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為一個縣官,難道還不知道我們的天子喜歡打獵嗎?你為什麼放縱老百姓在田地裏種莊稼來繳納國家的賦稅呢?你為什麼不讓你們縣的老百姓餓著肚子而空著地,好讓天子來此馳騁打獵取樂呢?你的罪該死!”
怒斥之後,他請莊宗對中牟縣令立即行刑,其他伶人也隨聲附和。莊宗聽著,聽著,然後哈哈一笑,縱馬而去,遂免了中牟縣令的罪,讓其回府了。
敬新磨對皇帝的一段諫言,內容奇特新穎,他指東說西,逗樂了莊宗皇帝,又免去了中牟縣令的死罪。由此也可見敬新磨的煞費苦心。
當你在求人遇到阻礙時,完全可以采用這種背道而馳、指東說西的方法,讓對方從你的話中領悟出內在道理,從而改變所做的決定。
巧用“激將法”可能有奇效
求人辦事,如果遇到正麵懇求難以達成目的的情況,不妨從反方向上努力,采取激將法。根據人的心理特點,使對方在某種情緒衝動或鼓勵下,做出一定的舉動,從而達到為自己辦事的目的。這是求人的一種高超技巧。一般使用激將法,是就某一事情給對方“煽風點火”,使對方感情衝動,比如用否定性的言辭刺激他、刺痛他、激怒他;或有意識地表揚他人,誇大第三者的優點,暗中貶低對方,激發其壓倒或超過第三者的決心。這樣,被求者在激動之下來不及考慮太多就答應了。
在向別人尋求幫助的時候,“激將法”往往能奏奇效。
一位美國富豪決定在紐約為公司總部興建一座辦公大樓,但資金有著很大缺口。為了籌集這筆款項,他出入了無數家銀行,但始終沒有收獲。但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先設法籌集了300萬美元,然後聘請一位承包商,把興建辦公大樓的事情委托給他,自己則集中精力籌集所需要的另外的400美元。
就在籌集的300萬美元僅夠再維持一個星期的時候,另外,400美元仍然沒有著落。這時,這位富豪經過別人介紹認識了一家大銀行的主管,他感覺,事情的轉機來了。終於,這位銀行主管同意了貸款給他。
這位富豪說:“好極了,但我希望三天之內就可以拿到這筆貸款,因為我非常急需。”
“你一定在開玩笑,這麼巨額的一筆貸款,怎麼三天之內就到達你的手中。”銀行主管回答。
富豪很認真地說:“我沒有開玩笑,你是這個部門的主管,我知道這對你來說並不是難事,你絕對有這個能力做到。”
對方先是一愣,隨後輕鬆地笑著說:“好吧,讓我試試看,但是我不能給你任何承諾。”
果然,三天後,富豪拿到了這筆貸款,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以激將法說服別人,務必找到並擊中對方的要害,迫使他就範。比如自尊、名聲、榮譽、能力等,都是不錯的突破口。就這件事來說,要害是那位主管對自己權力的尊嚴感。
富豪在談話中暗示,他懷疑那位主管真擁有那麼大的權力,這對主管的權力和威嚴都是極大的挑戰。為了捍衛自己的榮譽,他自然會主動去奔走相助。激將法的確是求人辦事的妙方。
當然,使用激將法也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分寸。如果出言過早,時機不成熟,反而容易使人泄氣;出言過遲,良機錯過,又成了“馬後炮”,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激將法要使用刺激性的語言,但出發點要正確,應體現對對方的尊重、信任,如果出言過於尖刻,會引起對立情緒,甚至讓對方反感。
激將法有以下幾種:
☆明激法:就是針對對方的狀態直截了當地予以貶低,用否定性的言辭刺激他、刺痛他、激怒他。這樣對方的自尊心就會受到很大的刺激,他會感到不服氣、不認輸,反過來用行動否定你的意見。
☆暗激法:有意識地表揚他人,誇大第三者的優點,暗中貶低對方,激發其壓倒或超過第三者的決心。其巧妙之處在於運用“旁敲側擊”的方法,通過言外之意委婉地傳達刺激信息。實際上,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如果朋友在自己麵前有意誇獎第三者,顯然會對他產生一種暗示性刺激,從而激發起好勝之心。
如果你能夠善用激將法這個武器,就能達到求人辦事的目的,而自己也不會有分毫的損失,的確妙不可言。
有時候可以用眼淚博取別人的同情
大多數人都具有同情心,即使鐵石心腸的人也不例外。同情能夠加強別人對你的理解,因此,求人辦事時不妨利用一下別人的同情心,這可能比一味地講大道理更有效果。因為對方一旦對你產生同情心,首先已經從感情上與你接近,產生共鳴,這就為你問題的解決打下了基礎。
同情心可以促進一個人對你的理解,但這並不等於說對方馬上就會下定處理的決心。因為他要考慮多方麵的情況,有時會處於猶豫之中,甚至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不想過問。這時候,當事人就得努力激發處理者的責任感,要使對方知道,這是在他職責範圍以內的事,他有責任處理此事,而且能夠處理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