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1 / 3)

第五部分

遇見你是我的緣

1

夏是我的一位老師。

雖然她並不曾給我代過什麼課,但卻傳授給我許多知識,許多。

夏在年輕時,也是美女隊伍中極堅強的一員。她有一張在不經意間被人拍下的疑似“掛曆照”。因甚為經典,此照在她的多部文學作品集中都出現過:清爽的無袖衫,搖曳的長裙,一頂遮陽帽斜斜地恰到好處地搭配衣著。曼妙的背影,隱約可見的含蓄嫵媚的神情,溫婉,知性。引人遐想,勾人心弦。我有時偷偷猜想,年輕時的夏,不知攪亂了多少青春少年產蠢欲動的夢,那一樁樁一件件被夏埋藏心底的人生過往’一定可以敘寫出許多部瓊瑤風格的暢銷書。

兩年前,因為參加一個采風活動,讓我們有緣相識。兩年後,又因為一個類似的活動,再次讓我們走近彼此。

夏是一個極可愛的女人。她有官職卻從不頤指氣使盛氣淩人,她人至中年但思維緊跟時代潮流,言語睿智且每每總讓聽者回味無窮。

從《丈夫的名字叫西安》到《黃稻草》,夏的每一本書我都認真閱讀。那些至美至純的浪漫愛情故事,總讓我百轉千回久久難以釋懷。為愛情在現實麵前的無奈無力歎息,為人生看似如意背後的種種不如意唏噓。那些至性至情寫人記事的散文,或親情或友情’細膩感性,卻又不乏理性的思考。

生命像一襲華美的袍。在張愛玲眼中怎麼看都是千瘡百孔,在夏的眼裏,卻總是陽光普照絢麗多姿,而且這種燦爛總是不經意間就惠及每一位認識她,或閱讀過她的書的人們。

夏被許多男人所喜歡,更被許多女人所深深喜愛。

我稱呼她為:親愛的夏。

葉赫那拉,一個貴族姓氏。

初夏,朋友力薦我閱讀作家葉廣芩新近送給她的書《采桑子》。

那個周末,我在淚水的浸泡中完成了全書的閱讀。

命運讓大格格降生在一個富貴人家。讓她接受良好的教育,接觸並喜愛上京劇,卻又讓這個柔弱的女子懵懵懂懂地嫁給一個不愛她的人。當然,她亦不愛他。因為不愛,他並不去了解她的真實內心,不去關心她、嗬護她;因為不愛,她無需為他過多地做些什麼,隻把唱戲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也惟有唱戲才能讓她快樂。

癡迷於京戲和少愛讓她脆弱的婚姻不堪一擊,倔強的個性使她即便生活窘迫也不願向家人求助。她的蠃弱的兒子終因長期營養不良貧病交加而早逝,她也在極端困頓中匆匆走完自已短暫的人生路……

世間容得下多少愚蠢之人汙濁之事’卻偏偏不能容下一個才情俱佳風華正茂的弱女子?!父母口口聲聲標榜愛大格格,可又怎能眼睜睜看著她的生命在花季就不幸凋零?!我的思緒在這個問題上糾結纏繞,怎麼都不能走出去。同樣作為女人,又身為人母,我為她的遭遇一次次地痛苦失聲,一次次地肝腸寸斷。

夏天的一個午後,得知葉廣岑和陳忠實在西安市小寨一家書店舉行讀書活動的消息後,我早早就趕到那裏。卻隻是遠遠地在一個角落裏站了近兩個小時,竟沒有敢舉一次手,哪怕一次也沒有。雖然渴望和老師們交流的衝動一次又一次地在心底狂竄,跳躍,翻騰。

這個初秋,我終於有機會再次近距離接觸葉廣芩。我多麼想告訴老師,我真的好喜歡她的作品,喜歡她作品中的人物。可是,從看到她的第一眼,直到我們分頭上車離開,我都沒有敢和她說過明啪一句話。

我真的很想揍自己!很想。

陝西日報社門口,離約定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夏一邊接著電話一邊招呼著應邀到來的美女們。一個身影從她眼前走過,高高梳起的卷發,紅色的格子短袖上衣,背包,匆匆的腳步,一晃而過。

