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團團轉?”
“皆因繩未斷。”老禪師隨口答道。
後生聽到老禪師這樣回答,頓時目瞪口呆。
老禪師見狀,問道:“什麼使你如此驚訝?”
“不,老師父,我驚訝的是,你怎麼知道的呢?”後生說,“我今天在來的路上,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穿了鼻子,拴在樹上,這頭牛想離開這棵樹,到草地上去吃草,誰知它轉過來轉過去都不得脫身。我以為師父既然沒看見,肯定答不出來,哪知師父出口就答對了。”
老禪師微笑著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問的是牛被繩縛而不得解脫,我答的是心被俗務糾纏而不得超脫,一理通百事啊。”
後生大悟!
一隻風箏,再怎麼飛,也飛不上萬裏高空,是因為被繩牽住;一匹壯碩的馬,再怎麼烈,也被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為被繩牽住。因為一根繩子,風箏失去了天空;因為一根繩子,駿馬失去了馳騁。
所謂真正幸福的人生,就是要擺脫那些無形的繩子,名利、貪欲、嫉妒、褊狹都是繩。擺脫了這些,快樂幸福的生活也就在你的身邊了。
心有陽光
某日,無德禪師正在院子裏鋤草,迎麵走過來一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信佛多年,卻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反問道:“你現在都忙些什麼呢?”
信徒說:“人總不能活得太平庸了吧,為了讓門第顯赫,家人風光,我日夜操勞心力交瘁。”
無德禪師笑道:“怪不得你得不到快樂,原來你心裏裝滿了苦悶和勞累,哪裏還容得下快樂呢!”
信徒頓悟,大慚,叩謝而去。
我們生活中,也不乏信徒這樣的人,他們往往錯誤地認為:一個人活得春風得意了,或者功成名就了,才算快樂。
快樂與否全取決於你有沒有一種美麗的心境——生活也是因為你有一雙快樂的眼睛才變得可愛的。
所以,平平淡淡的日子,我們應該時常提醒自己:心海是否陽光暖照?心路是否一片坦蕩?
定期解開“包袱。”
一位大師決定和幾個弟子去塞外雲遊。當時,正逢該地區發生嚴重的旱災。大師的行囊中,塞滿了食具、切割工具、衣物、指南針、觀星儀、中草藥等。他認為這樣就為旅行做好了萬全之備。
一天,當地的一位土著向導檢視完大師的背包之後,突然坦率地問了一句:“這些東西讓你感到快樂嗎?”
大師愣住了,這是他從未想過的問題。他開始問自己,結果發現,有些東西的確讓他很快樂,但是,有些東西實在不值得他背著走那麼遠的路。
於是,大師決定取出一些不必要的東西送給當地村民。接下來,因為背包變輕了,他感到自己不再有束縛,旅行變得更愉快。
大師因此得到一個結論:生命裏填塞的東西愈少,就越能發揮潛能。從此,大師學會在人生各個階段中定期“解開包袱”,隨時尋找減輕負擔的方法。
人的一生就如一次旅行,在這一路上總是有太多的東西讓人難以割舍。但並不是每一件東西都對你很重要。這就需要你分清自己的真正所要。這些東西包括你的名譽、地位、財富、親情、人際、健康、知識等等;另外,當然也包括了煩惱、憂悶、挫折、沮喪、壓力等等。這些東西,有的早該丟棄而未丟棄,有的則是早該儲存而未儲存。你可以列出清單,決定背包裏該裝些什麼才能幫你到達目的地。但是,記住,在每一次停泊時都要清理自己的口袋:什麼該丟,什麼該留,讓自己活得更輕鬆、更自在。
