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覆沒了?小題大做!”
“首長說,防微杜漸。”
“首長他神仙啊?什麼‘防微杜漸’?!不信最後你看,首長他要拿不下剛子,到頭來還得乖乖找剛子他爹!”李茂才灌下一杯酒,抹抹嘴說,“當然,首長有他的考慮,可他考慮的就一定對嗎?好比這次行動,從出發起就無線電靜默,結果弄得大本營參謀本部都不知道咱們的方位,讓內藤逮個正著,幸虧你們後來把我們救出去了,那兩天我跟你說鄭責,真他媽不是人過的!”
“服從是軍人的天職。”
“狗屁!一個腦袋一個思想一種聲音,大日本帝國遲早完蛋在他們那幫人手裏!”
“難道不是嗎?”
“天皇陛下感冒你們發燒,他鼻子不通你們阿嚏,要是陛下短路了呢?你們全跟著一塊兒玉碎?”
“這我沒想過。”
“是啊,這種問題也不是你鄭責這顆腦袋想的。”李茂才起身說道,“行了,這頓酒就到這兒吧,我也該去關照關照咱們那位陳老爺子了。”“你要幹嗎?”
“沒幹嗎,我就是要讓首長看看,是他先找到織田加代還是我李某!”“千萬別衝動李君!”
“你看你這中文廣李茂才好為人師,終於捏著鄭責的短腳,便滔滔不絕說道,“現代中國不叫人君,男的叫先生,女的叫夫人小姐太太,在農村,女的叫她丈夫‘孩子他爹’‘孩子他爸’;男的叫他夫人‘孩子他娘’‘孩子他媽’,這還是北方的說法,中國南方就更加五花八門了。但無論南北方,都沒人稱對方‘君’的,‘君’字是中國古人的稱謂,比如女的喊自己丈夫叫‘夫君’,稱那些道德高尚、有學問的叫‘君子’,罵那些無道、沒有道德的皇帝叫‘昏君’……可你現在在中國這麼叫,‘某某君’,人一聽立馬就說,這日本人!”
“一個‘君’字這麼大學問?”
“好好學吧!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你學一輩子也隻是滄海一粟,知道什麼叫滄海一粟嗎?”
鄭責搖搖頭。
“‘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糧食,滄海就是大海,太平洋,太平洋裏麵一粒糧食,你說你才學了多少?但是你別學現代中國人,現代中國人拋棄了他們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罷黜百家獨尊儒學,從漢代開始中國就開始走向衰敗了。”
“不是有唐朝嗎?”
“唐朝確實是中國曆史上最輝煌最偉大的時代,但唐朝還有春秋戰國時期那種活力和偉大的思想家嗎?沒有了,唐朝隻出詩人,李白、杜甫。我們日本學的就是唐朝文化,佛教、建築、和服、榻榻米全都是中國唐朝時期的東西,可你現在去看看,在中國還有唐朝的東西嗎?我們日本有學者說,中國的古代文化全都跑日本去了。所以,中國軍隊在我們麵前不堪一擊!”
“既然不堪一擊,為什麼打了五年還沒有勝利?”
“那是因為中國國土太遼闊,人口太眾多了。從中國北方到南方,比如四川重慶,開車要一個多月,步行要一年,我們是在打仗,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往縱深推進,五年你覺得很長嗎?”
“為什麼還要刺殺他們的首長?”
“那是為了加速勝利。”
“首長不這麼看。”
“那他怎麼看啊?”
“他說,通過這件事可以看出,我們現在巳經站在山頂,以後全都是下坡路了。”
“他為什麼這麼說?”
“他說,刺殺永遠是弱者的表現,比如說荊軻刺秦。”
“可我們不是那時候的燕國!”
“首長說,我們更像三國時的蜀國,兵強馬壯,屢戰屢勝,但最終還是讓魏國滅了。”
“諸葛亮派人刺殺過曹操嗎?沒有吧?”
“所以說我們的信心還不如當初的蜀國。”
五
李茂才綁老爺子時給他打了一針,送司令部時也曾特別關照,不要在房間裏留下任何痕跡,被褥床單枕頭裏外全新,就連喝水的茶缸,吃飯的碗筷,也都是從街市上買的。教科書上說,當一個人一覺醒來不知置身何處,不知曾發生過什麼事情,往往是他最迷茫最困惑,也是他最軟弱的時
候,如果這時候出手,往往能出其不意取得最理想的效果。
現在,李茂才準備出手了。
“老爺子!”
他走近床邊時,老爺子正躺那兒閉目養神。
“老爺子,我來看您來了!”李茂才將一籃水果放在床頭櫃上。
老爺子睜開眼睛看了他一眼:“你誰啊?”
“八路軍延安工作隊李茂才。”
老爺子搖搖頭說:“不像。”
李茂才吃驚道:“不像什麼?”
“不像八路。”
李茂才上下打量一下自己,不知什麼地方出紕漏讓老爺子抓著了:“您說說看,我什麼地方不像了?”
“你知道我是幹什麼的嗎?”
“您大名鼎鼎寮海正德堂陳老先生誰不知道啊?”
“知道就好。‘查其症,尋其根,複其平,求其正’,察言觀色追根尋源從來是我們正骨醫家的拿手好戲,‘骨錯縫,筋出槽’我都能給正了,何況看一個人的本色來曆?”
“老爺子您再好好看看!”
“我給人治病從不多看,一眼就成。”
“那您給說說,我怎麼就不像八路了?”
“知道什麼叫精氣神嗎?”
“請老爺子賜教。”
“《周易》裏有句話叫作‘原始反終’,懂這意思嗎小夥子?”
李茂才傻了:“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