她不曾停留,夏也未曾留意。

剛剛坐上車的我一扭頭竟發現她是那麼的眼熟。哦!冷夢老師。隨即跳下車向她直衝過去。

是的,就是她。

她戴著深度近視眼鏡,卻有一雙洞悉世事的眼睛。她看上去清瘦嬌柔,卻同樣具有作家的良知,具有捍衛正義的誌氣和勇氣。她對中國當今社會種種弊端的認知之深、觀點之明晰,令聽者無不歎服。

她遊泳,她健身,她自己駕車,她努力獨立完成一切可能之事。不倚,不靠。她用瘦弱的肩頭和手中的一支筆擔負著女兒的未來和希望。如今,當女兒業已長大成人後’她依舊筆耕不綴,勤奮,努力。^她是女兒的一麵鏡子’也是如我等文學青年的一麵鏡子。

張虹。

一上車,我就悄悄問夏,采風名單上的這個“張虹”,是不是就是你書上寫的那個張虹。

夏微笑著回過頭來說:是。

哇!我竟和她恰好乘坐同一輛車去。又乘坐同一輛車返回。

欣喜,竊喜,滿心歡喜。

王芳聞。

開朗活潑,走到哪裏都是核心人物,總是人還未到聲先到。

她的雷厲風行和幹練使她成為領導得力的助手,她的流暢又灑脫的文筆使她成為不折不扣響當當的一位女作家。

當她頭戴遮陽帽,歡快地跑進路邊的草叢去采摘野花時,她是一個孩童般快樂的女人。她的快樂,很快感染了周圍的人們。那片綠草和星星點點的野花,那叢隨風飄舞的蘆葦蕩,那棵充滿神性的菩提樹……被一片片歡笑聲所環繞’激蕩;被一張張滿懷喜悅的笑臉浸潤,滋養。

張豔茜,袁秋香,劉亞莉,李向紅,賈英,吳夢川,商轅,高楊,袁國燕,王豔……

我要把這些名字一一羅列在這裏。

因為此前與她們中間有的有過一些接觸,有的卻不曾有任何往來;有的名字很熟搶,有的卻略有生疏。但是,自從我們見麵的那一刻起,大家認識的則通過采風更熟悉,陌生的通過活動搭建的這個平台逐漸熟識。當然,也不是沒有一點遺憾。

李向紅,早有耳聞卻一直不曾謀麵,而這次名單在列卻依舊未能相見,‘惟有期待下次。

商臻,我們曾因工作而相識,卻不承想又因為彼此的愛好而再次相聚。她捎來其父商子雍老師對於我所畫漫像的感謝之意’令我十分惶恐又欣喜。

而讓我一路興奮不已的,還因為《女友》雜誌上那個一直十分喜歡的編輯果果,竟然就坐在自己的身邊!她的名字叫高楊。

車上,因為我們都是女性,因為我們大都已為人母,當那些共同的話題一經扯開來,滿車洋溢的全都是女性的柔美和母性的慈愛,飄蕩著愛的絮語和嬰兒的奶香。從與夫君相識,講到婚禮的舉行;從懷孕時的忐忑,講到奶水和奶粉。從工作談到創作,又從創作談到采風。

話題一個接一個’高潮一浪接一浪。

女人,隻有在女人麵前,才會真正放棄矜持。女人,也隻有在女人麵前,才會更徹底,更回歸,更本真。

順便在此感謝陝西省煤田地質局宣傳幹事智海莉,她為活動做了許多台前和幕後的工作;感謝導遊,她帶領我們一個上午急促而又忙碌,幾次看到汗珠從她小小的臉龐滾落;感謝玉華宮酒店所有前台和餐飲部的美女們’是她們的辛勤工作給大家提供了方便。

他們也許他已經不記得我了。也許在他的記憶裏,壓根就不曾認識過我。

8年前的秋天,他和其他幾位陝西作家赴陝北采風,我當時還在那裏的一家企業供職,應朋友之邀去給大家拍了一些照片。晚飯後,又一起在他們下榻的賓館房間裏小坐了一會兒。談文學,也談陝北正在熱火朝天實施的大開發。

那幾年,那個被稱為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的塞外城市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家家企業相繼落戶,一條條公路迅速貫通,一片片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商業區和住宅區成了人們爭相熱炒的話題。各路淘金的人馬蜂擁而至,當時較為流行的一條短信是:錢多,人傻,速來!

