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們神州大地氣運衰弱,天下亂相叢生國家四分五裂而國民也普遍孱弱愚昧,再加上外族入侵,整個神州華夏族彝麵臨著亡種滅族的巨大危機。危機當頭,很多的傑出有識之士再也不願沉默下去,紛紛地振作而起,自覺肩負起拯救民族危亡,重新打造新型國家的重任。你祖爺爺就是這種人其中的一個。那時我們這個家族曆經三百多年的平凡發展,雖在在這期間再也沒有出現過那種驚天動地的超級強者,但靠著上千年傳承所沉澱下來的厚重底韻,整個家族在農,工,商等為世俗所重的各個領域裏也取得不俗的成績。但是時局的動蕩和外族入侵使得神州到處戰亂頻繁,給家族的整個世俗事業造成巨大的影響和損失,因此舉族遷移到海外另謀發展成為當時絕大部份族人的共識,並很快進入具體的實行當中。”爺爺對我說道。
“那麼祖爺爺呢?他肯定是沒有隨著這波大流也遷移到海外的對吧。”我問道。這是很明顯的一件事,如果他老人家當時也隨家族外遷的話,也就沒有今天的我留在這個天朝上邦裏整天瞎折騰了。
“是的。你祖爺爺當時也是個熱血青年,並且也算是個受過相當高級教育的有學識有大誌之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他們那一代有識之士心中的共同信念。本來據說你祖爺爺是家族中的長房長孫,在家族的第三代人中,他是族長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的。但為了他心中的那份理想和信念,他寧願放棄在家族中的這個地位,不隨家族外遷而是留下來,和這是多災多難的國家民族同生死共存亡。”爺爺對我說道。
“那時你祖爺爺痛感到國家的積弱源於國民的孱弱愚昧,決心走教育救國的道路。其時雖然家族的大部份核心成員和產業都已經遷移海外,但留在國內的財產還是有很多的,特別是那些不能遷移的田產地產等財產,那也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而你祖爺爺成了這筆巨大財產的實際掌控人。也就在這時,你祖爺爺作出了捐家辦學的決定。”
“那後來呢?學校辦成功了嗎?”我問道。
“嗬嗬!當然是辦成功了。你高中在縣城上學的那座中學,就是當年你祖爺爺一手興辦起來的。”爺爺驕傲地對我說道。
“那時候的天朝神州,內有軍閥割據外有外族入侵,大大小小的戰亂頻繁發生。天下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但我們這個縣城遠離交通要衝,雖然相對閉塞但受外界戰亂的影響也要小很多,在那個亂世中這裏就儼然有如一處世外桃園一般。而且你祖爺爺辦學並不是為了贏利,學校的所有開支都由你祖爺爺一手承擔,一般的學生隻要付一點基本的生活費和書薄費就可以了。碰上家庭有困難的學生,連以上的這些費用你祖爺爺也都給免掉了。對一些學業出色但家庭確實很窮困的學生,為了讓這樣的學生能順利完成學業,你祖爺爺甚至設立了專項助學金,對這樣學生的家庭和家人進行經濟上的資助。”
“這樣聽起來,祖爺爺在當時不但是個老師兼校長,而且是個捐家辦學的教育家。在當時的縣城裏也應該算是個德高望重的社會名流了。那麼後來事情又是如何發展的呢?”我有點好奇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