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工作能力需提升(2 / 3)

職場不要視責任感為負擔,它是一個職場人前進的腳踏板。級別越高的人責任就越重,責任越重的人薪水也會越高。所以說如果哪天你所在的公司不需要你承擔任何責任感時,公司也就不再需要你了。

工作中的每一次的任務都是一次航行,比起起航,返航更為重要,不要被風浪所嚇到,肩負起自己的責任,不負自己、更不負並肩作戰的同事。

在職場中,鎖定了責任,有天終將鎖定高薪。沒有責任感,對工作也是敷衍了事;有了責任感,才能盡心工作,完成小我,實現大我。

想要真正獨立於這個社會中,就先脫掉草莓的外衣吧!

畢竟沒有哪個老板是傻子,他們是不會容忍那些隻拿薪水、卻不能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員工,更何況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愈加激烈的,隻要草莓族們放任了任何一個JIAO,都有可能導致整個企業蒙受巨大損失。

第三節 長江後浪推前浪

職場上“中年危機”這個詞大為流行。也可稱之為“灰色中年”。從廣義上來講,是指一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曆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而中年危機在職場中又十分突顯。

其實,現在的職場人,即使是未到中年,也能遇到曆時更長,壓力更大的危機,可以稱之為“中途職場危機”,就是能否保住自己職位的危機。

競爭是職場上很自然的規律,每年都有幾十萬幾百萬的畢業生,再加上職場老手在各個工作中的人員流動。新人替舊人、後浪推前是很常見的現象,公司當然渴望越多越好的新鮮血液不斷地補充進來,但是這樣一來卻給老員工帶來了巨大的職業危機和站到了更加尷尬的位置。職場新人們一邊向老員工請教經驗,一邊視其為“攔路虎”,暗中較勁一心要超越他們。真可謂是“笑裏藏刀”啊。

就業壓力這麼大,人人都知道自己的這份工作來之不易,所以一旦得到機會就會倍加珍惜這份職業,會更加努力盡職地工作。新人們觀念前衛,幹勁十足,與老員工相比唯一的短處就是缺少經驗,又常常用虛懷若穀的鑽研精神所擬補。新人們進步的同時無形中 便給老員工造成了地位不保的壓力。如果學曆和能力都很一般的話,很可能就被人取而代之,麵臨被裁的危機。

王麗在現在的公司已經效力兩年多了,工作上一直都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因為為人熱情,又很勤快。公司的同事都很喜歡這個笑容甜美的女孩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麗已經不是那個剛畢業的小女孩了,結了婚,有了小孩。生活上的事多了,免不了在工作上就不那麼幹勁十足了,再加上近年來市場不景氣,公司在薪酬福利上麵始終沒有增長,甚至有些福利還給取消了。這就更讓王麗的工作積極性下降了。雖說是老員工,但是晉級方麵沒有一點苗頭,這就更讓她泄氣了。日子就這樣不鹹不淡地過著。

終有一天,王麗接到了裁員通知,她驚呆了。因為她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被裁掉,以前這段時間工作上雖然沒有過多的進步,但還勉強維持,保持中等。再說自己是老員工,公司不可能這麼無情,更沒有想到的是公司考慮到剛招聘來的新人比較年輕,活力十足,更適合王麗這個工作。多億決定用這個新員工來接替她的位置。

努力把情緒慢慢平靜了下來,經過仔細反思,王麗明白了問題之所在,雖然自己在業務上保持了平衡的水準,但是別人卻一步步努力做的更好,人才太多了,新人太多了,一旦稍不努力就會被擠下去。此時,她後悔不已,怪自己當初沒有更努力。

台灣著名音樂人黃舒駿對新人就有一種非常敏銳的危機感。雖然在樂壇,他的資曆輩分舉足輕重,但每年看到那麼多前仆後繼的新人以數百張新專輯的速度搶占唱片市場,就會產生被遠遠甩在後麵了的危機感。黃舒駿說:“老不是最可怕的,未老已舊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不管是樂壇還是職場,新陳代謝的規律在推進進步的同時又會給老人帶來莫大的危機。一不留神,就會成為競爭中的犧牲品。