當然,看到此次采風人員的名單,我並沒有很快就把他的名字和8年前的他完全對上號。直到大家中途下車小憩,我方才覺得眼前的他似曾相識。倒不是說我的記憶力有多麼的好,實在是因為這次活動與以往的活動大不相同,婦女同誌們不隻是占了半邊天,而是占了大半邊天。男同誌因隻占采風人數的四分之一,故此在他們每個人名的後麵加上了“”和“男”字。這種很少見的形式不能不引起我的注意。

X歌期間,他叫住我,問我可有帶來自己的書。欣喜之餘慨歎一聲:謝天謝地!聽話的我按照夏的囑咐帶了5本書來贈給主辦方,自己又另外多帶了2本。下午到達酒店後就取出一本給了果果,僅剩的唯一的一本剛好給他一朱鴻老師。

《玩具城》,是他4一首詩歌的標題,也是他的一本詩集的書名。

書封的他,麵無表情。

平靜。平靜得甚至有些冷漠地看著鏡頭,也看著正在看書的我。目光犀利,洞察一切,仿佛能看得到人的內心。我竟不敢與他對視。

他在俯視。四十五度吧?!或者角度更小。

從未見過這樣的書封,隻一張男人的臉,就占滿整個封麵,而且是以這樣的姿態。這張臉不曾薄施粉黛,不曾被精心修飾或保養。就那樣簡單而純粹,棱角分明,陽剛堅韌。自信,且隱隱有一絲霸氣。

從一些刊物上見到過他的名字。我們竟是同鄉。

陝北的一些作家,有的曾走出陝北,打拚若幹年後,複又回到陝北。把新的理念帶回,潛移默化地改變那裏的一切。有的卻一直在外打拚,隻是偶爾回到他的生養之地歇息片刻,汲取營養’複又離開。

在那塊巨大的長滿苔蘚的化石前,一幫美女作家們團團圍住他,他狠狠地“被模特”了一把。她們一個個地輪番站在他的身旁,與他合影留念,做溫柔狀或甜蜜狀,有的甚至在鏡頭前做出親昵的舉動,將纖纖玉手肆無忌憚地搭在他的肩頭。他始終保持微笑,任由身邊的美女們一個個歡快地飄然而至,又歡快地離開,兀自昂然不動,起碼表麵上紋絲不動。我不能知道他的內心是否在翻江倒海。

終於有人忍不住,大聲抗議:閻總,你到底要結多少次婚?!

哈哈哈……

他仰頭大笑起來。極爽朗極快樂的樣子。

讓人怎麼都不能忘記他引喉高唱陝北民歌時的神情,尤其清唱,簡直震了。那字正腔圓的發音,那高亢嘹亮的歌聲,根本無需給頭上再紮一塊白羊肚手巾,活脫脫就是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陝北漢子。

看哪!美女作家們,一個個都眼神迷離,拍紅了掌心。

第廣龍,呂虎平。

被調侃是為了襯托眾多花朵們而特邀的兩片綠葉。他們也便笑著默認了綠葉這個身份。綠葉就綠葉吧,有多少人眼巴巴地想來當葉子,人家還不要呢不是?!

兩個人一龍,一虎,從當天晚飯的餐桌旁就開始互相掐。好在隻是掐,而不是鬥。當然,他們也互相揭發和批露。比如:誰的什麼作品又在哪裏獲獎啦;比如:誰的哪部作品又在某個領域受到好評啦;雲雲。

席間,他們對作家圈的一些人和事侃侃道來,不隻是陝西,話題涉及全國範圍。那些作家們的逸聞軼事,被他們仿佛在不經意間就談將出來,並無任何刻意的痕跡,語言親近又隨和。宛若那些人和事就是他們的鄰人,或者老友。

他們在不同的領域供職,各人都有繁忙的本職工作,甚至還有職務纏身,但卻在文學創作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行。他們工作,他們創作;他們寫作,他們思考。他們是文學殿堂裏虔誠的聖徒。

何超鋒,《延河》雜誌編輯,從政府機關跳槽到閻總麾下的年輕後生。正義,客觀,不畏權貴,不懼邪惡。他談雜誌的改版,談辦刊的艱難,談初來乍到時以辦公室為家的種種不易。

談話中間,總是離不開閻總,離不開《延河》,離不開文學。

他對《延河》的未來充滿希望,對閻總充滿信心。對文學’滿懷希冀。

李壽利,時任陝西省煤田地質局政治部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年順平,時任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九四隊黨委書記。

謝雲峰,時任陝西省煤田地質局一九四隊政治部主任。

張越軒’時任玉華宮酒店營銷經理。

王玉平,時任陝西煤田地質酒店管理公司副總經理。

感謝我記住名字的和沒有記住名字的他們’為了活動的成功舉辦而付出的所有努力!

