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縣長一聽,這還了得,剛合資就不聽使喚,這納稅大戶不帶頭,其他企業不就亂了。他聽完王來發的彙報就坐不住,風急火燎地起身帶著王來發局長直奔千業星光集團。
古清強聽說縣長來了,知道是王來發搞的名堂,擔心自己頂不住,就差人叫來枝岡次郎,又帶著一個日本助理,親自到集團的院大門恭候,心想:“我用洋人來打發你。”
“歡迎縣長閣下駕到。”枝岡次郎笑臉似花,第一個衝上前,用流利的普通話向縣長打招呼。
“歡迎縣長檢查工作。”古清強雙手握住王任伍,頻頻點頭。
“是真歡迎,還是假歡迎。”王來發一臉的嬉笑,直朝古清強擠眉弄眼。
“什麼話!”古清強跟縣長握手之後,故意使勁捏王來發的手,直握得王來發疼痛難忍,“我就喜歡你。”
王來發疼得臉都快變形了,齜牙咧嘴地將手抽出:“你放手,用不著這麼恨我。”
古清強看見王來發甩著被捏得通紅的手,高興得哈哈大笑。
到會客房一坐下,縣長王任伍就開門見山:“今年繳稅比去年增加15^0“
“具體數字是多少?”枝岡次郎問。
“去年加交了300萬,今年至少要增加450萬。”王來發說。
“哪有這樣收稅的,你到財務上算嘍。”古清強叫道,“你這是鞭打快牛。以為是對小攤販收稅,隨口編數字呀。”
“我們收稅員查了你們的賬,據稱按公司的營業額和利潤,就應交這麼多。”王來發說,“如果按照有些項目違規罰款,就不止這麼多了。”
“瞎扯。”古清強心虛,知道自己為避稅做了些手腳,“我們實在是賬上沒錢。”
沉默,長時間的沉默。
“要增加稅收可以,我們公司要進行改革,縣長要支持我們。我們保證稅額可以增加600萬。”枝岡次郎說。
“600萬?”王任伍一聽,像吃了興奮劑,高興地問,“說,需要我們做什麼?“
這時,枝岡次郎的日本助手一聽急了,連忙在他耳邊耳語幾句日語,又將枝岡次郎拉出會客室,“600萬,太多了,千業星光集團公司會因此資金運轉困難,會出現經營風險。”
“這是我們日本公司的戰略,你別管。”枝岡次郎即刻命令道,“你必須配合。”
枝岡次郎回到會客室,坐下後看了看一臉疑惑的古清強,又看了看王任伍,笑著說:“這事我還沒來得及向董事會報告,就是公司進行增收減支的改革。”
“我們公司不是剛剛進行了改革嗎?”古清強說,“剛剛成立了輔業集團。”
“這種改革是公司的內部操作。”枝岡次郎說,“下一步是要將公司的輔業人員從集團分離出去,讓其獨立經營。”
“分離出去,叫他們怎麼活。”古清強急切地,“這些人可是星光集團的建廠元老,全都是國營身份的職工啊。”
“正因為全是國營身份的職工,才需要縣政府的幫助和支持。”枝岡次郎說,“至於分出去的企業怎麼活,我們千業星光的檢修業務仍然會給他們做,維持企業的生存是沒有問題的。當然,這些員工的收人,會比現在有所下降,但生存絕對沒問題。”
“你這是過橋拆板,兔死狗烹。”古清強說,“當年這些人都是建廠的功臣。現在我們享受成果了,卻一腳將他們踢開。”
“經濟社會就是這樣,要想提高勞動生產率,要想增加稅收,促進全縣00?的增長,改革是必須的。”枝岡次郎說,“企業不是慈善業,以養人為專職。否則,我們公司不可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不可能增加營業利潤和稅收,請王縣長三思。”
王任伍深思了片刻,在他看來00?的增加,是件好事,任期考核主要就看這個指標。為了慎重起見,他決定要穩妥推行,於是拍板說:“企業主輔分離,如果更有利於專業化管理,你們組織有關部門拿出改革方案,縣長辦公會將專門討論這件事。但今年的稅,你們還得交足。”
