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選擇快樂:笑中度過每一天(1 / 3)

誰都希望過得快樂,但並非誰都知道快樂是可以選擇的。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是哭著過還是笑著活,不在於這些不如意的事情,而在於你如何麵對它。

微笑的力量

微笑是送給疲倦者的溫床,失望者的撫慰,憂傷者的力量,憤怒者的蜜糖,總之,是上帝給予每個人最好的恩賜。

在一次大型的宴會上,有這樣一位女賓客,她不久前繼承了一大筆遺產,她急於要使自己給他人留一個良好的印象。她浪費了很多金錢買貂皮、鑽石、珍珠,但她的表情卻顯得尖酸刻薄和自私,拒人於千裏之外。這位女士沒有搞懂一個簡單的事實:每個男人都認為一個女人的動人微笑,比她身上所穿的衣服是否華麗要重要得多。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的高級助手查爾斯·史考伯說他的微笑價值百萬美金,他大概也是在暗示這一真理。因為查爾斯·史考伯的性格、魅力、善於討人喜歡的能力,幾乎完全是他卓有成就的原因。而其人格中一種最可愛的因素,就是那人見人愛的微笑。

微笑勝於言論,對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你是個不錯的人”、“你讓我快樂”、“我喜歡見你”。如此,別人當然也就會喜歡你。

那麼,我們是否必須一見人便張嘴就笑?哪怕是一種造假的微笑?當然不是!要知道微笑不能用來欺騙他人,一旦做作的微笑被人識破,人們就會從內心裏開始反感,還不如麵無表情的好。我們所說的微笑是一種真誠的,發自於內心的微笑。

紐約一家大百貨商店的人事部主管對我說:“他寧願招用一個小學未畢業但能保持微笑的女孩,而決不會聘用一位整天板著冷漠麵孔的哲學博士。”

“事情本身並無感情,”莎士比亞說,“是人的思想決定了一切。”

林肯也曾說:“多數人的快樂同他們想要得到的相差無幾。”一點不錯,戴爾曾看到了這項真理的一個生動例證。一天他正在紐約的長島車站走上階梯的時候,看到前麵有三四十個拄著拐杖上階梯的殘疾兒童,有一個男孩還需靠人抱上去,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開心地大笑,似乎在做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這一切使他驚奇不已。戴爾對他們的一位管理人表達了自己的敬意。“是的,”他說,“當一個兒童明白他將要終生殘廢時,他最初會很害怕,但之後,他就會接受自己的命運,也就還會同正常兒童一樣快樂。”隨後,戴爾也向那些兒童由衷地表示了自己的敬意,他說:“這些兒童給我上了一課,我相信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細讀下麵哈巴德的一點明智的建議吧,但不要忘記,僅僅閱讀對你無濟於事,除非你真正實行。

每次外出的時候,你整理一下自己的表情,頭抬得高高的,勇氣飽滿;在陽光中歡暢呼吸;對朋友微笑,每次握手都使出力量,不要擔心被誤會,不要浪費一分鍾去想那些煩心事。要在你心中確定你喜歡做什麼,然後,目標明確堅定,向你的目的地行進。心裏想著你喜歡做的偉大事情,你會在不知不覺中抓住為滿足你欲望必需的機會,正如珊瑚蟲由潮流中取得所需要的原質一樣。在腦中想象你希望成為的那個有能力、誠懇、精幹的人,你要相信你所保持的思想,會時時刻刻地改變你,使你成為那種人。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勇敢、誠實、快樂。思想正確就等於是在創造,所有的事都是由希望而來,每一個忠誠的祈求,都會實現。我們心中關注的是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迅速扯掉你愁苦的麵容,把頭高高昂起,你就是明天的勝利者。

生活調味劑

假如生活這道茶還需要些調味劑,那麼第一種要加進去的是幽默,第二種也是幽默,第三種還是幽默……

“幽默是生活送給樂觀者的禮物”,這話是很有道理的。幽默的談吐是建立在說話者思想健康、情趣高尚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它對人提出善意的批評和規勸,必然要求批評者有較高的思想境界和較高的涵養。一個心地狹窄、道德敗壞的人是不會有幽默感的。幽默者品德要高尚,要心寬氣朗,對人充滿熱情。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很大一方麵要歸功於他們在與人講話、談心時,言談話語間時常流露出幽默感,使人感到分外熱情、親切。也是這種樂觀的精神,高尚的情緒拉近了與人的距離,幫助自己的生活和事業走上更加一帆風順的道路。

在美國曾有這麼一件令人稱道的事:

美國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選定在某天結束他在哈佛大學的教授生涯。是日,他在哈佛大禮堂講最後一課的時候,一隻美麗的知更鳥停在窗台上,不停地歡叫著。桑塔亞那出神地打量著小鳥。許久,他轉向聽眾,輕輕地說:“對不起,諸位,失陪了,我與春天有個約會。”講畢,邁著輕快的步子走了出去。

這句美好的結束語充滿了詩意,頗具幽默感。可以肯定地說,不熱愛生活的人,無論如何也說不出這種詩一般的語言。

恩格斯曾經說過:“幽默是表明工人對自己的事業具有信心並且表示自己占有優勢的標誌。”

有樂觀的信念,才能對於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也可泰然處之。

有一次,林肯在森林裏遇到一個老婦人,她對林肯說:“你是我見到過的最醜的一個人。”

林肯回答她說:“請多包涵,我是身不由己。”

老婦人笑了,說:“我倒不以為然,你應當呆在家裏不出門啊!”

這個故事,是林肯親口給人們講的。林肯的這番趣談,使聽眾笑得前仰後合,又使人們覺得他是多麼堅強,多麼自信啊!他敢於麵對現實,敢於嘲笑自己,是一個心地誠實的人。幽默能夠經受住曆史長河的考驗,這絕不是偶然的。

說話幽默是一個人生活態度的反映,是對自身力量充滿自信的表現。一個人隻有對自己的前景充滿希望,他才能發出由衷的笑聲,即使暫時處於逆境,他們仍對生活充滿信心,在生活中發掘幽默,用快樂來熨平生活留下的傷痕。而對於整天皺著眉頭的人來說,生活充滿了痛苦、絕望,快樂不過是幻覺,像這樣的人,他們的談吐還有什麼幽默可言呢?

德國偉大的詩人、思想家海涅是一個無神論者,他在臨終告別人世時的最後一句話是:“上帝會不會忘記我——那是他自己的事。”

美國能言善辯的演說家亨利·瓦爾德比徹臨終前說出了他一生中最後一句幽默的話語:“現在,神秘奧妙的世界降臨了。”

無論是海涅還是亨利·瓦爾德比徹都是樂觀者,這裏都看不到對於死的悲哀,看到的是對人生的哲學思考。他們的幽默感一直持續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們人格的魅力,睿智的思想,灑脫的態度都會停留在人們心底,散發著永世不敗的動人馨香。這些,都應是我們這些普通人所要去體味和學習的。也許,終有一天,這種力量會幫助我們快步地走向偉大。

主動給人以愛

從前有個國王,非常疼愛他的兒子。這位年輕王子,沒有一件欲望和要求不能得到滿足。因為他父王的鍾愛與權力,可以使他得到一切他所希望的東西,然而他仍常常眉頭緊鎖,麵容戚戚。

有一天,一個大魔術家走進王宮,對國王說,他有方法使王子快樂,能把王子的戚容變成笑容。國王很高興地說:“假使能辦到這件事,則你要求任何賞賜,我都可以答應。”

魔術家將王子領入一間私室中,用了白色的東西,在一張紙上塗了些筆畫。他把那張紙交給王子,讓王子走入一間暗室,然後燃起蠟燭,注視著紙上呈現些什麼。說完,魔術家就走了。

這位年輕的王子遵命而行。在燭光的映照下,他看見那些白色的字跡化作美麗的綠色,而變成這樣的幾個字:“每天為別人做一件善事!”王子遵照了魔術家的勸告,並很快就成了國土中最快樂的一個少年。

愛人者,人恒愛之。對生活充滿感恩,友好地對待他人,多替別人做善事,你的人生必定是幸福的。

積極地選擇正麵

傑瑞是個不同尋常的人。他的心情總是很好,而且對事物總是有正麵的看法。

當有人問他近況如何時,他會答:“我快樂無比。”

他是個飯店經理,卻是個獨特的經理。因為他換過幾個飯店,而有幾個飯店侍應生總跟著他跳槽。他天生就是個鼓舞者。

如果哪個雇員心情不好,傑瑞就會告訴他怎麼去看事物的正麵。

這樣的生活態度實在讓人好奇,終於有一天有人對傑瑞說,這很難辦到!一個人不可能總是看事情的光明麵。“你是怎麼做到的?”有人問道。

傑瑞答道:每天早上我一醒來就對自己說,傑瑞,你今天有兩種選擇,你可以選擇心情愉快,也可以選擇心情不好。我選擇心情愉快。

每次有壞事發生時,我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受害者,也可以選擇從中學些東西。我選擇從中學習。

“每次有人跑到我麵前訴苦或抱怨,我可以選擇接受他們的抱怨,也可以選擇指出事情的正麵。我選擇後者。”

“是!對!可是沒有那麼容易吧。”聽者立刻聲明。“就是有那麼容易。”傑瑞答道,“人生就是選擇。當你把無聊的東西都剔除後,每一種處境就是麵臨一個選擇。你選擇如何去麵對各種處境,你選擇別人的態度如何影響你的情緒,你選擇心情舒暢還是糟糕透頂。歸根結底,你自己選擇如何麵對人生?”