它們早餐後,我和同房間的陝西日報社實習生王豔就迫不及待地踏出戶外,急切地撲向大自然的懷抱。滿目深深淺淺的綠色很快就讓我們的心情暢快起來。

我們在賓館門前的小橋上逗留了片刻,就朝著麵前的一座山奔跑過去。山坡下一棵筆直粗壯的大樹立刻吸引了我們,急急地近前,或依或扶,擺出各種自己喜歡的造型,大聲地笑談。一轉身’意外發現剛才靠過的樹幹上竟然伏著一隻蟬。

如此近距離真切地看到一隻自然狀態的“蟬”卻還是第一次,不能不欣喜若狂,可又擔心自己的呼叫會驚擾它的平靜。於是,我的驚異的腔調變得發顫哆嗦,小心翼翼卻又有些怎麼都不能按捺住的喳喳呼呼。也甚是奇怪,即為蟬,它怎麼不歌唱呢?!麵對如此喜愛它的客人,怎麼就沒有表現出絲毫的歡迎姿態?!

王豔說,也許它不是蟬,隻是一個婢稅吧。

蟬蛻?!

哦,就是蝴說掉的殼。

蟬蛻。以前是聽說過這個詞的,而它如今竟近在眼前。那一刻的激動和欣喜簡直無法用我掌握的文字準確形容。我們圍著它滿心歡喜地看啊看的,內心湧動著一個念頭:我好想碰一下它那細長的腿,還有它那硬硬的殼。可是,我卻不敢。在王豔的一再鼓勵下,才慢慢伸出手指輕輕碰觸它的身體。其實,是它曾經的夕卜衣吧。因為它已經成為了另外的一個它。

上帝呀!我終於鬥膽輕輕捏住它的一隻腿。如獲至寶地拿在眼前仔細端詳,它的圓圓的雙目依舊明亮,它的細細的腿腳仍舊生機勃勃。隻是,它的背部有個洞,那是另一個它離開的地方。可那個它去了哪裏呢?!我茫然四顧,卻不能覓得它的一絲蹤影。

一路輾轉,帶它回家’安置在一隻粉色花瓶上鑲嵌的一叢綠色仿真植物上。兩相映襯,竟給房間平添不少生機。

啊!壁虎。

正在上台階的我突然停下腳步,同時大聲疾呼。把身後的王豔也嚇了一跳。其實,應該也嚇著它了吧。

它就那麼一動不動地爬在水泥地上,似也被我的驚叫嚇呆了一樣。不注意看,真很難把它和它身邊灰色的水泥地區分開來。

悄悄的,我有一絲臉紅。腦海裏迅即跳出“葉公好龍”這幾個字來。因為曾畫過關於壁虎題材的漫畫,曾為它們被賦予人類的可愛而想到一些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曾被畫中它們的憨態而忍俊不禁。

那是一則短信-'天,一隻母壁虎對一隻公壁虎說了一句話,隻聽“啪”的一聲,那隻公壁虎從牆壁上掉了一下。答案:母壁虎對公壁虎說,親愛的,我想讓你抱抱我!

當然,我們的猜測很快就被人否定。它不是壁虎,是一隻變色龍。

遊玩途中,再次在一處台階上遇到一個它。

它是它的好友?兄弟姐妹,還是將去與它約會的戀人?

在大家的驚動下,它“時溜”一下飛快地向前爬了一截。爾後,突然停住,一動也不動。隻因換了環境,它與身邊水泥地的顏色略有差異,我立時好奇地站住腳’眼巴巴地盯著它’迫切希望能看到它的膚色發生變化的過程。以至於竟忘記自己曾經是多麼害怕這些小動物的。

前麵的人們都已經走出好遠了,我還在苦苦守候,希望它能像我想象中的那樣,周身的顏色在我的注視下發生些微變化,變得與環境的顏色相一致。可是,許多想象中的事和現實中的事總難免多多少少有些差異。 ―也許,也因為它的倔強,或者膽怯。都不得而知。