從別人的快樂中體驗快樂
美國金三角航空公司始終保持著一個令世人讚歎的紀錄。那既不是他們精良的空中運輸設備,也不是驕人的運輸業績,而是他們擁有世界上年齡最大、工作經驗最豐富的空姐諾爾瑪·韋布。
這位79歲高齡的空中乘務員,總是一副精力充沛的樣子。在過道裏忙來忙去,為每一位乘客送上溫馨的服務。幾十年來,身材嬌小的韋布練就了一身空中乘務員應具備的硬功夫。她處事沉著冷靜,即使在空中遭遇雷電的緊急情況下,她也能夠神色坦然地教給乘客該如何應付內心的恐懼。
至今,韋布仍未打算為自己幾十年的空姐生涯畫上句號。因為她隻要能夠通過聯邦航空局一年一度的應急測試,航空公司便無意強迫她退休。“我已經成了金三角航空公司的一小部分,”韋布說,“飛行是我的生命。”
她出生在休斯敦市,在家裏排行最小。在很小的時候,她就經常坐在門前的陽台上,仰望著空中飄浮而過的雲朵,幻想著:“如果自己能夠像雲朵一樣到處飛,去看看別的地方,該會多有趣呀!”後來,她考入得克薩斯大學讀書。在讀書期間,她仍不放棄自己兒時的夢想,努力去接觸一些航空方麵的知識,甚至她還從微薄的生活費裏麵節省出一部分錢來,去報名參加航空模擬訓練。
24歲的韋布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名空姐而飛上了藍天。盡管剛開始時,每月的工資隻有125美元,但她還是感覺當空姐是份挺不錯的工作。韋布生活儉樸,直到60歲時,她才跟一名屠夫結婚,可是7年後丈夫卻不幸去世。她雖然沒有孩子,可她幫助過很多家境貧困的孩子。不久前,她得知一位鄰居正在為女兒上護士學校的學費而焦急時,便毫不猶豫地拿出了4000美元。她曾說:“錢是來來去去的身外之物,當你離開人世時,你能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說什麼呢?”
丈夫活著的時候,她曾想到過退休。但在丈夫去世之後,她想來想去,感覺自己最好的選擇還是繼續飛行下去。那些同事在評價她時說:“她身上有著驚人的活力,她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有一些記者在采訪她時問:“盡管您已年近八旬,可為什麼還保持著如此年輕的活力呢?”
她聽後笑著回答說:“因為我喜歡看到人們快樂。當你時時想到為別人送上一份祝福的時候,你就會從別人的快樂裏感到另一份喜悅;而且正是這種喜悅的心情,使我始終保持著年輕的心態。現在,我覺得自己跟35歲沒有什麼區別。”
時時給別人送上一份祝福與關愛,從別人的快樂裏去體驗另一種快樂,這也是使生命變得更加年輕、更加豐厚的最佳處方之一。
丟掉壞脾氣
從前,在一個水池裏,住著一隻壞脾氣的烏龜。它跟兩隻經常來這裏喝水的大雁成了好朋友。
後來,有一年天旱了,池水幹涸,烏龜沒辦法,隻好決定搬家。它想跟大雁一起去南方生活,但是它不會飛,於是兩隻雁兒用一根樹枝,叫烏龜咬著中間,雁兒各執一端,吩咐烏龜不要說話,就動身高飛。它們飛過翠綠的田野,飛過蔚藍的湖泊。地上的孩子們看見,覺得這個組合很有趣,拍手笑起來:“你們看呀,那隻烏龜好滑稽啊。”烏龜本來是洋洋得意的,聽到這些嘲笑後大怒,就想開口責罵他們。可它忘了,這在哪?罵完後果又如何?結果,口一張開,就跌下來,碰著石頭粉身碎骨、一命嗚呼了。
雁兒歎氣說:“壞脾氣多麼不好啊!”