古清強還想說什麼,王任伍卻起身離開坐椅,對他說:“行了,你忙,我還有很多事,先走了。”
古清強望著匆匆離開的縣長,追過去一句:“這稅一”
“450萬還是600萬,你與總經理商量。最少不能少於450萬,如果能交600萬,今年的納稅先進單位和個人就歸你們了。至於怎麼個交法,你跟王來發談妥。”
王任伍發現古清強還想抵賴,不高興地警告道:“別以為千業星光集團是股份公司,縣委縣政府就管不著中外合資企業,我們可以照樣更換中方董事和中方股東代表。”
古清強看著笑嘻嘻的枝岡次郎,好像企業納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似的,不知道該說什麼。
“稅收任務,必須無條件完成。”王任伍說完起身就走,遠遠地扔回來幾個字,硬梆梆的,砸得古清強傻了眼,愣愣地站在那裏。等他回過神來看枝岡次郎時,洋先生還是一副笑嘻嘻的臉,兩手一攤肩一聳。
古清強一頭的霧水。
枝岡次郎得意地說:“我們千業星光集團公司,隻要一搞主輔分離,冗員少了,勞動生產率會直線上升。企業利潤和稅收就不是問題了。”
古清強仍是一頭的霧水。
他轉身走了,懶得去搞清這是為什麼。他堅信,枝岡次郎隻會讓他的薪水更高。
最高興的當然是王來發局長,有了縣長的尚方寶劍,他表麵強裝平靜,微笑著坐回椅子,等待古清強的下文。這450萬的稅款,他是要定了。
正是:“企業奉獻社會,貢獻就是交稅。履行社會責任,扶植地方財政。”
要知故事後戲,請君續看下回。
單位改革的傳聞一出,古清強立馬成了全縣名噪一時的人物了。有路子的人,都紛紛找上層人物打招呼。他感覺有些飄飄然,一下子結識很多上層領導。
他感覺枝岡次郎太厲害,細想起來毛骨悚然。枝岡次郎的腦子太多道道,怎麼這麼多計謀。自打組建合資集團以來,古清強明顯感覺枝岡次郎是自己的夥伴,也是對手。真的要鬥起來不好對付,是他古清強充分用權的一大障礙。
古清強隱隱約約有一種不祥的感覺,這個枝岡次郎,表麵上是寵著他古清強,實際上漸漸地有一種架空董事長權力的勢態。
“這如何是好。”古清強憂心忡忡,擔心自己有朝一日變成太上皇。
看到丈夫十分焦慮,妻子鄭重其事地說:“你手下得有人幫你說話才行。”
“俗。”古清強說,“這是婦人之見。”
他表麵上不承認妻子的觀點,但心裏已經有幾分認同妻子的理。是啊,如果底下的幹部都聽自己的,還擔心枝岡次郎玩弄權謀麼。但想到如何建立自己的敢死隊,又為難了,怎樣判斷部下是否忠於自己呢?想來想去,隻有一條路,重新考察,將不忠於自己的人排除在外。
為了實現甄別忠奸的目標,古清強仔細地琢磨了半天,終於推出三大舉措:一、順著枝岡次郎的原定計劃,推進主輔分離方案,將一部分冗員和非專業人員,推出星光集團;二、推行機構改革,所有的中層幹部及重要部門的班組長,重新競爭上崗;三、悄悄地提拔自己的大學校友,同鄉,趁機構建關係圈子。
用人是當官的一麵旗幟。用什麼樣的人,怎麼樣用人,明眼人立馬知道是怎麼回事。既然董事長重關係,那好,全體員工聞風而起,各顯神通找關係。
有些人沒有當官的關係,就到古清強讀書的北方理工大學,找到古清強的班主任。還有一部分人,幹脆直奔古清強出生地苟皮鄉日山村,找到古清強的堂叔、堂伯,連98歲的堂爺爺也被逼得口齒不清地給古清強打電話。
這一熱火朝天的情景,隻有古清強有著深刻的體會。因為這些都是地下的活動,表麵上千業星光集團公司內部異常平靜。
枝岡次郎絲毫沒有察覺,隻是發現來千業星光集團公司視察的縣市領導多了起來,還以為是格外受到了重視。
古清強找了個理由將大學校友羅銀生提拔為董事會秘書,將自己的司機馬群紅提拔為辦公室副主任,同鄉童儀提拔為財務部副主任。這一人事任命引起了部分員工的不滿,但更多的人堅信古清強是在用圈子裏的人。要說德才兼備,羅銀生還沾得上一點邊,畢竟是大學畢業生。但提拔司機和童儀,幾乎是提拔目不識丁的大老粗。