路過幾所小木屋,拐過一道彎,當那一大片碧綠的草坡展現在眼前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怎樣的一種綠啊!鮮嫩,亮麗,幹淨,純粹,一塵不染,滲透出一種讓人幾近錯亂的、假極了的真實美。它是任何繪畫高手永遠都無法調製出的美麗色彩,讓人看過它之後從此不會再迷戀上其他任何色彩。

大片的綠色的草覆蓋了整個山坡,它們擠擠挨挨簇擁著,齊整,肅穆,像要出征的將士,嚴陣以待。它們又像是迎賓的衛隊,旌旗獵獵,神氣十足,在翹首迎接遠方來的貴客。我無法看到,卻分明能感覺得到,那份來自它們的友好。

在清晨的柔光中,葉子上的水珠漸漸變小,變小,然後蒸騰,飛升,最終消散在空氣中。遠遠望去,似有一層朦朧的水霧輕柔地彌漫在綠草間,恍若給人們的身上披了一層薄的輕紗,亦真亦幻,似仙境,似夢境。一切都近在眼前,一切又都是那樣的不真實。

不遠處的山脈,綠樹成林,蓬勃茂密。初升的太陽從樹林後悄悄探出身子,帶來許多暖意。

人們很快就湧向山坡,陶醉在這滿目綠色的懷抱中。或三五成群或三三兩兩地合影留念,做出各種快樂的姿勢。歡笑聲在山坡上四處蕩漾,驚起幾隻好奇的鳥兒撲棱著翅膀飛出樹林,在天空盤旋嬉戲。

還有那一掛從天而降的飛瀑,那小路邊隨處可見的綠樹野花灌木蘆葦,那一千多年前輝煌不再的遺跡,甚至那些等待收獲的莊稼們,全都快樂著我們的快樂,也快樂著它們的快樂。

我我,0型血,金牛座。

常態的我,內向,拘謹,沉默,極不善言談。在人多的場合,尤其拘謹。在陌生人麵前,則更加局促。除了偶爾的偶爾,和非常要好的朋友們在一起,才會真正釋放自己。

在那樣一個幾乎純女人的活動中,在那輛除司機外全是女人的車上,在大家熱烈的討論中,在那種氛圍的熏染下,也漸漸變得活躍起來。一而再地發出自己的聲音,談自己對一些事情的淺薄感受,也談自己。

愉快的晚飯後’乘興拿起台案上的毛筆,在宣紙上做了幾幅小畫,真誠地送於主辦方。

X歌時,經不住夏的鼓動和煽風點火,其實也是自己興之所至吧,竟接連唱了幾首節奏明快且聲音相當高亢的歌曲。當然,不隻唱歌,竟還邊歌邊舞。大家的快樂感染和影響著我,讓我快樂。我的快樂同樣感染和影響了大家。於是,大家爭相歌之,舞之’樂之。

讓我們分享這一亥啲快樂,讓我們留駐這一刻的喜悅,讓我們享受這一刻的美好!

李太白在一首詩中寫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返程時,一輪將圓的月把自己悄悄掛在天際,一路默默注視著我們的歸途,讓我不能不心生感念。回過頭,從車後窗玻璃向外望去,玉華宮酒店,送行的工作人員,還有那匆匆瞥了一眼的山和水,那些山花和裏?草樹木,都漸漸變得模糊,隻一轉彎就不見了影蹤。

玉華宮此行或許不會改變我的整個人生’但卻會在我的人生旅途留下深深的印跡。

卿[采風筆記]

128感動,從出發開始

129關於寶雞采風的零散記憶

130我與勞模麵對麵

132寶雞采風花絮

133作家老師的智慧火花

134美女和“鐵籠子”

135初見大文

136一個人的力量

137月光‘二胡.和諧曲

138大文語錄

139當洪水到來時

141一個人的三十年

143兩個苦女人和一個好男人

145難忘敬老院那一幕

147散記丹鳳行

149走近“古城亮麗使者”

150享受工作享受人生

152“我一定要成為李素麗那樣的人!

