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門》(1 / 2)

99.《山門》

吃完秦根精心準備的素席,李林熙喝了一杯茶,就準備告辭了。

“小晴,你是在秦根這兒繼續跟道長修行呢,還是跟我去政府那邊?”他問秦小晴。

“我……還是在這邊吧!下午看走不走,我會跟你聯係的。你去上班吧。”小晴一臉嬌媚。

哇噻!他們倆這一趟省城之行,關係突飛猛進了?看這夫唱婦隨的樣兒,莫非,李林熙他真的會成為我的妹夫嗎?

秦根在心裏思忖著,他很想曉得真實情況,卻又不敢問李林熙。等會兒,少不得會在私底下摁住妹妹秦小晴打探虛實了。

“道長請了。今日聽您講道,茅塞頓開。因公務纏身,就此別過,有時間再來向您請教。”

李林熙雙手合十,跟元真老道長道別,然後,開車從國道回到鄉政府。

這才離開兩天,他發現,大院裏新栽了很多花木和綠化樹。

經過辦公室,李林熙停下了腳步,見何芳在瀏覽網頁,百無聊賴。他就折身走了進來。一看見李林熙,何芳叫著“老公”,撲了上來。她立刻滿血複活啦。

李林熙把鑰匙和手包擱在她的辦公桌上,兩個人迫不及待地、倚在沙發上親熱了一會。

要說這地兒,真是個膩歪的好地方,前後左右都沒有窺視的目光。假使有人走過來,必然會傳來腳步聲。

然而,他們倆之間,可不是辦公室戀情那麼蒼白而俗套的。

不過,這時還真有腳步聲在樓梯上響起來了。

李林熙聞聲,連忙起身,泰然自若地走到隔壁,打開辦公室的門,留下何芳滿臉嬌羞地整理著衣服上的褶子。

來人是人大主席蕭誌祥,他打著酒嗝,滿臉通紅地走了進來。

這是他的得力幹將,李林熙忙遞煙倒茶,熱情款待。

“書記,得虧你發的那一箱洞藏酒,我是走東家也喝,在西家也醉,哈哈……心裏高興嘛!直到今天,山門街道的改造工作已經基本結束,我來,是邀請書記大人,親自視察工作的,哈哈。”老蕭是一個耿直又實誠的熱心人。

“好啊……視察就不敢當,著實辛苦你們了!”李林熙正有此意,同時叫上了何芳。

“你確實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群眾都評價說,一夜之間,自己就住到了城裏的花園小區裏,以後啊,伢子們找老婆根本不用發愁了,哈哈,大家比過年還要歡喜呢!”蕭誌祥一邊走,一邊說,一種成就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這一次,假如沒有你們的配合和努力,我是啥都辦不成的……剛剛回來的時候,我特意繞著國道,就是為了給自己留一個驚喜呢。”李林熙說著,遠遠地就看到了國道與街口連接處醒目的石牌坊。那石牌上麵雕刻著“山門”二個繁體大字,氣派地在街口矗立著,呈現出古拙大方的風格。

走近細細察看,這個南牌坊用料精良,製作考究。石材上鐫刻著雲紋,石柱上麵的題刻,正是自己寫的對聯:“山外秀嶽築屏障,門前清江出承陽。”,采用的是魏碑體,還描著閃亮的金漆。李林熙還特意繞到側邊,看到建設單位是“承陽縣人民政府”和“樟樹鄉人民政府”,另一邊,則刻著:“承陽雲山建築有限公司秦根捐建”,旁邊注明了負責提供石材的石材廠名。這樣的細節,處理得很好啊,李林熙點點頭。

今日是陰天,夏日的涼風吹拂,讓人心裏很舒爽。眼前的山門街道,已經煥然一新。簇新的路麵,平整開闊,連交通標誌都很清晰。街道兩旁,仿古的木架,挑著紅燈籠,使整個一條街顯得古香古色。還有二排花壇,行道樹和路燈,一樣不少。在丁字路口,還有一個小小的街心花園,一棵大樟樹下,種著花草。

街坊鄰裏看見李林熙,紛紛跟他打招呼,把他看成多年的親戚,知心的朋友。

他們沒有歇息,不知不覺走到另一座牌坊下,離秦根的家已經不遠。二座牌坊的規模、形製和風格都是相同的。這一座在北麵街口,就叫做北坊。頂部的石檻上麵,雕刻著“佳鄉”二個字,還有一副對聯:南山青峰迎客旅,龍門碧水洗輕塵。很有韻味。

同樣是魏碑體,同樣塗在金漆。

“咱們這樣子一搞,氣象一新,街市更加繁榮起來了。”蕭誌祥說著,稱心又自豪。

“老話說得好,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基層政府部門,總得想方設法為當地做一些有益的實事的,不然,屍位素餐,沒什麼存在的價值了。”李林熙道。

“嗯!這一次,我們不費一槍一彈,做成了這一樁大事,賬麵上居然還多出來幾十萬塊錢,足見你的組織能力和政治手腕,非同凡響啊……所有的物資物料,差不多也都有富餘,多餘的太陽能路燈,安裝在古鎮、旅遊區和山門周邊。富餘的花木,暫時栽種在苗圃和政府院子裏,等來年開春再派別的用場。同時,為了加強後期維護和管理,我們推行了門前三包措施,強化村民的文明意識和自覺管理意識,節省政府開支!這一份倡議書,還是陳小娟寫的呢。”蕭誌祥心情愉悅,指著隨處可見的倡議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