“為什麼要用兩個文盲?”枝岡次郎問。他明知自己幹預不了,但還是要問原因。
古清強笑了笑說:“有一技之長就行,這些人員沒有科班學曆,但有實際能力。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拘一格降人才。”
事實上,古清強明白自己是故意提拔兩個大老粗,更能顯示自己的權力和威偏。
古清強的家門口出現車水馬龍的現象。
每天晚上,他總是送走一'批又一'批客人。
家裏的古董、字畫之類的稀世珍寶很常見了,最讓他賞心悅目的是刻有各種生肖和各種字體的“投資金條”。這些他以前想也不敢想的東西,如今已經擺在了麵前。
有人不惜讓他進這個“協”那個“會”的,也有承諾給個什麼“代表”資格之類的。連市工會有個頭麵人物也來承諾,隻要他古清強提拔自己的親戚,今年給個“勞模”指標。還有承諾給職稱的,連某雜誌社的編輯,也拍著胸脯答應給個專版做宣傳。
以前國有公司時段,權力也沒有這麼大,也不能這麼獨斷專行。用一個人要經過民主考核程序,還要遵守國有企業廉潔從業準則,提拔幹部還要民主測評,公示,然後才能上集團公司的班子會討論。現在好了,他一個人壟斷全部的用人權,可以像私人老板那樣一個人說了算。
等枝岡次郎弄明白古清強在安插自己的人時,人事改革的工作已經進人尾聲了,所有新任的中層以上幹部全部到職到崗。枝岡次郎本想發作,與古清強作一番權力爭鬥。但發現公司出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所有的新上任的幹部,不管能力如何,個個勁頭十足。
為了削弱古清強的權力,枝岡次郎還是采取了一些策略。一是擴張計劃,吞並全昌縣最大的一個房產公司,二是一口氣成立了十多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公司。這些投資新建的公司相互擔保貨款,一時間千業星光集團成了全昌縣的巨無霸,而在市裏也是掛上號數一數二的大企業。
一方麵新的公司大量從人才市場招人,另一方麵強硬地進行了主輔分離,將一些個沒有關係和門路,家庭地位低下的人群驅進輔業公司,一'腳踢開。
有些人在埋怨古清強用人不公,有些人,還生出恨意。
有幾次,古清強家裏收到包裝精美的包裹。打開一看,有一個裏麵包了一包狗屎。
此刻,古清強心裏發毛。
一開始,有二三十人到集團公司大門口靜坐,但是維持秩序的保安請來了警察,將幾個領頭的人叫走後,人群即刻作鳥獸散。
古清強不安的情緒很快被拍馬屁的感覺所取代,他在高傲地享受被人求的滋味。
枝岡次郎,一方麵把古清強的年薪越漲越高,另一方麵變著法子讓十幾個新公司都有縣裏權貴和要害部門家屬人股,公司統一擔保貨款,個人不用出一分錢,即可擁有百分之幾的股份。
到了年底,各公司都實現大額分紅。實際上這些公司大多還沒有利潤,但照樣大額分紅,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用的全是注冊資金的本錢。
千業星光集團成為縣裏人人頌揚的公司,巨額分紅回報的消息不脛而走,有許多在外地打工的大學生、碩士生紛紛托人投遞簡曆,要求進人千業星光集團效命。
正是:“人生所貴在知己,知己之最忠與信。恩德相結是知己,酒肉相聚難同心。”
要知故事後戲,請君續看下回。
第四十七回新貴新富皆歡喜為利獻色也心甘古清強遷新居了,500平米的獨棟別墅。雖然比不上當地首富,但在市民眼裏也進人了富翁的行列。