153倉促渭南行

155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

157微笑的天使

158不一樣的出行

160天變大了

162一次沒有主角的采訪

164龐立倫其人

166風雨漢中行

168地誤那一刻的絕望和後怕

170熟悉的陌生人

172“地震也是一堂課!“

174“人努力,天幫忙!“

感動,從出發開始這個初秋,北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正在按既定計劃相繼進行,關於奧運會的報道,占據著各個電視頻道的黃金時段,也占據著各種紙媒的醒目位置。中國隊每一塊奧運金牌的增加,都會讓國人為之激奮而歡呼雀躍,為隊員們的努力拚搏而深受感染,甚至為我們國家的日益強盛喜極而泣。伴隨著國歌一次又一次在奧運賽場上的響起,“陝西作家赴省電力公司采風團”的14位作家們也踏上了采風之路,而感動,從出發開始……

8月13日下午召開的采風活動啟動儀式上,安排此次采風團關中組人員於次日上午8時30分在陝西省電力公司大門口集合,統一乘坐汽車前往此行采訪的第一站一寶雞。作為該組的隨行陪同人員之一,當我8時零5分到達公司大門口時,一眼就看到門口右側站著一位似曾相識的人。說“相識”,是因為前一天下午剛剛見過麵,應該相識;說“似曾”’是因為短暫的會議,我尚且沒有能完全記住每一位到會作家老師的長相’也不能夠把他們全都與名字一一對看見我,作家老師笑了一下說:我剛到。看到我略顯尷尬的樣子,老師非常體諒地自我介紹道:我是西安市作協的秘書長,我叫商子秦。作家的早到等候令我內疚,作家的寬容大度令我慚愧……幾分鍾以後,其他作家老師也都陸續到達。人員全都到齊後,距離約定的時間還有十多分鍾。

途中,同車的三位作家老師難以抑製首次赴省電力公司采風的喜悅之情,一直十分欣喜又充滿期待。因為他們覺得雖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早已無法離開“電”,但自己竟然多年來一直對“電”既熟悉又陌生;也因為他們覺得前一天下午的啟動儀式上,省電力公司陳棟才書記在講話中對陝西電力現狀的描述,鼓舞人心又讓人振奮。一位曾經在發電企業工作過的作家老師感慨地說:回想自己當年工作那個年代的事情,恍若是久遠以前的事情了!

談話中得知,同行的作家老師都曾在寶雞下過鄉、插過隊,工作學習過或長或短的一段時間,提起一件件昔日往事,至今仍曆曆在目,那麼熟悉而親切。看著作家老師們因激動而微紅的臉龐,因向往而欣喜的神情,覺得他們真是可愛的出奇,我的心情也忍不住激動起來,對寶雞之行的采訪充滿信心,對此次采風活動充滿信心。

關於寶雞采風的零散記憶不能知道是不是寶雞一直很深沉’也不能知道很深沉的寶雞是不是深沉的久了就會下雨。前後幾次的寶雞之行,似乎大都天氣很沉悶、壓抑,也不是沒有豔陽高照的時候,隻是這樣的時候並不很多,所以一想起寶雞就忍不住會想起那陰沉灰暗的天。

我曾經的寶雞之行,有參加培訓學習的,有參加會議交流的,也有陪同記者采訪的,除了完成工作和學習任務之外,還和昔日的幾個電校同窗見過一麵,後來就鮮有聯係了。我們這個年紀正是忙:碌的時候,不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是這個狀態,向前看,似乎還有一些可以努力的方向;向後看,十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經曆說長不長、說短也不是太短,是屬於典型的爬在半山腰,而且還是靠近山腳的那一段。我便沒有打擾他們的平靜和忙碌。當然,我也沒有再去細細回味每一次寶雞之行所遇到的人和事,覺得很是沒有這個必要,一些該遺忘的東西還是讓其隨著時間的流逝淡漠為好。“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是古人偶爾閑暇之感,誰也無法拽住那些逝去的光陰,既如此,隨它去罷。

2007年秋日,陝西省公司組織進行的媒體記者赴電力采風活動,我有幸陪同進行了寶雞之行。一個午後,組織記者們前往寶雞供電局“二保緊修服務隊”時,我因故未能參加’甚是遺憾。因為大家參觀采訪後都頗為激動地說:很值得一看,非常意外!

