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園的城門又叫土司朝樓或土司看樓,標準的土家風格建築,莊重華麗,威嚴無比。
門樓前麵左右兩座神人牽著龍的雕像,叫作"天王送子",表現的是土家人普遍存在"望子成龍"心理,這類心理各族通用,是人皆有,所以放在門樓前麵還有引起外來遊人共鳴之意。
右側牆上三幅壁畫,除中間一幅表現的是民族團結外,右邊一幅是反映土家先民生活的"毛古斯"。"毛古斯"就是稱之為的稻穀神。民以食為天,稻穀便與人的生存息息相關。對稻穀神的崇拜,反映了土家先民在農耕初期對生命存在的強烈意識。左邊一幅的兩個彪形大漢,環眼突睛,虎視眈眈,像似瞄著每個過往行人,那是土家語稱作的"努裏巴嘎"和"柯鬥毛人",是土司城門樓的守護神。(這一些介紹,原本是不用寫上來的,但是為了讓各位讀者多了解土家,所以我才查了資料。各位願意看的就看看,不願意看的可以跳過。)
這裏還有一小段資料,附上:土司城門樓高25米,寬12米,是棟純粹榫卯結構的木樓。高大壯觀、結構精良;布局精巧合理。兩邊走馬轉角樓梯可盤旋至頂,層層相通相連。門樓門窗由200扇門,189塊鏤空雕花圖案組成,內容多為戲文及民間傳奇故事。有趣的是,整座門樓還隱含著許多奇巧而又寓意雙關的數字,如門樓高4層、12根柱、24根梁。那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一年中的4季、12個月和24個節氣。
還有門樓屋頂上數隻蝙蝠拱托著一枚古錢的裝飾雕塑,它叫"福在眼前"。福就是借指蝙蝠,錢就是那枚銅錢了。真算是無字勝似有字,於無聲處說吉祥了。
閑話不多提,隻說王野買好了門票,租好了相機,在門前給孫紅,雨薇,小哲哲三人照了幾張相,這才帶著三人正式踏入了大觀園的大門。
幾人中,小哲哲是記事以後的第一次來,雨薇也隻是很小的時候和哥哥來過一次,隻有孫紅和王野是老熟人了。進城之後,一路上,孫紅充當起了導遊解說員。這裏,也順便給大家推廣一下我們恩市小城。
整個土司城,值得給大家介紹的蠻多,不是為了充字數,暫時,我的字數還賣不了錢。這裏揀景點的其中之一廩君廟給大家介紹一下。
廩君是人名,當然,君是尊稱,他是我們土家族的先祖,我們土家族是十分崇尚廩君的。以下是資料:廩君廟為三層三進重簷廊柱式建築,坐西朝東,雄峙山腰,巍峨氣勢。緊傍廟宇,沿山壁繪有巨大長卷壁畫,壁畫記載了廩君一生的豪情壯舉,謂之"廩君開疆拓土勝跡圖"。
巴人及其後裔土家族崇尚的廩君,還有段十分神奇而動人的傳說。相傳廩君是生活在長陽武洛鍾離山的巴姓人之子,名叫巴務相。鍾離山上有赤黑二穴,分別住著巴、樊、覃、相、鄭五姓人氏。巴姓住在赤穴,其餘四姓住在**。
蠻荒之初,沒有頭領。於是五姓人氏商定以投劍於石穴,投中者尊為頭領。經比試,唯巴姓之子巴務相一劍投中,其餘四姓皆未投中。四姓不服氣,再次約定乘坐土船遊於江中,土船不沉的立為頭領。比試結果,又是巴務相乘坐的土船不沉,其餘四姓的土船下水即沉。四姓至此認為這是天意,於是推舉巴務相作頭領,統領巴人。
巴務相胸懷大誌,嫌鍾離山狹小,決意要為巴人另創基業。便率領五姓巴人,沿古稱為夷水的清江而上,去開疆拓土。途中經過叫鹽陽地方,鹽陽有位專司熬鹽濟世的女神,愛慕巴務相超凡豪雄,以身相許要與巴務相結為夫妻,並勸巴務相留居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