古清強好幾次進人小區時,看到許多羨慕讚許和妒忌的目光,他的自尊心有一種極大的滿足。
喬遷新居當然要慶祝,有頭麵的人更要慶祝。古清感覺有許多親朋好友想利用這個機會套近乎,有許多部下想利用這個機會送禮拉關係。他古清強決定要好好利用這次機會,多培養幾個親信。
喬遷晚宴理所當然在新居舉行,本來就裝潢得富麗堂皇的客廳又特地為晚宴增添了不少裝扮,寬敞明亮而又喜慶。
為了顯示氣派,他沒有訂酒店,而是請來本縣的名廚師,利用自己別墅裏大得像會議室的餐廳,模仿豪華酒家擺了好幾桌。
客廳更是大氣,歐式風格裝修,十足的洋氣。
送賀禮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參加喬遷晚會,來參加晚會的貴賓隻有兩撥子人,一是親戚圈子,有頭有臉的親戚,有身份和有錢的親戚,一般沒地位沒錢的窮朋友,是接不到邀請的。另一撥子是朋友圈子,幾乎都是自己幾個鐵杆屬下。大學校友董事會秘書羅銀生、原司機現集團公司辦公室副主任馬群紅、同鄉財務部副主任童儀之類都在邀請之列。
古清強的二姑媽古果珍,是首位被邀來的貴客。
並不是古清強非常尊重姑媽,而是為了雪恥。這位雍容華貴的婦人,笑嘻嘻地扭動著肥胖的身子來回忙著。誰曾想到,古果珍是一位非常勢利的人。當時古清強家境貧寒,父母都是縣紮花廠的小工人,二姑媽當時很看不起他的家。古清強沒有發跡以前,她從不正眼看他,總是抬頭用鼻孔看人。
如今古清強成了富人了,她的眼神變得熱情而又溫柔。這次喬遷慶賀,張羅得最起勁的就數這位姑媽了。今天的她,一身珠光寶氣,漂亮的時裝可憐地扯在身上。盡管皮裙在腰部紮得很緊,但還是無法掩飾那虎背熊腰。古果珍姑媽雖然真的很胖,但還不至於給人醜的感覺,她用昂貴的服飾顯示自己的富有。人世間就這麼回事,有錢人和有地位的人總是能讓人肅然起敬,無論個子高矮長得美醜,都在尊重之列。
古果珍的公公是縣級幹部,丈夫原先也是國家幹部,經濟轉軌時下海發了大財。
如今古清強翻身了,有錢了,有地位了,他特地讓妻子請二姑媽夫婦喝喬遷喜酒,是想借機揚一下自己威風。
“恭喜呀,表哥。”花枝招展的楊鳳雅在客廳串來串去,這位風華正茂的姑娘是古清強表得不能再表的親戚。
她不是古清強請來的客人,是聽到消息自己跑來的。這位風姿迷人的姑娘,古清強領教過,是個公關的角。幾次找古清強辦事,就憑那迷人的水汪汪的眼睛看上一眼,就讓他投降了。她的哥哥和許多家人,都是她找古清強弄進千業星光集團的。
楊鳳雅的出生得益於父親的下海。如果不下海,她父母都是國家幹部,按照計劃生育規定是不準生二胎的,也就不會有這麼漂亮的寶貝女兒了。
堂伯古欣福越發顯得幹癟了。這位精瘦的老頭對古清強一直非常關照,有什麼體力活,隻要他碰上了,都非常熱心幫忙。為了報答這位好心的堂伯,他兩年前就將堂弟古怪調進了公司,這不,正琢磨著分給他個職位。
“恭喜侄兒喬遷。”他捧來一個大鵬展翅的工藝品,“祝侄兒鵬程萬裏。”
“我說小氣的老頭,送禮要送個金的或是玉的,你倒好,弄了個石膏的。”古果珍二姑媽刻薄的嘲諷,把瘦老頭說得怪不好意思的。
“大伯別聽二姑媽的,我就喜歡你這個禮品,寓意深刻。”古清強熱情地迎過去,接過這個廉價的石膏工藝品。
大姨媽羅丹是個活躍分子,最近她一直為今天的喬遷喜筵奔波。在他看來,古清強是個能辦事的人物,於是她張羅著姐妹之間所有要辦的事,並列了一個清單,就等今天一道來與古清強攤牌。不攤牌古清強還不知道,總的一數,他才明白,五年來,弄了十多個表親進公司,而且有相當一部分是班組長的位子了。
“來,我代表姨娘舅舅等長者敬古清強董事長一杯。”大姨媽一開席就先舉杯,“清強有出息,這是我們家的光榮,來,祝外甥事業發達,為古家親戚辦更多的事。”
“來一”
“恭喜一一”
