了日本海軍航空兵的“轟炸機之王”,日軍的第十三海軍航空隊司令長官奧田喜久司大佐,但隨即自己也被敵機擊落壯烈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