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英站在慈喜太後之旁,尖聲喊道:“太後口諭,刑部折子準了。散朝。”
這一會潘祖蔭呆了。他並未想到要把小楊詹氏帶進宮來,從刑部大牢中提出的證人中也並無小楊詹氏其人,她緣何能夠入得宮來?
他突然想到,此案曾有十八位浙籍官員聯名奏請太後交由刑部提審。現既由刑部審理,大約他們還在暗中相助。他們得知此案行將朝議定案,而自己輕敵,未通知小楊詹氏進宮作證,便設法將其帶進宮來。他暗暗慶幸,若非小楊詹氏出現,王心培夜半門戶開啟之聲的證言,還真的很不好解釋,真的無法讓朝堂官員個個心服口服。小楊詹氏一番振振有詞之言,他如何能說得出來?
當晚,沈喻氏在大牢之中哭得昏天黑地。兒子死了不算,想為兒子之死弄清原由,卻不料吃了這麼多的苦。這還不算,隻因一言不慎,還被判了四年監禁。雖可以贖刑,卻須上交官府二百兩銀子。浙江官府給的二百兩安家銀,有一百兩留還在家裏,另一百兩為進京已經化得得差不多了。還未著落的一百兩到哪裏去湊啊?正在傷心,又聽得一陳亂哄哄地響動,聽見有人說道:“沈體仁死了。”沈喻氏頓時暈了過去。
原來沈體仁因年歲已高,來到北京水土不服,睡眠不好,拉稀跑肚多日,渾身無力。近來又被折騰多日,還聽說自己的老太婆被判刑四年,須得二百兩銀子方能贖刑,哪裏還經受得住?登登腿撒撒手便走了。
次日一早,刑部大牢門外,嘰嘰喳喳的聲音吵得像開了鍋。從餘杭來京的一幫證人,剛剛出獄的楊乃武和小白菜,以及從浙江護送他們進京的幾位候補知縣、婆子、衙役都將由刑部雇船送他們回浙,正在大牢門外等候接他們上船的刑部官員。死在獄中的吳玉琨、沈體仁和陳竹山,刑部將另派船隻將遺體送回原籍。來京時,為防證人串供,全部證人都由官兵守護,相互之間不許說話,沿京杭官道,跋涉到京。到了京城,人犯和證人都關押在刑部大牢,嚴密隔離,防止串供。如今總算可以說說話,相互問候一聲了。
得知次日便可以出獄,楊乃武興奮得一夜未能成眠,早早走出刑部大牢。小楊詹氏卻早已在大牢門外等候。剛剛走出刑部大牢的楊乃武,神情痿糜,胡子拉茬,哪裏還有昔日舉人的風采?楊乃武和小楊詹氏抱頭痛哭一番後,小楊詹氏向楊乃武訴說了家中的變化,說到娘家田地家產均已賣光,僅有的幾分薄田均已荒蕪,家中已經沒有生活來源,今後不知該如何度日。說到傷心之處,又是淚眼滿麵。
小白菜卻遲遲才走出刑部大牢。在獄中,小白菜別無他事,翻開經書天天對著經書扉頁上的畫像求告,求告觀音菩薩能夠保佑自己逃過淩遲之刑。她想,自己如此誠心,真的是有菩薩保佑了自己,讓自己真的逃過了淩遲之刑。想到此,不由得緊緊把那本經書抱在懷裏,那經書就是自己的救星。
刑部大牢的膳食雖然不好,卻足以度日。長期不見陽光,反而使小白菜更加雪白粉嫩,更加楚楚動人。管獄婆子通知小白菜,次日可以出獄回鄉的消息,並沒有讓小白菜有多大的驚喜,隻是暗暗慶幸逃過了駭人的淩遲之刑。想到回鄉之後的日子,以後如何為生,不免愁腸寸斷。再想到出獄後將要麵對因自己熬不過酷刑而誣攀的楊二爺,要麵對因此案那麼多吃了苦的證人,心中惶恐至極。臨走前,又向管獄婆子告了別,作了謝。因這管獄婆子自聽小白菜說了又親自體會了她被刑訊逼供情形之後,對小白菜產生了深深的同情之心。數月下來,不僅沒有大聲嗬斥,沒有讓其吃苦,還對小白菜百般照顧。想到今後的日子,小白菜想還真不如終生留在刑部大牢,終日衣食無憂,終日念經拜佛,隻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小白菜摸摸索索,三步一回頭,有點依依不舍地走出刑部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