所有人異常興奮,挨著個找古清強敬酒。幾個老頭也是非常起勁,個個都跑來用顫抖的手舉著杯敬酒。
古果珍夫婦來敬酒的時候,古清強夫婦顯得非常得意,看到二位老人眼裏的佩服和羨慕,好比吃了一口蜜樣甜甜的。
想當初,二姑媽可是看不起古清強夫婦的。他兩口子曾經上門求二姑媽辦事,那冷臉讓人想起來都心寒。
“我兒子還指望侄子照應啊,給提拔提拔。”二姑媽古果珍笑得花似的,期盼地望著古清強。
古清強盡管比不上妻子記恨,但幼年受到的鄙視,還記憶猶新,也就想打哈哈推托。他故意開玩笑說:“幫二姑媽做事,有什麼好處呀:?“
盡管聽起來是玩笑話,但二姑媽古果珍還是不高興:“幫親戚做事,你還敢收錢呀。”
“舍不得錢,那就算了。”古清強一副嬉皮笑臉、玩世不恭的樣子。
要是以前的古清強,二姑媽古果珍肯定會罵人。可今天的古清強,她不想得罪,也開玩笑地大叫道:“虧你說得出口。”
“不是我要你的錢。”古清強解釋說,“我們是國有企業,這事恐怕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要辦成一樣事,得打點他們。”
“行,送禮的錢我們出。”二姑媽古果珍爽快地答應道,“隻要你把事辦成,送多少錢我都願意出。”
“這就對了。”古清強嬉笑著說道。
楊鳳雅嫵媚地走過來,舉著酒杯,兩眼直勾勾地望著古清強,調侃道:“這麼說,清強表哥這個董事長也不清廉喲。”
麵對美女的笑罵,古清強一臉的尷尬,不知如何對答。
楊鳳雅是個聰明的姑娘,她拉著古清強的手,笑著對大家說:“我跟哥哥說幾句私密話,大家不介意吧。”
“不介意,不介意。”大家附和著。
“該不會是腐蝕哥哥吧?“
“哈哈哈^”
楊鳳雅大方地將古清強拉到另一房間,轉身挨得很近地回眸一笑,笑得很詭秘。
“說吧,什麼事?”看著那肉麻的笑,古清強心裏有些發毛,擔心她提出要辦什麼難辦的事。
“沒事,就不可以獨處呀。”
“外麵大家都等我呢,說吧什麼事。”
“你得先答應。”她附耳小聲發嗲。
“得看什麼事呀。”
“先答應我。”她迷人地一笑,悄悄地貼近他的身體,偷偷給了一個香吻。
古清強熱血一下子沸騰起來,一時頭腦空白:“好,我答應。”
“幫我哥哥弄個官職。”她將胸貼得更近。
“行。”古清強爽快地答應了。這個色狼趁機一陣狂吻,並且雙手極不老實地摸捏起來。因為她事先聲明了是說私密話,大家都不好意思跟著,等了半天不見人出來,便有人在廳堂裏大聲叫喚:“講完了沒有,大家等著敬酒哩。”
“再不出來,要罰酒啊……”
“獎酒。對,獎三杯酒……”
古清強這才興致勃勃地與楊鳳雅出來,滿臉紅光。
“放心,親戚朋友的事,就是我的事。”古清強大聲宣布。
“感謝董事長。”集團公司辦公室副主任馬群紅端著酒杯過來,笑著拍馬屁道,“還有我們呢。有些個小事,以後吩咐我們手下來辦就是了,用不著董事長親自操勞。”
“是啊!這不是有我們嗎?”董事會秘書羅銀生和財務部副主任童儀也應付著。
一陣一陣嘻嘻哈哈的大笑。
歡慶的現場照樣熱烈,敬酒、碰杯、說恭維話,整個晚上祥和喜氣。
正是“良師好友恭維少,酒肉朋友吹捧多。昔日家貧無人問,富貴天天有遠親。”
要知故事後戲,請君續看下回。
第十章
靈肉夜話
一個悶熱的初夏,夜空晴朗。
公園裏,蟲鳴蛙叫,好一片生機的印象。
肉體埋怨地:“你不該把我的身體弄壞。膽子弄得這麼大,如何是好。”
靈魂:“不礙事,膽大點非常的爽,刺激。膽子太小了做不成事,撈錢都會小手小腳。”
肉體自悲地:“跟你這個醜惡的靈魂做搭檔,真是倒黴。”
靈魂:“隻能這樣了,不用怕。”
肉體:“你不但弄壞了我的膽,還弄壞了我的心髒。經常幹些出格的事,幹事沒有規矩,讓我整天提著心過日子。”