職場自救攻略

職場中抵抗危機有效的方法有很多,但最不可缺少的是必須時刻對危機抱有一種憂慮感,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更進一步,想要使這種憂慮感發揮出你所希望的作用,還是要把憂慮感轉化為能讓自己進步動力,這中間的連接點隻有一種東西才能完美的達成使命,那就是時刻保持清醒,提升實力,與時俱進。不要把它歸為一個俗不可耐的老說教,真正做到的沒幾個,也確實不容易。隻要掌握了它的真諦,並付出於實踐,那麼不管有再多的後浪撲打過來,也能做一顆常青樹,永遠青翠、屹立不倒。

在這裏,身為一個老員工,他所持有的心態很重要。

通常一個公司在迎來一個或一批新員工的到來時,老員工們無外乎會出現三種心態:

一、接受挑戰型,這類人心態比較開放,年齡的增長並沒有給他帶來“中年危機”感,反而更加有自信;閱曆的成熟,更能讓自己認清自己,再混亂複雜的環境也亂不了他們的腳步。就像是一個女人,逐漸把她外在的美麗脫變成由內而外所散發的魅力,不經意間就能震懾人心,麵對再強的競爭對手也能保持積極進取的勁頭。誰也威脅不了他們。

二、排斥型,這類人缺乏安全感,新人的到來,會讓他們無心手頭的工作,對新人底細的陌生感激發他們所有的感官,去揣測、判斷,直到認識到不會給自己帶來威脅,才會大一邊鬆了一口氣一邊祈禱公司不要沒事就引入新同事。工作中,如果有新同事虛心求教,也會不惜兩敗俱傷的結果來極力壓製新來者。

三、保守型,可以說,他們才是職場上的和平主義者。觀望都懶得觀望,自己的日子自己過,守著自己頭頂的一片天,遵從的自己的做事做人章奏,息事寧人是他們自以為是的職場必殺技。新人的到來不會帶給他們任何情緒的波動,有時還會盡一些老人帶新人的義務。

可見,這三類人中隻有第一類人才不會輕易遭受被替代的危機。因為他們永遠都認得清局勢,並順應時局來變化章奏。第三種人心態雖然風格高尚,但是他們誤解了職場,即使你不想有一個會平步青雲,保持原地不動也是需要不斷地進步和創新的。就算一時不用忍受排斥型的緊張焦慮,以後也難免避開被淘汰的下場。

所以想當職場常青樹,就要鍛煉第一類人所具有的涵養,平靜下又不失競爭意識。職場的競爭不代表攻擊,它隻是一種防衛。就像保守型人一樣,如果再這樣下去,不用多時,就會被新人擠下去。

第四節 零效率一族

忙碌卻又毫無效率,也就是指的是瞎忙族。就是在別人看來匆匆忙忙地沒有一時停歇,總是有無數的工作在等著他做,而實際上就算是問正在忙碌著的本人恐怕也說不出今天到底幹了什麼有成果的實事。到底在忙些什麼,他也說不上來。在職場上這種人真的很無奈,明明一刻不得閑,做了很多事卻又不見成效。慢慢地老板也就不怎麼會重用你了,自己也會漸漸感到身體疲勞,思考更會陷入僵局。時間長了,和同事在業績上一旦有了比較,離被炒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如果是在以前,老板還會考慮到你的工作態度為你留一席之地,憑勤幹、苦幹還能即已度日,但現在的環境不一樣了,結果更大於過程,業績提高不上去所有的努力都會付之東流。 小林和小馮是同一批招進這家大型超市上班的,他們的條件基本相仿,薪資也一樣。不久之後,他們之間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小林受到老板重視,開始負責公司的大客戶,開會時老板也會悉心聽取他的建議。而小馮卻接到了解聘通知。

小馮感到憤憤不平,憑什麼被辭退了,自從來到這個公司以來,一直都勤勤懇懇的工作。更令人氣氛的是小林也並沒有比自己多付出多少啊!為什麼差距就這麼大?想來想去,不甘心地找到老板發起了牢騷。

老板對小馮的態度並沒有很生氣,而是很耐心地說:“我再給你一次機會,現在有一家新的客戶想進入我們的超市,現在正處於合作前期的調查階段,請你聯係他們的負責人,了解一下他們主要產品都有什麼?”

