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夢的實用(2 / 3)

夢是一種潛意識

最近心理學家提出“潛意識”的說法,我不知道潛意識在學術上指的是什麼,如果用我平凡的見解和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潛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在自己沒有意識到的時候突然出現的想法。比如我們尚在吃奶的童年的所見所聞所感,就隱藏在我們內心的某個角落,自以為忘記了,但卻未必真的消失了。

原本人們對事物的記憶,基本是限於四歲以上的見聞。但三歲或者兩歲時,完全無意識地看到、聽到的事是否徹底消失了呢?絕對沒有,它潛藏在內心的某個地方,在某個契機下就會在腦海中浮現出來。這樣的事,我們自己會經曆,也會聽別人說起。我們在做某事的時候,會覺得這事以前有過,忘了是什麼時候,但會想起確實有過。或者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比如去國外,有時會說不清為什麼,但總覺得很熟悉眼前的風景。然而事實上不管怎麼想,都應該是沒有去過的地方。這樣的事,就是潛意識的作用,這樣的潛意識,不止是我們個人的經驗,遠古時代以來祖先留下的經驗刻下的烙印,也能成為構成我們潛意識的要素。

比如說,誰都曾經曆過一兩次這樣的事:睡著的時候夢見自己從高處掉下來,於是一身冷汗地醒來。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都會做過這樣的夢,這可能是基於人類共同的經驗。根據最近的學說,這是因為人類在數萬年以前,即還是猿猴的時候或者過著跟猿猴一樣生活的時候,寄居在樹上,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所以夢中會出現像過浮橋一樣的情況,如同諺語所說的:“猴子也有從樹上掉下來的時候。”

對於我們的祖先來說,沒有比這更恐怖的事情了。摔得嚴重,必會喪命。僥幸在中途攀上樹枝,也隻是性命得救了,然而得救者永遠都不會忘記那恐怖的經曆,所以,這種銘心刻骨的事件就會滲透到整個身心,不僅到死都會留在記憶中,甚至還會留在子孫的記憶中,化為人類的潛意識。這就是到了我們這一代,有時候還會做這樣的夢的原因。

然而奇怪的是,我們會夢見自己從高處掉下來,但絕不會夢見自己掉到底部。夢中的浮橋總會中斷,原因就是如果有徹底掉下去的祖先,那他必死無疑,死了的經驗沒道理能遺傳給子孫,所以即使我們夢見自己掉下來,也總是在掉到底部之前就醒了。這樣的夢即使不是基於自身,也是基於跟自身關係近的人的實際經曆。

一齋翁①在《言誌四錄》中說:“大凡人心沒有之物,皆不會夢之。古人雲,男不夢生子,女不夢娶妻。誠然如此。”睡著的時候,潛意識也在悄悄地起作用。所以,如果潛意識純淨、潔白、無垢,睡著時的人生也是無垢的。

“夢是相反的”、“不準的是夢和色子(色子用於賭博)”等諺語,都是來自於以夢占卜未來的方法。如果夢來自於過去的經曆、思想,準不準的說法就沒有用,也就沒有夢是相反的這一說法,“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說法才符合事實。

杜甫的《夢李白》中有句是“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後二條院有這樣的和歌:“本想睡時愛戀暫相忘,豈料戀人麵影入夢來。”這不僅是詩聖情感流露的證據,我們凡人有時也會有這樣的經曆,我認為這大多都是潛意識的作用。

超出寶船的做夢秘訣

按照我這個外行人的想法,潛意識就是把知識裝進“心”這個箱子裏。所以,根據我們平時放入好的想法和不好的想法,潛意識的性質會產生不同,這點自不待言。如果問潛意識的根源,就要追溯到人的意誌上,也有的來源於自己強烈希望得到的東西,而大部分都是選了自己希望的東西裝進去。

在跟別人打交道的時候,隻看別人的缺點,覺得這裏不稱心,那裏不滿意,隻把別人的弱點裝入自己心中的箱子裏,還是把善良的觀察與思考放入心中?我相信,這靠內心的態度就能作出選擇。儲藏的這些意識,在睡著的時候就會冒出來,裝不愉快的事情就會做不愉快的夢,而善事也會很好地體現出來成為愉快的夢,可以讓我們內心喜悅,可以養心。童話故事中的“割舌雀”①的箱子裏裝著什麼東西,雖不是得到箱子的人直接放進去的,但追根究底還是得到箱子的人自己放進去的。貪婪的老婆婆,是她自己的做法致使怪物潛藏在箱子裏,她一打開蓋子,怪物就都出現了。善良的老爺爺,也是他自己讓寶物潛藏於箱子中的,所以箱子中出現的全是財寶。

同樣,即使把寶船放在枕頭底下睡覺,如果隻有貪婪的想法,即使夢見寶船,也隻會看到寶船被衝到遙遠的海上的情景,甚至會夢見寶船失事。相反,如果平時總是想著把得到的寶物用作慈善和公益,或作其他正當的使用,做夢的時候就會夢到超出寶船的寶物。而且,這樣的夢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邯鄲之夢,而應該稱為理想,也是人生中真實的一部分。我說不能一概而論地把夢作為迷信來排斥,原因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