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高效率的團隊中,上司與下屬是一個相輔相成、緊密合作、有效協調的統一體。任何人的能力再大,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地位再高,還必須向另一個更高的權威負責。沒有助手和下屬的分擔與支持,再傑出的領導也難以獲得成功。因此,身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必須明白:合理的人才組合是人力資源規劃的關鍵,也是一個團隊能否發揮最大潛能的關鍵。讓各種各樣的人才為己所用,引導並激勵他們釋放出個人最大的能量,才能產生良好的組織效應,實現共同的組織目標和願景。可見,優秀的下屬能夠讓上司如虎添翼、如魚得水。
懂得知人善用、人盡其才的道理,就可以讓每位優秀的人才各司其職、各顯其能。而合理的人才組合,不但能讓每個人的能力實現簡單的相加和集中,造成眾誌成城的景象,給所有的成員帶來足夠的信心和力量,而且能讓人才分子各揚其長,互補其短,從量變到質變,產生質的飛躍,形成一種“合力”或“核心力”,迅速趕上和超過競爭對手。
這也就恰好體現了“管理”的精髓:集合眾人的智慧和力量,讓最優秀的人才為自己服務,共同實踐企業的整體目標。這項投資,僅僅通過人才的合理配置以及優化組合,便能獲得巨額的回報!
劉備在請到諸葛亮之前,雖然武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一流的戰將,但仍然沒有立足之地。細究其中的原因,就是他缺少幫自己決策、謀劃的高手。
漢高祖劉邦,起初隻是一個小小的亭長,可他為人豪爽豁達,很講義氣,到處交朋結友,還懂得知人善任。盡管他在帶兵打仗方麵不如韓信,在運籌帷幄、布局謀劃時比不上張良,而治國安邦、經天緯地的才能更趕不上蕭何,但沒有多少真本事的他照樣獲得了成功。
劉邦的經曆,生動地反映了人才的重要性:韓信善於調兵譴將,是一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帥才;張良深通謀略,是一個戰略策劃家;蕭何深通經濟,是一個理財治國的能手。很顯然,僅憑其中任何一人的力量都很難幫助劉邦登上皇帝的寶座,而他卻能將這三位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自己的身邊,讓他們實現完美的組合,達到超越三個人本身能力的效能,最終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商場如戰場,可見,將優秀的人才資源實現合理組合有多麼的重要!
香港富豪李嘉誠說:“每天,我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我又不是孫悟空,可以有三頭六臂,我隻是一個平凡人。如果沒有很多人替我辦事,我是無論如何不會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的。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因素是,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我做生意成功的秘訣。”確實,我們從李嘉誠的經商曆程中,就可以非常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
盡管李嘉誠的企業是一個典型的東方家庭管理企業,但是,他向這個家族企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得公司成為一個具備一流專業水準和超前意識且組織嚴謹的現代化“內閣”。
一家評論雜誌曾經這樣評論李嘉誠的企業:“李嘉誠的這個內閣,既結合了老、中、青的優點,又兼備了中西方的色彩,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李嘉誠的用人之道就是:“不管你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老年人;不管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隻要你有能力,我就用你。你為我工作,我一定會給你豐厚的回報。”
他把一大批極為優秀的人才籠絡在身邊,為自己出謀劃策,共守他的商業帝國。其中,盛頌才一直追隨在李嘉誠左右,時間長達 30年。後來,由於舉家移民加拿大,他才走出了長江實業的大門。周千和是集團公司的副董事,現在,他依然在李嘉誠身邊幫他出主意。而周年茂、霍建寧都是30來歲的年輕人,但他們也很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