靈魂:“時間長了就習慣了。我盡量把權力弄大一點,這樣對心髒會壓力輕點。”
肉體:“總有一天,我會被你搞死。”
肉體悲戚流淚,捶胸頓足。
第四十八回醫膽神話世間有擴膽圖財太可悲謝子正犯事了。
謝子正犯事是枝岡次郎手下失誤舉報造成的。
謝子正的態度非常的好,交待了收受賄賂的全部過程,也挽救了他自己一條命。
收受賄賂40多萬,小小的科級主任被罷免了,公職開除了,成為無業遊民。
都說謝子正收受賄賂的做法犯了一個低級錯誤,手段極其笨拙,以至於很容易被人抓住把柄。
謝子正是個非常聰明刁滑的人。非常聰明刁鑽的人犯低級錯誤,就讓人費解。
謝子正有個爺爺,住在鄉下,是個無行醫執照的鄉村郎中,聽說獨孫犯事,連夜從鄉下趕來。見了孫子,想勸幾句,沒想到未曾開口,到是謝子正先怨天尤人,說是自己搞得太晚,錢一分都沒用又被收繳了,說是自己沒注意方法,讓人抓了把抦。嘮嘮叨叨,弄得爺爺沒說話的機會。
“做犯法事,你就不後怕?”爺爺急不可耐地插了一句嘴。
“後怕什麼?”孫子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
“你絕對有病,做犯法的事,是會殺頭的。”爺爺又插了一句。
“怕什麼,死了拉倒。”謝子正還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爺爺一聽:“完了,你身體出大問題了。”
謝子正父母一聽,有些慌神,他知道爺爺在鄉村是個神醫,祖傳的一些絕招,讓他診病十拿九穩,至於沒有行醫執照,那是他大字不識幾個,更不用說文憑,隻會用山上的一些草藥。鄉村的父老卻認可這位老人家,管他有沒有行醫執照,總是找上門來問病討藥。
“您說子正有病?”父母異口同聲,急切地問。
“肝膽出了大問題。”爺爺拉過孫子的手把了脈,肯定地說,“膽的問題可能很大。你們城裏人喜歡打8超,不信的話你去做個檢查,確診一下。”
謝子正不在乎,不肯去,說是自己吃得香,睡得著,好好的打什麼8超。可拗不過父母,還是被硬拉著去市醫院打了個8超。
“哇一”8超室實習生一個尖叫,嚇得等在門口的父母奔了進來。主操作的老師罵了句大驚小怪,自己重新開機,親自掃描。
“天一”這回輪到老師尖叫了,他不放心,急忙叫實習生去喊來科主任。
主任來了,也是驚愕得語無倫次。
謝子正不理解,毫不在乎地:“怎麼啦,這是怎麼啦,我肚子裏長了癌還是長了妖怪?“
“你的膽-----”一個實習生多了句嘴。
“膽怎麼啦?”謝子正的父母想起了老人家的話。急忙問醫生,“膽有什麼病?“
“你的膽有茶杯那麼大。”科主任又親自掃描了一遍,肯定地說,“我從沒見過長這麼大膽的人。”
回到家裏爺爺一看結果毫不驚訝,說:“我就斷出來了。要不,這小子這麼聰明,怎麼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不要緊吧?”謝子正滿不在乎,吃得香,睡得著。
“對生命沒有影響。”爺爺說,“可對你以後的人生影響就大了。”
“那怎麼辦。”謝子正問爺爺,“你能治?“
“能。這是爺爺拿手的,手到病除。”
於是爺爺上了趟菜場,買來冬瓜、綠豆、苦瓜之類的一大堆,又去了趟中藥鋪,買了些中藥材。親手給孫子製作了一副清膽湯,讓謝子正
一天喝二大碗。
一個星期過去,謝子正便便大腹開始消了點。半個月過去,謝子正整整減了五公斤。一個月之後,謝子正的腹部變得平坦,再到市醫院去打8超,嗨,怪了,膽髒完全恢複了正常。
“你用了什麼好藥?”8超主任拉住謝子正問,“最近我又發現幾個膽大的,可消化科醫生說沒法治,隻有拿掉。”
“我爺爺用祖傳秘方。”謝子正神秘地說。
“祖傳秘方?”正從病床上下來的記者邦仁忙問,“幫我治治,行麼?“