小馮趕緊打電話過去,問完之後馬上像老板回報:“他們工作主要經營清潔用品。”

“有多少種產品?”老板問。小馮又趕忙聯係客戶方報告老板:“一共有32種”。

“供應價和市場價分別是多少,有報價單嗎?” 小馮隻好又第三次給對方打電話詢問,對方因為他一遍一遍地打電話顯然沒什麼好脾氣,惹的小馮也忍不住抱怨:這老板也太能折騰人了,就不能一次說完。

要完了報價。老板讓小馮在辦公室等一下,不用發表任何意見,看看其他人又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說著叫來了小林。交代了和小馮一樣的任務。小林向對方負責人打去了電話,仔仔細細的詢問著,手中不時做著記錄。又向其他做同類產品的廠家做了詳細的谘詢。於是向老板回報了新客戶所經營的產品、產品種類、數量、價格,又報出了與其他廠家價格、功能的區別。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此時老板轉向了小馮,說:“知道問題的根源了嗎?這就是為什麼重用小林而裁掉你的原因。”

小林五分鍾完成的工作,小馮卻用了20分鍾。而且讓老板下達了3次命令。小林並沒有等老板一件事一件事的吩咐,一次性就了解了全局既省時又省力。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為公司創造了更多額外的收益。無論是比效率還是比為工作作出的貢獻,雖然兩人是同一天進公司的,但現在卻不能再同日而語了。那麼就別怪老板不留情麵了。

做事能否講求方法、效率是一個人工作能力的重要衡量標準。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不是像說起來那樣簡單的。這其中蘊含的巨大的智慧。

職場自救攻略

【幹活也要講究技巧】

不想瞎忙的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每天進入辦公室的時候,不要立刻就開始沒頭沒腦的幹活,這樣瞎忙下去,倒不如閉上眼睛想清楚,分別列出3個最重要的事情,3個一般的事情,從重要到不重要依次完成。還要在時間上做些預留,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下班前五分鍾在總結一下看哪些事情做好了,哪些沒做,為什麼沒做?然後在收拾心情,盡量不想公事,回家安心地扮好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工作生活兩不誤,充分體會人生的美好。

不要去在意會給別人留下工作狀態的印象。沒有用。繁忙的狀態不是裝出來的,不是給老板看的,更不是做給自己看。即使想給老板留下好勤快的印象也是給得了一時給不了一世。老板們還是會比較更講究工作效率,花短時間做實效事的員工。

【培養建立目標意識】

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員工,一定會為自己的人生設定出長期、短期目標。為了使這些目標實現,他就會充分做好生涯計劃。具體地說,就是處理好自己在時間方麵的利用。

一般說來,員工需用確立的工作目標可分為三種。其一是達成目標。如這個月營業額要達到多少?  其二是向上成長目標,就是追求比現在還要好的目標。是工作上的一個量變增長。並沒有所謂的終點站,而是要不斷精益求精,追求上進即向上成長目標。其三是經檢目標,即將親身的曆練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再依此設定目標。因為一般人是靠經驗來促進自身和成長,所以,想要有什麼成長,就需要先有什麼經驗了。如果你以經驗為目標,就要爭取多崗位練習的機會,最後確定最適合自己的崗位。

【製定工作目標】

員工有了培養建立目標意識之後,就要看是製定目標。這項環章的建立刻不容緩。隻有製定了工作目標,才能更快地進入角色,投入工作。工作上沒有目標,就等於馬拉鬆賽跑沒有終點線。就會和瞎忙族一樣,用遠都不能確定在忙什麼,為什麼這麼忙?

在製訂目標時要事先應該考慮最終目標、階段性目標和措施目標三項要素。最終目標,即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地;階段性目標,即每一個階段要實現的短期計劃;措施目標則是為完成階段性規劃的具體措施方案。

職場人應該養成製訂切實可行的目標,並力求速度快、高效率的付諸行動的良好習慣。值得注意的是目標的設立,要盡可能明確,但同時也要高瞻遠矚,把視線放的遠一些。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你的堅持。

【促進目標完成的“5W-H法則”】

“5W-H法則”即Why、What、Who、When、Where、How。這個法則,很多職場人都知道,但能熟練地支配並善用的人卻很少。職場人如果有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能積極並善用這些法則,其積極作用是可觀的。

(1)Why(為什麼----理由、目的)

(2)What(什麼------情況、材料、錢財、資訊)

(3)Who(誰-----人)

(4)When(什麼時間-----時間、時期、期間)

(5)Where(什麼地方-----場所)

(6)How(怎麼樣-----實行的方法)

運用起來很簡單,隻要在你的目標裏找到這六個因素就行了。

為了避免瞎忙,就做個有準備、有計劃的人吧!蘇格拉底說:“沒有經過考驗的人生是一文不值的。同樣,沒有做前期準備的工作是不會一帆風順的。”即使再簡單的準備也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五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

想要擁有更多的財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