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外交事項(一)(2 / 2)

“太好了,”小夥子端起酒杯向他走來,額上因為激動而沁出了汗水,“上校工作太忙碌,我一直都缺個好老師,您能答應真是太好了!”

“岡薩雷斯上校是個有能力的人,”費爾南迪斯少將說,“訓練、後勤、情報、裝備和人事工作都是他負責。可是,”他有些猶豫,“在諸位麵前,沒有什麼可隱瞞的,我認為上校的理念有些問題。”

“為什麼這樣說?”劉弈問。

少將唉聲歎氣,像學生在抱怨教授出的考題太難:“啊,他認為將來的戰鬥,步兵是躲在動力甲裏麵的,跑動啊瞄準啊負重啊都交給動力甲,所以用不著太在意體能,也不需要怎麼訓練瞄準,隻需要熟悉操縱就好,步兵之間的勝負是由動力甲性能決定的。現在我軍每天連最基本的隊列操練都沒有,上校找來很多老式的動力甲,讓士兵們每天穿著繞著營地跑兩圈就算是訓練。你問為什麼是老式的?因為我們負擔不起新式的,MS6A3那種級別的,我們最多隻能負擔二十具,維護就已經很吃力。而那些蘇聯和美國在冷戰中淘汰下來的,國際軍火市場上到處都是,有些便宜得和同重量的鋼鐵一個價格。”

“這不對吧?”劉弈脫口而出,方才想起是不是有點突兀,此人大小是個將軍,“動力甲再怎麼也是人來操縱的,戰爭的決定性因素是人,不是裝備,曆史上的例子多得很哪。”

少將苦惱地點頭:“是呀,戰爭的決定因素是人。世上幾千年的戰爭中,裝備成為勝負的決定性因素的例子很稀罕……請原諒,我曆史學的不好,不太想得起來,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古印加帝國勉強能算吧?即使那樣也得依靠心理戰和欺敵戰術。”

總統之子驚奇無比:“會嗎?裝備是第一重要的,上校一直這麼告訴我,而且例子明明有很多呀。比方說,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美軍在海灣戰爭中對伊拉克的攻勢,敘利亞戰場上聯軍的行動,都是一方先進的武器裝備發揮了很大作用,另外一方沒有還手之力呀。”

那什麼上校自己不學無術,還把年輕人給帶壞了,誤人子弟的典型。大部分時間保持沉默的謝爾蓋少校解釋道:“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首先是掌握情報、周全策劃、機密調動兵力的結果,何況最後依然失敗了;至於另外兩個例子,先進的裝備加速了戰爭進程,減少了傷亡,但即便雙方裝備相當,美軍或者聯軍還是會取得勝利。”

“原來如此,”拉斐爾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但須臾又轉為疑惑,“將軍,既然你知道上校不對,為什麼不向他指出呢?”

“因為說到底,圭亞那的軍隊強些弱些都沒區別,反正又不會和鄰國打仗,也沒人會來侵略我們,”費爾南迪斯少將很坦率,“隨他怎麼折騰好啦。”

這也是大多數小國軍隊的典型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