“行,我帶你去看我爺爺。”
謝子正將邦仁帶回家,讓爺爺給把了脈。
“你明天來拿藥。”爺爺熱情地將記者送出門。
接著又如法炮製了一大壇子湯藥。記者第二天開了車來,取了藥,問:“多少錢?“
“算了,爺爺一揮手,都是便宜的東西。”
“那不行。”記者硬是掏出200塊錢,放在桌上,“要是好了,我另外再謝。”
爺爺也不客氣,就說:“既然這樣,下周再來取一次藥。”
一周後,邦仁果真又來取了一次。之後就沒來了,但來了很多陌生人,指明要謝子正的爺爺治病。
爺爺有點奇怪:“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看了昨天的本市日報,說是有個祖傳治膽的高手。”來人解釋道,“記者邦仁忙用現身說法,介紹一個隱藏於鄉村的中醫高手,兩副湯藥把他的膽病給治好了。”
爺爺一聽,忙將謝子正拉到一旁,說:“這麼多的人,我忙不過來。再說爺爺年紀也大了,受不了這個累。你反正現在不用上班,跟我到鄉下學個一年半載,也是個謀生的辦法。”
謝子正同意,父母也讚成。於是,出來對大家說:“爺爺身體不能受累,再加上藥材不全,要到鄉下配藥,約好下個月大家再來。”
謝子正變了,膽變小了之後,做事謹慎多了,而且又有耐心,性子也好,不再馬大哈了。
回到鄉下,爺爺本想從頭到尾將自己的本事全教給孫子。可孫子惦記著那一大幫看膽的人,求爺爺先教怎麼治療膽上的毛病。爺爺一想也是,一個髒器一個專業慢慢地教,更容易學一些。
“治膽,先要診膽。”爺爺說:“膽的病可多呢,膽囊炎、膽結石……”
“小膽能不能變大?”謝子正玩笑地問了一句。
“可以,當然可以。”爺爺於是在膽病一欄裏,又加了膽囊偏小。
“治膽要先清肝火,再清理多餘的膽汁。”爺爺認真教著,接下來幾天,爺爺儼然一個中醫導師,背著手指揮謝子正如何配置清膽的藥汁。謝子正學得也仔細,弄了一些壇子,寫上標簽:“打石湯”、“消炎湯”、“調理湯”、“縮膽湯”、“擴膽湯”。
上山采藥,配藥,熬藥。爺爺教得認真,謝子正也學得仔細,幾天工夫就可以獨立配藥、熬藥了。治膽病的本事是全學會了,而且熬了一大批治膽的藥湯。
正準備進城時。爺爺難住了,自己無行醫證,在鄉村已經被查過幾次了。要是進城行醫被查出來,是要罰款的,很不劃算。
考慮再三,爺爺決定放棄。
到了約定日子,討藥的人都來了。爺爺沒敢把藥帶進城,自己與孫子雙雙空手回家。他還讓謝子正向大家解釋:“不是不幫忙,沒有行醫執照手續,不敢開藥。”
來尋醫的人中有當官的,於是掏出手機給街辦主任、給居委會打電話,讓他們來幫忙做工作。
街辦、居委會都來了。好說歹說,爺爺不敢,謝子正也不肯,說自己是犯過錯誤的人了,不敢再違法了。
大家沒有辦法,隻好把那位記者邦仁找來。到底是個記者,他給出了個主意,說這不是行醫看病,是給朋友幫忙。接著他又幫街辦主任出了個主意,讓他幫忙辦個行醫證。
謝子正還是不敢。有個當官的不管三七二十一,派來一輛車,和邦仁一道,硬是將謝子正和爺爺拖了上車,直奔鄉下,將那一大堆的藥湯給拉了回來。
爺爺給那一大堆人一一把脈,然後吩咐謝子正發藥。也不講價,愛給就給,不給也行,既然說是幫忙,也隻能這樣。
看病的人可不這樣想,不給錢,人家不用真藥怎麼行!於是個個都要給錢,態度堅決。第一位是那個當官的,他問那位記者行情,先丟出500。謝子正知道藥的價錢很便宜,說什麼也不肯要這麼多,推來推去,最後收下一張100塊。後麵的人也不再講價,一律留下100塊錢,拿藥走人。
打發走了所有的人,一算錢,乖乖,半天工夫就3000多塊。謝子正有些心虛,忙叫爺爺回鄉下,自己也跟著回鄉下繼續學習。他打算好好學些真本事,另一方麵也是躲到鄉下,怕人查出來,畢竟是無照行醫。
