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學會挑選適當的人為自己的鏡子
我們可以通過與周圍的人各個方麵的比較來更好的認識自己。但是選擇比較的對象至關重要。找比自己優秀太多的人,或者不如自己的人比較,甚至拿自己的缺陷與他人的優點進行比較,所得的認識都會偏離真實的自己。因此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對象,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認識到真實的自我。
4.我們還通過發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特別是很重大的失敗或者成功來了解自己
所以在失敗的時候不要隻顧著悲傷,在成功的時候也不要隻顧著沾沾自喜。要總結自己在失敗和成功中的教訓和經驗。在這些教訓和經驗當中我們能獲得很多了解自己個性、缺點能力的信息,越是在關鍵的時刻就越能反應一個人最真實的一麵。
遲延滿足效應:培養自我控製能力的重要性
老師給幼兒園的小朋友準備了一堆的糖果,並且告訴他們:“老師要離開教室一段時間。如果有誰現在想吃糖果的話可以拿一塊。但是如果你們有誰能等到我回來再吃,誰就會得到兩塊糖果”。說完走出了教室進行暗中觀察。有的孩子沒等到老師會來就迫不及待的吃了糖果,而有的孩子雖然也很想吃,可是他們能堅持著直到老師回來再吃。心理學家對這群孩子做了跟蹤觀察。過了二十年後發現,選擇吃一塊糖的孩子大都表現出猶豫、嫉妒、神經質、任性、好惹是非、經不起挫折、尊重心容易受傷的特點。而有耐心等到老師回來之後吃兩塊糖的孩子,卻樂觀、自信、堅強得多,而且在事業、婚姻等方麵也更容易成功。這種由於一個人的自控能力影響到一個人的個性進而影響事業、生活的方方麵麵的現象,就叫做延遲滿足效應也叫做糖果效應。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自我控製能力的重要性。
自我控製能力是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外界監督的情況下適當的控製、調節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抵製誘惑、抑製衝動、堅持不懈、延遲滿足並能保證實現目標的一種綜合能力。控製能力往往都是每一個成功者必備的條件。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為了克服自己不敢開口說英語的毛病,他堅持在湖邊喊了四個多月的英語,終於讓自己英語的口語能力大大提高。為了記住大量的英語詞彙,李陽把難記難讀的單詞寫在牆上,每天堅持枯燥的練習。憑借自己的自製力,最終李陽不僅提高了自己英語的整體水平,更成功創造了中國人學習英語的模式。
培養自我控製能力能才能讓更堅定自己的方向,才能更穩的實現自己的目標。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注意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控製能力,都不能很好的控製自己。有的人因為不能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能駕馭自己的意誌而淪為情緒的奴隸衝動的去做一些本不應該做的事情。
1.一定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培養自控能力,最關鍵的就在於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理智的去處理事情,應該怎麼做的事情就應該怎麼。不要總是貪圖安逸,不要懶惰,要讓自己有奮鬥和拚搏的精,神讓自己能經受得起煎熬和勞苦。
2.從小事開始培養自控能力
培養自製能力還應該不放過任何生活上的細節,從小事做起。比如能否按時起床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可是“自製之力甚強”的曾國藩卻把它當成一件鍛煉自己毅力和自製力的大事。他認為“勤學工夫,第一貴在早起,第二貴在有恒。”並把早起列為修身養性的“八本之一”,即“居家以不晏起為本”。他還寫信給自己的弟弟說“戒懶莫如早起,如聞我有傲惰之處,以寫信來規勸。”讓弟弟提醒和監督自己。可見要培養和自控力就要從小事做起。
3.還應該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有智慧的人最終並沒有獲得成功甚至最終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堅持自控。其實很多事情他們都知道應該怎麼做,不應該怎麼做。可是麵對種種誘惑他們放棄了自我控製,結果從之前的輝煌和成功走向了沒落和失敗。所以自控力一定要善始善終。
毛毛蟲效應的“天敵”——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