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強渡河(1 / 3)

隨這位元老一起前來的,還有埃及人招募的雇傭軍。

按照阿奢的要求,都是騎兵,來自北非的努米迪亞。這個地方在埃及以西,北麵是阿非裏加,東西兩麵瀕臨地中海,和意大利隔海相望。同高盧一樣,努米迪亞以騎兵出名,是羅馬輔助軍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拉美西斯常年做奴隸生意,和努米迪亞的貴族多有來往;在貴族們的眼中,商人的地位固然不高,但足夠的錢幣,還是足以買到他們適當的友誼的。這支雇傭軍就是在他們的幫助下募集而來,總共有兩千人,除了個別軍官,全都是黑人。

隊伍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帥帳前的閱兵場上,安靜肅穆,帶著一股經久沙場的殺伐之氣。他們都沒有穿盔甲,隻是弓箭長劍,頭上沾幾根羽毛。阿奢注意到,大部分人都沒有給馬上轡頭,隻是鬆鬆垮垮的在馬脖子上拴了一根繩子。這是努米迪亞騎兵的一項絕活兒,隻用一根繩子就可以操縱自如。

這些人都是職業雇傭軍,一年到頭,羅馬不發生戰爭的日子屈指可數,而隻要有戰爭的地方,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中有不少人,因為服役的時間夠久,甚至都已取得了羅馬公民的身份。

對此阿奢非常滿意。這些都是輕騎兵,他解散了隊伍,把他們編入了華瑞歐麾下。送元老過河之後,蓋約依然隻是遙遙監視,並不主動挑釁。

阿奢一力要求前來高盧的最主要目的,本來就是為了彙合華瑞歐所部,戰鬥是不可缺少的磨練,但和蓋約的血戰之慘烈也著實出乎他的意料。現在他也樂得輕鬆,全力消化補充的兵源,每天輪班訓練新抽調過來的重騎兵,鍛煉努米迪亞人同高盧人之間的配合。

羅馬軍團以步兵為主,騎兵和弓箭手隻是輔助。

騎兵分為兩種,一種是正規軍團中的,一般一個軍團隻有四個中隊,一百多騎兵,多充作警戒部隊和信使。一種是輔助軍團中的外籍騎兵,真正的精銳都在這裏,一般用在追襲和突擊。除了高盧和努米迪亞,最富盛名的,還有日耳曼騎兵。

羅馬本土的重騎兵,其實就是騎馬的重裝步兵。他們多不用來衝鋒,隻是先迂回到敵人側翼或者背後再下馬列隊,和步兵大隊一樣戰鬥。而輕騎兵一般作為偵察兵使用。

外籍軍團的騎兵好一點,但一則意大利地形所限,一則他們多屬蠻族,作戰思路很粗糙。這和阿奢在自己國家的所學所見所聞,大相徑庭。

不過還好,有經曆過幾次戰鬥的信徒們幫助,訓練進度還不是很慢。為了更利訓練,在編製上,阿奢沒有做任何改動,還是按照羅馬人的慣例,一個騎兵大隊三百人,一個中隊三十人。

在這期間,屋大維又給他送來了一些輜重,以及一封信件。

在信裏,和西塞羅一樣,他先是讚揚了阿奢的功勳,接著通報了幾則時事動態。為了募集武器和軍餉,在羅馬,西塞羅常常舉行人民大會,連連發表演講,一方麵勸誘武器製造者無償勞作,一方麵對安東尼的黨人勒索苛重的捐稅。安東尼的黨人看起來毫無怨言,屋大維在信中寫道,但我相信,他們絕非心甘情願,而隻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西塞羅對他們的誣告。

新任命的執政官已經上任,開始在全意大利征兵,雖然屋大維沒有點明,但阿奢可以看出,他對此有著隱隱的憂慮。因為一旦執政官的人選出來,那麼,指揮軍隊的,就隻能是執政官,而不能是代大法官了。

在信的末尾,他再次讚頌了阿奢的功績,並承諾,盡管軍團還在訓練中,但他會以最快的速度結束訓練,帶兵前來支援。不是為了元老院的再三催促,也不是為了複仇心切,僅僅是因為對阿奢的關切。

信的落款是:你的朋友,屋大維。

“有一些內容,不方便寫在信裏。”信使是阿奢的熟人波裏歐,他現在是屋大維的軍事保民官,他說,“屋大維向元老院提出了申請,他希望西塞羅同意,晉升你為騎士。你知道,這是擔任一切高級官職的基礎。”

阿奢對此不感興趣,軍情緊急,一旦安東尼騰出手,他隻有幾千人,決計抵擋不住。他問:“援軍什麼時候能夠到達?再過幾天,可就是十月了。”

“第一神聖軍團,在我來之前,就已經出發。他們現在應該已經到了佛羅倫薩,十天之內,就可以趕到。”

“我需要更多的糧草,輜重,軍餉。軍隊越來越多,你看到了,我又雇傭了近萬名的騎兵。這可是最耗錢的東西,你送來的這一點軍餉,根本不足用。”這是句老實話,阿奢憂心忡忡,信徒們好說,雇傭軍可都是奔著錢來的。再加上糧草,後勤,單憑他之前存儲下來的信徒們的虔誠,是支撐不了多久的。

波裏歐有點為難,他措著辭,說道,“就這一點軍餉,還是在新的執政官任命後,屋大維才決定給你的,你請來的雇傭軍,老實說,叫他很不高興。你們原來的約定,隻是兩個軍團,現在,你可是有三個了。”

“執政官征來了多少士兵?”

“我離開羅馬的時候,征兵剛剛開始。”

“他們名正言順,人民必然踴躍支持。他們並且會奪取他的指揮權,而我,隻會奉獻我的友誼和忠誠。”阿奢避而不談,著重點出屋大維麵臨的困境。

“隻此三個軍團,絕不能再多。這是屋大維給的底線,我對你有不同尋常的好感,阿奢,但我實在無能為力。”

“在你們的國家,我隻是一個過客。異國他鄉,唯一能支撐我堅持下去的,是痛入骨髓的仇恨,轉告我的話,你叫他盡管放心。待仇恨完結,也就是我歸去之時。我召集的軍隊,早晚,都是他的。”阿奢坐下來,鋪開信紙,準備給屋大維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