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奔騰家族(1 / 2)

縱觀整個第一階段的戰鬥情況,殷丞所取得的勝利堪稱輝煌。先是耍詐讓呂布做了回舍‘戟’為人的活雷鋒;隨後是吃了偉哥的張秀狠狠地和曹將玩了回6P;緊接著三把大火燒得曹將焦頭爛額,連最精銳的近衛軍都死傷慘重;如今太史慈帶著援兵到來,不單是平添了一員猛將,同時也預示著江東、永安的援軍將源源不斷地到達新息。以兩萬兵馬對抗三十萬大軍,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殷丞自然是心滿意足的很了。

不過,曹操也不是毫無進展,那些損失對曹軍來說根本無關痛癢,僅僅付出這麼一點點代價,就讓殷丞失去城北大營,並在新息城下站穩了腳跟。這個結局雖然有些無奈,但曹操還是能夠接受的。逼近新息,使得殷丞失去了戰略回旋的餘地,依靠強大的軍力,曹操的勝算依然遠大於殷丞。

唯一需要擔心的是殷丞的援軍,太史慈的五千援兵隻是一個開始,可以肯定的是,之後的幾天內,殷丞起碼會得到數萬援兵。對於接下來的仗該怎麼打,曹軍將領有兩種不同的意見,以夏侯淵、曹洪等為首的武將主張立刻進攻,把部隊分成兩隊,同時對殷丞的營寨和新息城展開猛攻,力爭短時間內攻克新息。而以郭嘉、程昱為首的謀臣則認為,目前軍心動蕩、士氣低落,不宜進行強攻,應該結營自守,一邊穩定軍心,一邊加緊運送戰略物資和製造攻城器械,等待最佳時機和殷丞展開決戰。

這兩種意見各有優缺點,立刻強攻新息對殷丞造成的壓力顯然更大,拿下新息的可能性也比較大,隻不過自身的傷亡也會很大,而且變數較高。最大的問題是,把殷丞趕出豫州隻是贏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決不是曹操的最終目標。曹操是想讓柳蜚做人質,依靠目前軍力上的優勢,一舉重創殷丞的軍事力量,解除這個心腹大患。基於這個原因,曹操選擇了郭嘉的意見,給殷丞下了封戰書,約定十日後進行決戰。

接到戰書,殷丞十分瀟灑地批複了同意二字,而且這兩字還是他親筆書寫的,看上去醜陋不堪。盡管字寫得難看,可在批複的時候,殷丞的心情還是相當愉快的。有了這十天的緩衝,自己的兵馬布置基本都能到位,雖然那時總體兵力還處於一比二的弱勢,但總有了一戰的實力。

三天後,江東的兩萬援兵已經到齊,永安的三萬援兵也開始陸續抵達,等這部分兵馬到達後,新息的兵力可至八萬之數。不過殷丞還是不放心,曹操除去在汝水留下一部分人馬,如今在新息城下已近二十萬,優勢依然顯而易見。為了增加勝算,在征求了項書和孫邵的意見後,殷丞下令江東再次征集兩萬兵馬馳援新息。

依照江東的兵馬編製,項書手下共有六萬內軍,然而殷丞一直推行的是軍屯製,在必要的時候,江東可以調動的兵力總數不少於一十二萬。這次江東全軍總動員,十二萬大軍被殷丞先後抽調了七萬。好在江東已經徹底根除了夷漢矛盾,各地的匪患也清除得一幹二淨,使得項書在手裏沒有後備隊的情況下,僅靠五萬兵馬也能把江東維持得井井有條。

算算日子,新抽調的兩萬兵馬正好能趕在決戰前夕到達,使得新息的總兵力上升至十萬,保持住一比二的兵力態勢。

時間過得飛快,利用這短暫的間隙,敵我雙方都在加緊操練兵馬,提高士兵間的默契。特別是殷丞這邊,江東兵馬是從各地抽調而來,彼此間的配合還有不少問題,殷丞隻能靠‘臨時抱佛腳’似的訓練來多提高一點是一點。

還沒等到新息城下的決戰正式爆發,義陽的高順首先傳來了捷報。高順遵照殷丞的指示,在援兵到達之後立刻對曹軍後方展開滲透和騷擾,趙雲等人帶隊四處出擊,最遠的兵馬已經出現在了吳房。在得到曹操部分援兵之後,曹仁全師入住了宜春,想要依托宜春為據點抗擊高順的襲擾。然而曹仁在宜春、義陽一線的軍力不如高順,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連帳下副將曹性都在陽安被陸遜誘殺。

高順的活躍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殷丞的壓力,曹操不得不向後方加派兵力,於汝南、上蔡、西平、舜陽一帶建立防線,確保本方運輸暢通。曹操的這一舉措,使得新息城下的曹軍人數下降到了十五萬,和殷丞的兵力相當接近了。

兵力是接近了,可兩者實力之間的差距依然巨大,且不說曹操帳下的虎豹騎、近衛軍本身實力就不是以人數來衡量的,一旦新息城下曹軍戰況進展不利,安城和汝水連營中的十萬大軍不用一天就能趕到新息增援。總的來說,殷丞在新息的劣勢依然沒什麼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