幾年後,聽說傑瑞出事了:有一天早上,他忘記了關後門,被三個持槍的強盜攔住了。強盜對他開了槍。幸運的是,傑瑞被較早發現,送進了急診室。經過18個小時的搶救和幾個星期的精心照料,傑瑞出院了,隻是仍有小部分彈片留在他的體內。

事情發生後6個月,一個朋友見到了傑瑞,問他近況如何,他答道:“我快樂無比。想不想看看我的傷疤?”

朋友趨身去看了他的傷疤,又問他當強盜來時,他想些什麼。

“第一件在我腦海中浮現的事是,我應該關後門。”傑瑞答道,“當我躺在地上時,我對自己說有兩個選擇:一是死,一是活。我選擇了活。”

“你不害怕嗎?你有沒有失去知覺?”朋友問道。

傑瑞說:“醫護人員都很好。他們不斷告訴我,我會好的。但當他們把我推進急診室後,我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從他們的眼中,我讀到了‘他是個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動了。”

“你采取了什麼行動?”朋友趕緊問。

“有個身強力壯的護士大聲問我問題,她問我有沒有對什麼東西過敏。我馬上答,有的。這時,所有的醫生、護士都停下來等著我說下去。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大聲吼道:‘子彈!’在一片大笑聲中,我又說道:我選擇活下來,請把我當活人來醫,而不是死人。”

傑瑞活了下來,一方麵要感謝醫術高明的醫生,另一方麵得感謝他那驚人的生活態度。

任何一件事情發生後,都會有兩種“選擇”供你選擇,“快樂無比”的傑瑞總是積極地選擇正麵,我們有什麼理由去選擇反麵而和自己過不去呢?

把自己放在好心情中

江南的初春時常會有一段時間總是陰雨天氣,很冷,潮乎乎的。這種天氣通常都會讓人覺得沮喪,提不起興趣來。

但是,有一天早上,天氣突然變晴了。陽光燦爛,雖然還有一些濕潤的感覺,但空氣很清新,而且很暖和。你簡直無法想象還會有另一個比那天更好的天氣了。

悅淨大師喜歡這樣的天氣,覺得它總是讓人產生各種各樣的遐想,而且會讓人對生命充滿信心,窗外的景色尤其美麗。

站在陽光明媚的街道上,悅淨大師靜靜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心情平靜,但還是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快樂在心底洋溢。

這時,一個50歲左右的男人從遠處走過來,臂彎裏放著皺皺的雨衣。當這個男人走近的時候,悅淨大師快樂地對他說:“阿彌陀佛!今天天氣很不錯,對嗎?”

然而,這個男人的回答卻出乎了悅淨大師的意料,他幾乎是極為厭惡地對悅淨大師說:“是的,天氣是不錯。但是在這樣的天氣裏,你簡直不知道該穿什麼衣服才合適!”

悅淨大師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隻是看著他很快地離開了。

晴朗的天空下就是好好享受陽光的時刻。把自己時刻都處在好心情裏麵,不要總是強迫自己去想那些煩悶的事情,你就會擁有快樂的生活。

一笑了之

阿根廷著名的高爾夫球手羅伯特·德·溫森多有一次贏得一場錦標賽。領到支票後,他微笑著從記者的重圍中出來,到停車場準備回俱樂部。這時候一個年輕的女子向他走來。她向溫森多表示祝賀後又說她可憐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許會死掉——而她卻不知如何才能支付昂貴的醫藥費和住院費。

溫森多被她的講述深深打動了。他二話沒說,掏出筆在剛贏得的支票上飛快地簽了名,然後塞給那個女子。

“這是這次比賽的獎金。祝可憐的孩子好運。”他說道。

一個星期後,溫森多正在一家俱樂部進午餐,一位職業高爾夫球聯合會的官員走過來,問他一周前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稱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輕女子。

“是停車場的孩子們告訴我的。”官員說。

溫森多點了點頭。

“哦,對你來說這是個壞消息,”官員說道,“那個女人是個騙子,她根本就沒有什麼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還沒有結婚哩!溫森多,你讓人給騙了!我的朋友。”

“你是說根本就沒有一個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這樣的,根本就沒有。”官員答道。

溫森多長籲了一口氣。“太好了,又一個小孩脫離了生命危險。這真是我一個星期來聽到的最好的消息。”溫森多說。

珍惜生命,不管它是誰的,就像珍惜自己生命中所有的一切,所有美好的,不如意的,不管是什麼,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是來自活著的最好消息。

