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神》(2 / 2)

人心歸善。道經《太上感應篇》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這樣的故事,從老道長嘴裏說出來,如警世鍾。

“噢!經典。我們會好好記住的,規範言行,每日精進。”秦根何時有了善男信女的一麵?李林熙和秦小晴都不明就裏,大跌眼鏡。

“什麼是道?您老還收徒弟嗎?”秦根問。

“哥,你不會想出家吧你!?”秦小晴滿臉驚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不會是真的吧?能夠這麼想,除了秦小晴也沒誰啦!嗬嗬。

“你別打岔,聽道長說話。”秦根道。

“什麼是道?道在哪裏?忠於國家、忠於職責,孝敬父母,常懷慈悲心待人,就是修道,就是合道。為人類謀福利,為世界謀和平,不謀私利,一心為公,就是大忠大孝。隻有達到大忠大孝標準,才能達到無人無我境界,才能去實踐結丹。喜歡談結丹的,不要相信他,不忠不孝、心懷狡詐的人是沒有辦法達到無人無我境界的,是不能結丹的。

一些人遇到不順心的事,想不開了,就想出家逃避現實,說自己看破紅塵,要出家修道。什麼是修道都不知道,就想出家。自古沒有不忠不孝的神仙,父母養育多年,連孝養父母的責任都沒有盡到,這是與修道背道而弛的。”道長說的好有道理,絲絲入心。

既要孝養父母,又不能對自己的親人有太多的情,是不是有些矛盾?這也是與時俱進了。

道亦出世,道亦入世,超脫於世事之外,又從未與世事脫節。李林熙暗忖。

這時,廚師過來,通知齋菜做好了。隻見秦根說:“我今日請來了南山紫雲觀的齋菜廚師,備好了素席,請道長移步,到餐廳用膳,我們兄弟和妹妹作陪。”他在前麵引路,熱情而謙卑。

餐桌上,擺滿了盤盤碟碟,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指大動。老道長沉吟一下,又謙讓了一回,就端起飯碗,吃了起來。

“我要吃鴨。”秦小晴等道長動過筷子,就夾起了一塊鴨肉,放在嘴裏一嚼,驚到了,“這不是鴨子!”

“哈哈!我的傻妹妹。這是素鴨。”秦根樂嗬嗬地說。秦小晴繼續咀嚼著,鼓著腮幫說“嗯嗯,不是鴨子,但是很好吃,怎麼做的。”

秦根隻得叫來了廚師。

自己做的菜品被關注,受歡迎,是廚師最大的成就了。

“做法很簡單的。用蔥花爆香鍋後,放香菇絲、木耳絲、黃花菜,加老鹵汁、韶酒、糖、醬油燒煮入味後加麻油,晾涼,做成餡。然後,用鮮腐皮,刷醬汁,包入餡,用油兩麵煎金黃後,取出,再一起放回到鍋裏,加入剩出的醬汁和雞湯煮透,收汁,切片裝盤,就行了。其實,做起來不太難的。”

“聽清楚沒?想不到吧,小吃貨,這樣就做成了你剛剛吃的鴨子啦。”秦根拿妹妹開心。

“這樣說來,這東坡肉也不是真的東坡肉了?”李林熙看著金黃多汁的東坡肉,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廚師說:“是的,這是素東坡肉。它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肴,屬於浙菜係。此菜葷素平衡搭配,適合各類人群食用。”他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如數家珍了,“將冬瓜削皮去籽,切成約三厘米見方的四方塊,每塊再切成三片;然後,冬菇切成四方片,素五花肉也切成約三厘米見方的四方塊,將瓠幹條用水泡軟。取一片冬瓜,上麵依序放一片素五花內、一片冬瓜、一片素五花肉、一片冬菇,然後,用瓠幹條綁成十字結,再以三碗熱沙拉油炸至外皮稍顯焦黃。沙鍋裏,放入調味料和炸好的冬瓜,煮二十分鍾後,取出裝盤,將沙鍋內的湯汁淋上即可。”

“把我聽暈了,原來這東坡肉,是冬瓜,哈哈。”秦小晴露出了俏皮開朗的真性情。

還有素魚,是豆腐做成的坯。素三鮮,就更不用說了。秦小晴第一次吃到這麼好吃的素菜,驚奇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