從醫學角度來說,“壞脾氣”的不同表現往往與身體可能會得的某些疾病有著密切聯係,好激動、易發火可能會引發高血壓,所以醫學專家提醒大家,對自己或家人的“壞脾氣”不能忽視,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一味遷就可能會引發出更嚴重的疾病。那些競爭意識強、好勝、脾氣急躁、易衝動、發火、人際關係緊張的人易患心髒病和糖尿病;好激動、易發火、好高騖遠、心情壓抑的人易患高血壓……
都是我不好
曾經有一戶人家在過年前自己準備糕點,忙了大半天總算大功告成,媳婦把它放在廚房的地上晾幹。沒想到先生回來,一不留神,一腳踩到了糕點。先生縮回沾滿糕點的腳後,很難為情地對一臉惋惜的家人說:“非常抱歉。我實在太不小心了!”
他的妹妹立即接腔,緩解尷尬的氣氛,說:“是我不好,剛剛我進來時也差點踩到,當時如果我把它移開就好了。”在旁的媳婦連忙說:“哎呀!是我不對,糕點一做好,我應該拿去適當的地方晾幹,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這時婆婆也說話了:“原本廚房的燈是開著的,我為了省電才關掉了,反而造成更大的損失。”沒想到公公也開口攬下這個錯誤:“不!不!不!我進出廚房好多次了,早該想到有人進來會踩到糕點才對,我應做一些防範就好了。”
一個人踩到糕點,全家人卻都爭先承認自己的疏忽,那種互相體諒、彼此關懷的情意,好令人感動啊!至於糕點能不能吃,似乎已不那麼重要了。如果先生一踩到就破口大罵:“怎麼搞的,是誰把東西放在這裏的?”你想事情會如何收場?
人做了不好的事,總要受到批評嗎?我們總要給人改錯的機會,總要等人自己明白過來。你就不能多給別人一點機會嗎?
種著梅花的陶罐
有個鄉下人,大年初一一開門,就發現有人在大門口放了一個裝骨灰的陶罐。這事兒幹得夠缺德的,大過年,鄉下人最忌諱這個。這人一琢磨就知道了,這“好事”是鄰村的仇人幹的——其實也不是什麼深仇大恨,也就是你拿了他的釘耙、雞鴨不給,他挖了你的蘿卜、青菜之類的小過節。
按說這事在村人眼中的確是犯了最大的忌諱——最快樂的時候硬添上最不快樂的色彩。罵是火力最低的,不過癮的話還要打,因為村裏人大多有著親戚關係,所以這類事可能還會演變成兩個村子的械鬥。隻是這麼一來,骨灰怕是變成真的了。
那個鄉下人沒有聲張,把陶罐拿到田裏裝了泥土,並種進一棵梅花。
第二年大年初一,花開了,他悄悄地把陶罐送回那仇人的門口。在這一天,仇人羞愧地來到這位鄉下人家裏賠禮道歉說:“老兄,我輸了。”
當別人無論怎樣都無法激起你的怒氣,無法煽起你的惡意,你也就具備了別人無法企及的人格,那就真的不是在一個層次上了,你真要比對方高出好多。
體會生命中的情趣
世上充滿了有趣的事情,可是生活中的大多數人為了生活、為了工作,都竭盡全力忘乎所以地追逐自己的目標,卻忽視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無數的樂趣。
生活也是一門藝術,生活要過得簡單而不乏味,有情趣而不孤異,隻有這樣,你才能夠領悟人生的真諦,感受生活的美好。
芝加哥的約瑟夫·沙巴士法官,他曾審理過4萬件婚姻衝突的案子,並使2000對夫婦和好,他說:“大部分的夫婦不和,根本是肇因於許多瑣碎的事情。諸如,當丈夫離家上班的時候,太太向他揮手再見,可能就會使許多夫婦免於離婚。”
勞·布朗寧和伊麗莎白·巴瑞特·布朗寧的婚姻,可能是有史以來最美妙的了。他永遠不會忙得忘記在一些小地方讚美她和照顧她,以保持愛的新鮮。他如此體貼地照顧他的殘廢的太太,結果有一次他的太太在給姊妹們的信中這樣寫道:“現在我自然地開始覺得我或許真的是一位天使。”
簡單的生活瑣事,可能會給你帶來不同的結果,就看你是不是掌握了生活的藝術。
真正懂得樂觀地去生活的人,是因為他的生活富有情致,充滿激情。