不為失去的馬惋惜

鄉村有一對清貧的老夫婦,有一天他們想把家中唯一值點錢的一匹馬拉到市場上去換點更有用的東西。老頭牽著馬去趕集了,他先與人換得一頭母牛,又用母牛去換了一隻羊,再用羊換來一隻肥鵝,又把鵝換了母雞,最後用母雞換了別人的一口袋爛蘋果。

在每次交換中,他都想給老伴一個驚喜。

當他扛著大袋子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時,遇上兩個英國人。閑聊中他談了自己趕集的經過,兩個英國人聽後哈哈大笑,說他回去準得挨老婆子一頓揍。老頭子堅稱絕對不會,其中一個英國人就用一袋金幣打賭,二人於是一起回到老頭子家中。

老太婆見老頭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她興奮地聽著老頭子講趕集的經過。每聽老頭子講到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時,她都充滿了對老頭兒的欽佩。

她嘴裏不時地說著:“哦,我們有牛奶了!”

“羊奶也同樣好喝。”

“哦,鵝毛多漂亮!”

“哦,我們有雞蛋吃了!”

最後聽到老頭子背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不慍不火,大聲說:“我們今晚就可以吃到蘋果餡餅了!”

結果,英國人輸掉了一袋金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領悟到:不要為失去的一匹馬而惋惜或埋怨生活,既然有一袋爛蘋果,就做一些蘋果餡餅好了,這樣生活才能妙趣橫生、和美幸福,而且,你才可能獲得意外的收獲。

還有一錠金子

有一個年輕人,他在參加工作之後,一直表現得非常出色。後來在一次重要的人事調動中,他本來有很大的希望晉級,結果卻被安排到基層工作。

這個意外的結果,對他的心理打擊很大。他認為這些年來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了。因此在家裏,他的脾氣變得暴躁起來;在單位裏,他則整日鬱鬱寡歡,感覺前途沒有一點希望。偶爾,他也會為自己消極的心態而感到吃驚。

後來,他決定去拜訪一位成功的長者,希望那位長者給他一些點撥。見到那位成功的長者之後,他把心中壓抑已久的苦悶,統統地傾訴給了長者。

那位長者聽完之後,竟然笑了起來,隨後,問他:“你是因為一次事業上的挫折,便斷定前途無望了是嗎?”

年輕人點了點頭。

然後,長者便轉開這個話題,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有兩個漁人經常結伴駕船出海捕魚。後來,他倆在海上發現了一座奇怪的小島,上麵滿是金燦燦的黃金。於是,他倆將小船靠近海島。第一個漁人將船上的網具全部扔掉,隨後,不停地往船上裝金子,直到小船快被壓沉了為止。

第二個漁人,也不停地往船上裝金子。然而,裝了一會兒之後,這個漁人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小船的載重量有限,無法承載太多的金子。盡管他也是非常希望擁有更多的金子,但在此時,他克製住了自己的念頭。他閉上眼睛,轉過身去,迅速地將小船劃離了海島。

在返航的途中,他們遇上了罕見的台風。第一個漁人所駕的小船,因為嚴重超載,並且他也不舍得將那些金子往海裏扔,結果很快就沉沒了。

另一個漁人,則不停地將船上的金子往海裏扔,以減輕船的載重量。當他手中還剩下最後一錠金子的時候,台風過去了,大海也恢複了先前的平靜。他駕著小船安全返航。他沒有舍棄網具,第二天仍可以出海捕魚;他隻帶回來一錠金子,但是這一錠金子足可以使他家的生活變得富裕起來……

講完這個故事之後,長者微笑著問那個年輕人:“你希望自己是哪個漁人呢?”

年輕人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第二個了。”

此時,長者讚許地說:“你非常聰明啊!不要忘記,在適當的時候,應該閉上一隻眼睛。因為你手中還有網具,還有一錠金子,明天的生活對你來說仍會是幸福的!”

年輕人恍然大悟,而後,釋然地笑了起來。

塵世之中,展示在你麵前的一切,似乎都在張著誘惑的大口,權力、名譽、金錢、身價……

其中,有很多人為這些身外之物而殫精竭慮,而不惜生離死別,甚至不惜喪失良知。

就像上麵那位長者所講的故事一樣,貪婪的欲望,將使你的生命之舟超載,無法承受住人生風浪的考驗。而一個生活的智者,應首先懂得“適度舍棄”這個道理。

生活中的“繩子。”

一個後生從家裏到一座禪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禪院裏的老禪師。來到禪院,他與老禪師一邊品茗,一邊閑扯,冷不防地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