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有仙才自不知(下)(3 / 3)

琴聲驟然響起,有如驚濤駭浪般,來得甚急。上清三姝俱是心神一震。此時燕福正端著茶盤走進門來,嚇得一個趔趄,差點打翻了手中的杯盤。

那琴聲洋洋灑灑,浩浩蕩蕩,如巨大的雨點打在海麵,叮咚作響。此時李鼎已變掃為輪,運指如飛,在那七根弦上翻滾。妙音見李鼎指法精絕如斯,不由美目連閃,驚喜不已。

但這下卻苦了燕福,他剛把手中茶盤放下,一見琴聲又起,生怕剛才門外那一幕重演,便急欲退出門外,可此時那裏還來得及。那琴聲從四麵八方將他淹沒,他隻覺心頭劇顫,體內氣息翻騰不定,隨著那琴聲自然消長,彼此感應,不禁又手舞足蹈起來。

那上清三姝此時俱已沉浸在琴聲之中,無暇他顧,隻是李鼎早已瞥見,便有心要試試這燕福究竟有何異狀,便運氣於指,那琴聲愈發激烈,有如狂風暴雨,又如奔雷霹靂,連上清三姝也漸覺經受不住,那燕福哪裏還受得了,頓覺天旋地轉,眼冒金星,體內氣息暴漲,眼看便要倒下。

可他卻生性極倔,偏偏不想在李鼎與妙音麵前出醜,腦中靈光一閃,那夢中仙女所授的“清虛訣”湧上心頭,當下便強忍著琴聲的衝擊,默念起那“清虛訣”,頓覺形銷骨散,隻有心中一點神明與那琴神相合,至於自己如何舞蹈,便也全然不顧了。

此時琴聲忽又一變,有如海上雨收雲散,霽日初現,彩虹飛舞,海市蜃樓,諸般幻景,飄渺無跡。那燕福便覺心頭一片空明,身中氣息便如潮水般湧向丹田,複又如涓涓細流,散於四肢百脈,心中煩惡之情頓消,四肢隨意而動,舒暢之極,仿佛隨時便能輕飄飄地飛升起來。

他未學道術,哪裏知道這“清虛訣”原是由後天識神煉成先天元神的頓悟法門。一旦身體擺脫識神,由元神掌控,便如頓時進入一個自由自在的化境,可隨意控製四肢百骸,體內真元之氣亦可招之即來,呼之即去。

李鼎本來是想用琴聲試試這燕福究竟有何異狀,卻在不經意間,反而促成了燕福的悟道。他一邊彈奏,一邊觀察燕福,隻見燕福似已真元充盈,而且能於琴聲中悟出真意,身體自然隨之而動,仿佛是一種極為高明的先天內功,不覺心生詫異。此時一曲將終,便右手一停,左手按住七星之位,將絲弦揉了幾下,停了下來。那餘音仍在梁間回繞,久久不息。

眾人皆長長歎了一口氣。燕福待那琴聲一消,便覺感應頓失,一下子卻又回到混混沌沌的狀態,好像剛才是一場大夢一般,怔怔地呆在當場。

李鼎饒有趣味地看著燕福,見他眼中混沌一片,卻又並不似剛才的異樣,與平日無異,不禁暗自思量,這小童似是全然不會仙功,但又為何能與琴聲自然相感,難道此人身中本來便有先天潛質,隻是受了外力激發,方能顯現嗎?正思忖中,聽得妙璘大聲叫好,妙雲、妙音也是連聲稱妙,原來三人俱被他的琴技折服,那妙璘更是一顆芳心,愛煞了這琴劍雙絕的師兄。

妙音適才也見燕福狀似癡狂,還以為他被琴聲所激,此時到是頗為牽掛。她走上前去,仔細打量了一下,見他並無內腑受傷的異狀,也就放下心來,柔聲道:“十三弟,此處有我照應,你先去歇著吧,一會還要準備晚膳呢。”

燕福見李鼎風流瀟灑,一雙眼睛總是不離妙音師姐左右,心中不由一陣苦楚。他不敢表露,隻是點點頭,轉身出門而去。

不過他的內心深處,學道修仙的念頭卻更為堅定了。日間那幾場夢遊似的經曆,使他隱隱覺得,好象自己身上還有某種說不清的東西,修真的路,仿佛就在眼前。可是,究竟跟誰去學呢,師父又在哪裏呢?

此時日影漸深,燕福徘徊在陽台觀那參天的古柏樹下,心頭仍是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