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曹兵所持火把的數量判斷,山穀中的伏兵人數大致有一萬,這些伏兵分成三隊突出,每隊人數基本相當。此時殷丞的身邊除去藍鷹衛就隻剩三千不到的步兵,其餘兵馬都去截殺另兩隊被火燒過的曹軍了,一時半會兒還來不及回來。
本來殷丞以為以手頭這點兵力欺負一下被水泡軟了的曹軍潰兵,肯定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卻不料水計不成,曹軍毫發無損地衝了出來,如今則隻能寄希望於藍鷹衛的強大戰力了。
殷丞一邊迅速派人聯絡四散的將士,一邊則匆忙地整頓隊形,讓兵卒護衛兩翼,藍鷹衛作為箭頭突前。殷丞手下的那些文官都跟著他本部一起行動,夜間混戰之時,這些文官幾乎沒有自保能力,故而殷丞的兵馬必需嚴密地保持好隊形,不然他的文官、謀士群體可能會損失慘重。
藍鷹衛的戰力毋庸置疑,可就是因為他們的突擊能力太強,一旦衝起來,那些步卒肯定跟不上他們的速度。因此正真突在最前麵的三百藍鷹衛被勒令下馬步戰,防止隊形被拉得過於散亂而出現大的破綻,好在這些藍鷹衛步戰能力不低於騎戰,戰鬥力基本沒什麼影響。
當兩軍正真進行交鋒的時候,殷丞發現盡管己方的兵力隻有曹軍的三分之一,可受到的壓力遠沒有想象中的大。倒不是說曹軍的戰力不行,主要是因為摸黑作戰不利指揮,曹軍的人數優勢很難發揮。殷丞兵馬一路前突,將遇上的曹軍紛紛擊退,連曹軍帶隊的主將樂進和曹休都被魏延亂刀殺敗。
輕鬆突破曹軍的伏兵,這讓殷丞心情大暢,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留下樂進和曹休的小命。不過這也沒辦法,殷丞的那些大將都去趁火打劫了,身邊隻有魏延一人。小魏同誌既要保護那些文官,又要組織人馬衝擊曹軍,自然不可能再分身追擊樂進和曹休,隻能看著二人戰敗之後隱入夜色之中。
擊退樂進、曹休伏兵後不久,黃忠、典韋、張秀等人也先後前來彙合,這時殷丞才有機會了解一下為什麼水計沒能成功,問題出在哪裏。
由於曹軍已退,鷹候很快就把陳宮派來主持挖掘河道的副將帶到了殷丞麵前。等殷丞問明原因之後,頓時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
原來,河道的挖掘和蓄水都很順利,這些大水雖然還不足以將穀中的曹軍全部淹死,可衝他們個盔歪甲斜、人馬失措那絕對是夠了,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主要是對那裏的地形不夠了解。
按照殷丞的計劃,河水被倔之後會順著一個高坡衝入山穀,可他們怎麼都沒料到那個高坡上會有一個很大的山洞。這個山洞的洞口數十年前就被泥土覆蓋掉了,如今上麵還長出了不少植物,就算是當地百姓,都很少有人記得這裏曾經有過一個洞。當大水衝下來的時候,直接就把洞口的土層衝垮了,而那些水更是一滴不漏地全部灌進了山洞,曹軍連一點水花都沒看到。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殷丞隻能做如是想。
既然是意外而不是人禍,殷丞也就不打算追究任何人的責任了,收攏了隊伍之後繼續前行。
“報,我軍身後十五裏處發現大隊曹軍騎兵。”走了沒多遠,後麵斥候趕來報告。
聽到探報殷丞隻是點了點頭,曹操會派兵追趕,這早在他意料之中。當大營火起之時,曹操和郭嘉就應該意識到殷丞棄營而逃,他手下有五萬輕騎兵,沒理由不派兵追上一追。
“主公,曹兵追來,我軍當加快進軍速度,若被追上禍福難料啊。”魏延建議道。
“不可,前麵尚有曹操伏兵,我軍隊形不宜散亂,不然恐為敵所趁。”殷丞連連搖頭。
“主公,雖然前麵還有一處山穀可以伏兵,可現在曹軍已有三路伏兵現身,前麵不一定會還有人馬埋伏。”魏延不太服氣。
“不然,徐晃久在汝南,對這裏的地形應該有所了解。既然這一路上有四處可以伏兵,而且其它三處已有伏兵出現,曹操沒理由會網開一麵,不在第四個伏擊點上做一番手腳。”龐統看不過去了,自告奮勇地幫殷丞解釋。
“走吧,曹軍追兵離得還遠,時間上應該來得及。”說罷,殷丞一揮手,大軍繼續前進。
當接近曹軍伏兵處,果然有大隊曹軍殺出,而且清一色全是騎兵。起初還真把殷丞嚇了一跳,這裏怎麼會全是騎兵啊!後來一想也就了然了,幾個伏擊點中,這裏到曹軍連營距離最遠,如果不是騎兵根本就來不及趕來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