任何人都想過幸福且充滿活力的人生。除了要保持愉悅的生活情緒外,時時接受新事物的挑戰也顯得格外重要。
年齡雖大但依然精力充沛的人,多半是不斷接受挑戰的人。努力對很多事物充滿興趣,尋找新的挑戰,並且去體驗一些新的發現,會幫助你打破乏味的生活方式。
這就像卡內基先生的一句話:
“隻要生活有情趣,我們將不會老是踩在馬路上的香蕉皮上。”
生命中,除了一些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以外,還有一些美好的風景也同樣引人入勝。用心體會生命的情趣,我們會得到精神的慰藉和情感的升華,讓我們以一種輕鬆愉悅的心情去追逐前方的目標;適時地接受生活中的新鮮事物,生活不再枯燥,旅途也不會特別勞累。
幸福就在你身邊
麗莎兩周來一直吃著不塗黃油的烤麵包片,而且冒著嚴寒在公園各處慢跑,然後她爬上浴室的磅秤,指針依然停在鍛煉前所指的數字上。她感到這跟她近來的所有遭遇一樣給她以打擊,她覺得自己是命中注定永遠不會幸福的。
她在穿衣服時,對著緊繃繃的牛仔褲緊皺眉頭,這時卻在褲兜裏發現20塊錢。接著她姐姐打來電話說了件趣事。正當她急急忙忙向車子跑去,為還得加汽油而惱怒不已時,卻發現室友已經替她加滿了油箱。而麗莎仍然是一位自認為永遠不會幸福的女人。
你也許不會說昨天是一個幸福的日子,因為你和同事發生了誤會。但是難道就沒有幸福的時刻、安詳寧靜的時刻?那麼你想一想,有沒有收到過老朋友的來信,或者,有沒有陌生人問你這麼漂亮的發式在哪做的?你記得過了一個不愉快的日子,但也不要忘記那美好的時刻也曾經降臨過。
幸福就像一位和藹可親、帶有異國情調的來串門的老朋友,他在你最料想不到的時刻來臨,闊綽地請你喝酒,酒過一巡後翩然離去,留下一絲梔子的清香。你不可能命令他來臨,隻能在他出現時欣賞他。你也不可能強求幸福的到來,但當它降臨時,你肯定能夠感覺到。
當你帶著滿腦子的問題,走在回家的路上時,竭力留心太陽怎樣把城市的窗戶點著了“火”,傾聽在漸暗的暮色裏嬉戲的孩子們的喊叫聲,你就會感到精神振奮,僅僅就因為你留心了。
幸福無處不在,關鍵在於你如何去發現,幸福是在擦拭百葉窗時聆聽一曲詠歎調,或者是愉快地花一個小時整理壁櫥。幸福是一家團聚,共進晚餐。它存在於現實,而不是未來的遙遠期望。我們如果能鍾情於正在經曆的生活,就會感到更加幸運,並且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
幸福是要靠自己來把握和創造的,關鍵在於我們要有一顆善於感悟的心靈。不會欣賞每日的生活是我們最大的悲哀。其實我們不必費心地四處尋找或整日抱怨,關注和感謝我們所擁有的一切,你會發現,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
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艾倫經常會為很多事情發愁,他常常為自己犯過的錯誤自怨自艾:交完考試卷以後,常常會半夜裏睡不著,咬著自己的指甲,怕自己沒考及格;他老是在想著做過的那些事情,希望當初沒有這樣做;老是在想自己說過的那些話,希望自己當時把那些話說得更好。
有一天早上,艾倫和全班的同學都到了科學實驗室。老師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邊上。學生們都坐了下來,望著那瓶牛奶,不知道那跟這節生理衛生課有什麼關係。然後,保羅·布蘭德威爾博士突然站了起來,一掌把那瓶牛奶打碎在水槽裏——一麵大聲叫道:“不要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突然老師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邊去,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碎的牛奶。