爺爺就帶著他在鄉下出診,教他把脈,當然隻教他膽上的病,有什麼脈象,脈重,脈輕。幾個禮拜下來,謝子正學會了膽病的診斷,而且八九不離十。開始是爺爺先把脈,然後再讓他感覺。後來是謝子正先診斷,爺爺再確定。一來二去,他還真學會了。
謝子正的父母打電話來了,家裏又來了不少的人。自從上次治膽後,好多患者不僅病情有很大的改善,性格也變了,原來膽大妄為的,變得謹慎了。原來膽小的,變得大方起來。再加上記者邦仁又刊出一篇報道,謝子正爺倆火了,連市領導都驚動了,街辦主任一天到晚往陳家跑好幾趟,沒過多久還打電話過來,說市領導特批的行醫證下來了,現在可以光明正大地坐診了。
謝子正大喜,趕緊又搗鼓了一批藥湯,一車子拖進了城。
病人多,關係就廣。租門麵,注冊,幾天就辦好了。爺爺讓謝子正專職坐診,他自己在後麵壓陣。店麵的招牌就寫著:“膽科診所”。
開張後生意不錯,一個月下來,淨賺3萬。謝子正變得為人謹慎,為保險起見,他每月按時上交稅金。
一天晚上,在市裏工作的大學同學陸三夫婦慕名前來。一陣寒暄之後,轉人正題一“看膽。”
“沒病。”謝子正把完脈說,“膽是好的。”
“可他膽太小。”陸三的老婆怨道,“人家當科長的呼風喚雨,可他窩囊死了,一點魄力都沒有,有沒有辦法讓他的膽子大一點。”
“這一”謝子正有些犯難,這可是他看過的第一個要求擴膽的人。於是便向爺爺請教。
“一定要慎重,如果擴得太大會害人的。”爺爺一再叮囑。
謝子正按爺爺的方子,給同學熬了一些藥湯,一再吩咐:“千萬別多喝,每天每次隻能喝十毫升,也就是隻能喝一小口。”
陸三夫婦再三感謝。
三天後,陸三老婆又來了。
“我不是剛給了一罐藥湯麼?“
“哎,我不小心打碎了。”陸三老婆解釋道。
“有效果麼?都吃了三天了?”謝子正問。
“有,非常有效。他工作時不再縮手縮腳,放得開。”
“這就好。”謝子正又裝了一大瓶,“千萬不要吃多,按量吃。”“吃完藥,讓他來複診一下,不行的話,要調回去。”謝子正囑咐著。
過了許多日,陸三也沒來。謝子正有些擔心,打電話到他家,詢問情況,還是陸三老婆接的電話,並熱情地道謝,喜洋洋地告訴謝子正:“他現在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了,比以前大膽多了。”
“沒有什麼別的問題吧?”謝子正還是不放心,“哪天過來,讓我再看看。”
“沒有、沒有問題,好著呢!“
謝子正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繼續忙著照應自己的診所。
幾個月後,謝子正晚上看電視時,本地台的一則新聞讓他吃了一驚:“市II公司物資科長公開索賄,貪汙挪用公款幾百萬,到了瘋狂斂財的地步。目前,檢察院已下達了逮捕令。”
謝子正急忙打車去了陸三家。他家隻有老人小孩在,家裏人估計還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隻是告訴謝子正:“陸三單位有事,他夫妻倆一起出差了。”
謝子正心裏涼了,悻悻地回到家,一夜未眠。過了幾日,多方打聽,趕到市公安局看守所,見到了陸三。
“你吃了多少藥?”謝子正急不可耐地問。
“你開的藥加了一倍的量。”
“你不是打碎了一半麼?“
“騙你的。”
謝子正無語,悄然離開。回到診所,他摔碎了擴膽壯膽的湯藥壇子,又用小刀把治膽項目裏的“壯膽擴膽”一欄劃掉。
從此以後,謝子正依舊治膽病,隻是絕不壯膽擴膽。
正是:“膽大是病要醫治,否則發作會犯事。生來膽小無大礙,擴膽容易越雷池。”
要知故事後戲,請君續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