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見了各國公使之後,李明峰率軍啟程北上了。
李明峰所帶領的,可不僅僅是五萬常勝軍和兩萬忠義軍,隨行的還有十幾萬軍人家屬和十萬直隸工匠,三十萬直隸移民。
這一行人足有五十萬人,一路上浩浩蕩蕩,隊伍最前頭和最後頭相差上百裏。常勝軍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進,從喜峰口過長城,出關十日之後到了盛京。盛京之內的文武百官得到消息之後,都出來迎接。
盛京是留都,其中也比照著北京設有各中央辦事機構,有兵部、刑部、禮部、工部、戶部,隻是沒有吏部罷了。
盛京是除了北京之外的,清朝的最大的軍事基地。有六萬八旗兵,四萬綠營兵,這十萬人馬可是精銳中的精銳,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年間的所有大規模戰爭,都調動了盛京的八旗兵參戰。
盛京的八旗,算是滿族人的看家本錢,各種武器和訓練都是最好的,所以朝廷才放心李明峰到奉天來。
“太師大人移師來此,真是可喜之事,有太師的精兵駐紮,想那老毛子也不敢再度南下蠶食我大清土地了!”一個四十左右歲的,戴著雙眼花翎、大紅頂戴的中年官員在盛京城下笑嗬嗬的說道。
此人正是盛京將軍崇厚,崇厚是滿洲鑲黃旗人,曾任兵部、戶部侍郎,直隸總督等職,四年前被調到東北來擔任盛京將軍。
雖然他是從一品,但是老李可不敢小瞧他,崇厚管理東三省和內外兩蒙古,所管轄麵積相當於三分之一個大清。其麾下直轄東三省精兵超過二十萬,而且他還可以向蒙古各部王公征調超過五十萬的蒙古大軍。其權勢、地位、影響力,絲毫不遜於李明峰這個太師。
李明峰對著崇厚抱了抱拳,謙遜的說道:“崇厚大人客氣了,有大人在此,老毛子也不敢南下。若是他們再敢進犯,想必那就是崇厚大人您的立功機會啦!哈哈”
崇厚沒理會李明峰的吹捧,歎氣說道:“哎,老毛子太過猖狂,我哪敢想立功的事情,能不落下奕山那樣的下場,我也就知足了。”
奕山現在可是全國範圍內最大的賣國賊,受盡了朝中各派人物和民間、士林的聲討辱罵。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奕山就接替了林則徐,處理廣東戰事。當時奕山看到洋人的火炮幾乎炮炮命中,他就認為洋人會邪術,否則斷然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
奕山采用了幕僚提出的“以邪製邪”的蠢辦法,收集了廣州城內老百姓的大便小便,女人經血等汙穢之物,然後用桶裝著,放到木筏之上,然後再用木筏去撞英法軍艦,希望能以此破敵。
結局當然不用說,這麼白癡的辦法除了能讓洋人當成笑話來談之外,沒有任何用處。接著就是奕山的連連戰敗,英國逼迫朝廷簽訂了《南京條約》。
這事之後奕被朝廷免職,但是賦閑了十幾年後,奕山再度得到啟用,被任命為黑龍江將軍。
說實話,這奕山運氣確實不太好,他到黑龍江的時候,正碰到沙俄開始在東北發動侵略。奕山又敗了幾次之後,他背著朝廷,被老毛子逼著,私下裏和洋人簽訂了《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讓給了老毛子。
此事敗露之後,滿朝震驚,奕山被免了職,至今賦閑在家。雖然因為他是皇族,沒有受到刑事處分,但是他的名聲可真是臭到家了,全國上下,誰提起奕山來,都要罵上幾句。
東北也算是經常發生戰爭的地區了,崇厚在這裏要直接麵對沙俄的侵略,也是時時刻刻的謹小慎微的,生怕哪裏做錯了,再度走上奕山的老路。
李明峰聽了崇厚的這些話,也覺得有些尷尬,連忙幹笑了幾聲算是應付了過去。
兩人客氣了幾句之後,又將所屬的官僚介紹給了對方,然後才進城。當天夜裏,崇厚在盛京擺宴,招待常勝軍一行人。
第二天,李明峰再度啟程趕赴旅順。十日之後,常勝軍一行人抵達旅順口。此時已經是同治四年的五月初了。
旅順口,是著名的不凍港,在遼東半島最南端,扼守渤海要道,是守衛京津的門戶,大清有數的重要戰略地點之一。旅順的名字,在中國可以說的上是家喻戶曉,旅順的名字幾乎就是和海戰聯係在一起的。但不幸的是,在旅順發生的海戰,沒有一次是能讓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