於是,這次陪同作家們寶雞之行時,我呂經提前在腦海中勾畫過^多次了,那被記者們一再稱為“很值得一看,非常意外!”的“二保緊修服務隊”究竟會是怎樣的一番境況。記憶裏隻是在一些宣傳片和媒體上看到的身著黃顏色工作服的搶修人員和同樣黃顏色的搶修車輛,還有多次在一些場合見到的不善言辭的全國勞模趙二寶。

時斷時續的小雨迎接了我們,迎接我們的還有不停忙碌著的當時寶雞供電局新聞中心主任侯曉剛。他總是人還未到聲先到,開朗又熱情。侯曉剛那幾日穿著什麼衣服記不太清楚,隻記得每次看到他,總發現他的衣服是濕的,尤其衣背,總是濕濕地貼在他的後背上。照相機和攝像機在他的肩頭一晃一晃的,滿是汗跡的臉似乎永遠也擦不幹。

采訪的第一站就是“二保緊修服務隊”,采訪從到達寶雞的當天下午開始。

我與勞模麵對麵他的頭上有許多光環,從電力係統內到電力係統外,從寶雞市到陝西省,再到全國,最耀眼的光環是一全國勞模。

在作家老師們與“二保緊修服務隊”進行的座談會上,我們觀看了介紹服務隊工作情況的幻燈片和電視專題片。當時,他就坐在我的對麵。

畫麵上不時出現他忙碌的身影,他汗流滿麵、他急匆迅速、他披星戴月、他疲憊又欣慰的笑容……坐在我對麵的他,是那麼的普通、平凡,甚至於沒有我想象中的身形高大魁偉,沒有我想象中的那種不同於常人的神情,甚或周身閃爍著一個無形的光環。沒有!即便我其實也無法預料到什麼。

他端端正正戴著的胸牌上寫著^寶雞供電局二保緊修服務隊’一保客戶滿意、二保政府放心,80.001。

在寶雞供電局“二保緊修服務隊”的“小家成員’魅力個人”資料冊裏,我看到這樣一行文字:他最愛穿的衣著是一工作服!

他的臉龐,一眼望去就知道是連年風吹日曬的功勞;他的極大眾化的臉龐,並沒有什麼讓人過目難忘之處。多數時候,他的嘴唇是緊閉的,表情不卑不充。剛剛年過半百的他,頭頂的頭發已不很多。電視片中正在播放的他,麵對客戶的謝意,惟有回送一張真誠的笑臉。我覺得那一刻的他,不亞於奪得了一塊奧運金牌,不亞於站在奧運冠軍的領獎台上。接到搶修命令,他的快捷、迅速,他的雷厲風行,他爬梯搶修的身影,都與我對麵坐著的早已年過半百的他是那麼的不同,用“判若兩人”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他的兩隻手交疊著放在桌上,靜靜地聽著大家交談,很偶爾地,他會補充一兩句,爾後又緊閉雙唇。在他身後的牆壁上,懸掛著他和各級領導的合影,照片上的他笑容燦爛、從容自信,身著他心愛的工作服。

他的默默無聞造就了他的踏實,他的持之以恒帶動了服務隊的所有人員,他對客戶幾十年如一日的關心愛護贏得了客戶,也獲得了社會的認可。他用自己的獎金創建了“二保”愛心基金,把電力優質服務進一步延伸、深化和推廣;他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傳、幫、帶,讓“二保”理念進一步發揚光大。

在幾十年的工作中,他和緊修班的同誌們無數次地被誤解過,也受過許多難以言說的委屈,遇到許多與電力搶修工作無關的事,他和他們全都默默承受,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詮釋“一保客戶滿意、二保政府放心”的服務理他是國家電網公司極普通的一名員工,他又用非凡的業糸責證明了自己的不平凡。他是一個典型的“老黃牛”式的先進人物,也正是許許多多像他這樣“老黃牛”式的先進人物帶動和影響,才使得我們的電網企業不斷一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提到正在新加坡上大學的女兒,自豪的笑容立刻洋溢在他的臉上~他笑的是那樣的甜、那樣的幸福……

提起現場觀看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時的感觸,他立刻興奮起來,激奮的情緒感染了座談會現場的每一個人一當被問及“如果開幕式現場電源出現意外他會怎麼辦”時,他毫不猶豫地說:“我一定會立刻站起來,投入電力搶修!”他,就是趙二寶。

寶雞采風花絮和拆遷辦“作對”

那年早春,因城市拆遷改造,寶雞市拆遷辦與一些拆遷戶發生糾紛,乘著夜色強行剪斷了電源線,六十多家住戶的生活立刻陷入一片黑暗。接到報修電話後,“二保緊修服務隊”的隊員們立刻趕赴現場,在最短的時間內就給客戶恢複了供電。

並且,如此反複,一次又一次。

“請您參觀看守所!“

一次,服務隊的同誌們在忽大忽小持續不斷的雨中,給看守所搶修好電源後,看守所的負責同誌覺得十分歉疚,不知該如何來表達全所幹部職工的感激之情,思酌再三’很誠懇地說“請您們參觀一下看守所!”眾人皆驚後狂笑。

朱雷很認真地說:對於看守所來說’邀請客人參觀看守所,是最最高的禮遇呢!

