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破解忌諱 皆大歡喜(5)(2 / 2)

來到皖南後,周恩來又與項英懇談,他嚴肅地批評了項英:“你要同葉挺搞好團結,葉挺這樣的人你不團結,你想團結誰?葉挺是個軍事家、軍事人才,聞名世界。這樣的人當軍長你不要,你要什麼人?他是員猛將、虎將、名將,他是熱愛黨的事業的,熱愛人民解放事業的,不能認為他現在不是黨員就不歡迎他。他參加黨不如留在黨外對黨的工作有利得多。”

在周恩來幫助下,項英作了自我批評:“過去確實沒有很好地發揮葉挺的軍長作用,以後一定要同葉挺搞好團結。”

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麵,解決了矛盾的主要方麵的問題,溝通工作也就明顯奏效了。在這之後,項英對葉挺的態度有所好轉,關係也有所改善,比較尊重葉挺了,軍部參謀處也搬到葉挺住處。在3月份召開的全軍參謀會議上,葉挺作了《現代戰爭的性質特點與指揮》的報告。以後,葉挺親自指揮了幾次著名的戰鬥,打了幾次大勝仗。

言近旨遠

“你想想,一個革命者,不學文化行嗎?”在周恩來的耐心啟發下,邱南章開始了學習。

做溝通協調工作忌諱之九是言不及義、空洞無物。如何破解這一忌諱?周恩來的做法是:由淺入深,言近旨遠。

芸芸眾生中,每個人的思想都不盡相同。即使是同一種思想,每個人認識事物的角度、領悟事物真諦的層次也千差萬別,所以在說服別人時,講道理也應該有層次。少了層次會讓人感到道理離得很遠,接受不了。

周恩來在與對方溝通時,總是能從淺顯的道理入手,循序漸進,慢慢地讓對方理解和接受深奧的道理。

一天,正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批改一篇文章的周恩來對警衛副官邱南章說:

“你過去沒有學習的機會,現在就要使勁地學習呀。不光要學會讀書寫字,還要鑽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

邱南章當時並沒有認識到學習的意義,不以為然地說:“寫文章,搞科學,這都是知識分子的事,我們這樣的人,學會拿槍打仗就行了。”

“這種說法我可不同意。南章同誌,你說朱老總他們在前方打仗,我們在這裏搞統一戰線,都是為了什麼呢?”周恩來嚴肅地說。

“趕走日本鬼子,打倒反動派,建立新中國。”邱南章馬上回答說。

周恩來揮動了一下手中的鉛筆,讚成地說:“對呀!我們不僅要砸爛一個舊世界,而且要建立一個新世界。建立一個人民當家的新中國。”

這時,邱南章走近周恩來,認真地說:“周副主席,革命成功了,建立了新中國,你再也用不著像現在這樣沒日沒夜地忙了吧?”

周恩來笑了,搖搖頭說:“那時要做的事情,也許比現在還多。”

邱南章進一步問:“周副主席,到那時候,你幹什麼呢?我們還能不能在一起?”

周恩來深情地說:“那就看革命的需要了。我也許在一個學校裏當曆史教師。

你呢,正年輕力壯,也許搞工業,也許到咱們長征走過的草地去辦農場,搞機械化和電氣化,總而言之,那時就更需要文化知識了。列寧同誌很早以前就說過:

‘在一個文盲的國家內是不能建成共產主義社會的。’你想想,一個革命者,不學文化行嗎?”

在周恩來的耐心啟發下,邱南章終於明白了學習的意義,但他仍舊為難地說:“周副主席,現在又不進學校,怎麼學呢?”

周恩來說:“學文化不見得非進學校不可,在工作中也可以學嘛。像你吧,識字不多,就多看書報,有不認識的字別放過去,問別人或查字典,一天認1個,一年就是360多個。”

周恩來的循循善誘和熱情鼓勵給了邱南章莫大的力量。從那以後,邱南章帶領警衛班的戰士們一有空就認真學習,並堅持每天練習寫日記。周恩來很支持戰士們學習,看到戰士們在學習上有了進步,心裏很是高興。有時,他邊看戰士們寫的字,邊誇獎說:“好!寫得好!大有進步。這樣下去,不久就成知識分子啦!”

尊重對方

在與富爾的談判中,周恩來采取了平等協商、尊重對方選擇、堅持原則又不強加於人的方法,從而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做溝通協調工作忌諱之十是壓服。如何破解這一忌諱?周恩來的做法是:尊重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