“好好地看一看,”老師說,“因為我要你們這一輩子都記住這一課,這瓶牛奶已經沒有了——你們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無論你怎麼著急,怎麼抱怨,都沒有辦法再救回一滴。隻要先用一點思想,先加以預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現在已經太遲了——我們現在所能做到的,隻是把它忘掉。丟開這件事情,隻注意下一件事。”
這次小小的表演,在艾倫忘了他所學到的幾何和拉丁文以後很久都還讓他記得。事實上,這件事在實際生活中所教給他的,比他在高中讀了那麼多年書所學到的任何東西都好。它說明了一個道理,隻要可能的話,就不要打翻牛奶,萬一牛奶打翻,整個漏光的時候,就要徹底把這件事情給忘掉。
失去的就已經永遠地離開了,即便你悲傷也好,憂鬱也好,它也不會再回來了,與其花時間和精力沉浸在往日的失去中,莫不如走出憂鬱,高高興興地去麵對未來,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日子,因為有未來就有希望,錯過了昨天,你還會收獲今天和明天。
微笑著生活
一位年輕的喜劇演員慕名去拜訪一位著名的喜劇大師。他虔誠地問:“我如何才能夠使自己的表演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呢?”
那位大師聽了之後,微笑著問:“你會笑嗎?如果你會笑,那你肯定沒有問題。”
在這句聽著似答非所問的話語裏麵,是否包含著一個深邃的人生哲理呢?笑對生活,是一種坦然、豁達和真誠的生活姿態。
有這樣一個童話:
有一個小女孩,因為麵容長得醜陋,她內心非常自卑,別人很少能夠從她臉上見到笑容。幸福女神決定幫助這個小女孩,使她快樂起來。
於是,幸福女神就帶她去參觀兩座玫瑰莊園。當她們走進第一座玫瑰莊園時,裏麵陽光明媚,鳥語花香,隨處可以聽到朗朗的笑聲。在裏麵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熱情地跟她們打招呼,並且送給她們一個真誠的微笑。之後,幸福女神就問小女孩道:“你喜歡這裏嗎?”
小女孩點了點頭說:“喜歡呀,這裏的人很熱情很親切,就像家裏人一樣。”
隨後,幸福女神又帶小女孩走進第二座玫瑰莊園。那裏麵死氣沉沉的,天空陰鬱,地上長滿了蒿草,玫瑰花也開得無精打采,有好多都已凋零了。她們見到的每一個人,都麵帶憂鬱和冷漠的神情,更沒有一個人主動跟她們打招呼。
從第二座玫瑰莊園裏出來之後,幸福女神又問小女孩道:“現在比一比,你願意生活在哪一座玫瑰莊園裏呢?”
小女孩毫不猶豫地回答說:“當然是在第一座玫瑰莊園裏了。”
此時,幸福女神繼續問她:“為什麼第一座莊園裏的玫瑰花開得那麼美麗,人們生活得那麼快樂呢?”
小女孩想了一會兒,說:“因為他們每個人臉上都掛著笑容。”
幸福女神拍了拍小女孩的頭說:“是啊,當你笑的時候,也就擁有了一座健康的玫瑰莊園。同時,你也就把自己的幸福分享給了身邊每一個人,他們也會被你引入第一座玫瑰莊園。”
小女孩終於明白了幸福女神的用意。從此以後,她學會了笑對生活。別人都稱讚她是一個快樂、善良、懂事的好女孩。
我喜歡這個美麗的童話,更喜歡現實中每一處湧動著笑聲的地方。
在平時購物時,我總是喜歡去一家名叫維客的超市。這倒不是因為這家超市的貨物比其他超市豐富很多;也不是因為這家超市的服務人員比其他超市的服務員更出色,而是喜歡他們貼在置物架上的那些宣傳牌:“錄影中,請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