作家老師的智慧火花同行的三位作家中,隻有商子秦會喝酒,席間,他笑著稱自己是“三個代表”。眾人短暫停頓後,大笑。

^“三個代表”被如此靈活運用,隻有作家老師們才能想得到。

餐桌旁,商子秦得知與自己當年一起插過隊的一個同學已經去世的消息後,微微一笑:他當年幹什麼都很慢,走”的倒是挺快的!

^本以為作家老師會來幾句傷春悲秋之語,誰知他竟如此樂觀。

夏堅德說到她工作很久以後再次見到一位當年一起插隊’後來卻官至某市市委書記的同學時,脫口而出:哦!你都混成這樣了,我還以為你蓬頭垢麵地趴在村口的廢窯頂上呢?!眾人皆笑。

^作家假想的場景似與馮曉剛導演的《甲方乙方》有些畫麵相類似。

應邀給“二保緊修服務隊”題詞留言時,許是早就醞釀好了,許是突然智慧靈光一閃,丁晨提筆就寫道“電力工人也是最可愛的人”,在場的電力職工無不頓覺熱血沸騰。

^忍不住就想起了那篇經典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

初見後來才趕到的西安市文聯專業作家朱文傑,便被他那全部往後梳的大背頭、手裏提的布袋和接近瓶底的厚厚的鏡片所吸引,揣摸他的造型真像是個老學究。誰知夏堅德總結說:整個就是一個胡漢三嘛!朱文傑笑了,沒有反對。

^我不知道胡漢三長什麼樣,隻是看到夏堅德的一臉壞笑就猜測一定不是個什麼好角色。

美女和“鐵籠子”

美女和“鐵籠子”本是毫無關聯的兩個內容,不過都是寶雞之行的特別印象,便將他們一起放在這裏敘說。

美女是說寶雞供電局市區電力局的女子藥控站,這裏是清一色的女職工,且美女如雲。“鐵籠奪”是說寶雞供電局在“5‘12”地震後為了確保調度人員的安全,做了一個像籠子一樣的鐵質防震屋,裏麵備了應急燈和方便食品、飲水等。

到集控站參觀采訪之前,侯曉剛已經給作家老師們留了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你們覺得‘二保緊修服務隊’的職工小家建設像是女同誌布置的,到了我們的女子集控站,才真正知道什麼是女同誌布置的!“

侯曉剛說的果然不假。還未到樓上的集控站,從樓梯拾階而上的裝飾性卡片大家已經約略可以感受到一些女性的細膩:純手工製作的卡片,女性細軟的筆觸,還有精心描繪的圖案,怎麼都不可能出自男同誌之手。大家首先在控製室裏聽取了站長的工作彙報,然後一一觀看了四周牆壁上極具人性化的各種宣傳標語,最後落座在職工小家的布藝沙發上。職工小家陳設布置的溫馨程度和處處滲透著的人性化、規範化,著實令所有觀者驚詫不已,幹淨整潔的環境一眼看去就非一日之功,那一張張全家福和一句句暖人心的話語,都無不映襯出兩個字“和諧”。作家老師們更是十分驚奇這裏的規範和溫馨,一個個都興致勃勃地在職工小家留影,與美女們合影。

在參觀采訪的過程中,作家老師們一再表現出對“鐵籠子”的興致。終於到了調度室,在調度室一側我們一眼就看到一個一人多高的像“籠子”一樣的“房子”,是用一種很厚的角鋼做成的,應急燈和方便食品、飲水等必需品就放在“房子”的一角。作家老師們耐著性子聽完調度值班人員的情況介紹後’爭相到“鐵籠子”裏去拍照,一定要把寶雞供電局的人性化管理表現留個紀念!

我們的企業常常要求職工:愛企如家、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可是我們的企業真正愛自己的職工了嗎?!'真正做到時時處處為職工著想了嗎?丨一個簡簡單單的“鐵籠子”,是企業對職工關愛的具體表現;一個“鐵籠子”,是一個企業人性化管理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