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降薪裁員大趨勢(3 / 3)

人的一生實為短暫,除了工作我們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去探索、嚐試。千萬不要讓無薪加班占據了所有心神。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還是要為自己拓展更為廣泛的視野。從現在開始,陷入職場危機的人、馬上陷入的人、還有正在時刻提防陷入危機人們啊,給自己無論如何也要製定最起碼的兩個目標:

【積極】

每天無論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要調整到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上!

當別人耗我的時間的時候,我可以自己選擇積極的狀態應對:比如擠出時間去一些自己興趣所在的事情,比如可以在這樣的時候記記單詞,甚至可以瀏覽一下娛樂、時政新聞……

每天,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不抱怨,也不逃避!

【微笑】

每天早上起來,每天照鏡子的時候,做一個最自信美麗的微笑!

要記住,無論發生什麼,都有解決的辦法!即使暫時解決不了,也絕對不到世界末日的時候,即使到了世界末日,也該笑著麵對——哈,全球的人有同樣的經曆,幾乎是千載難逢的。

若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還有什麼資格和勇氣讓其他人,讓這個世界接受自己呢?要求上可以對自己更嚴格一些,但是不能虐待自己,尤其是自己的精神。

第五節 職場人的死穴——裁員

職業發展、績效發展計劃、生涯規劃……這些關於計劃的管理名詞聽來都不錯,然而職場並不總是會按照你自己的意誌發展的。有些職場中的突發狀況就好像想象力最豐富的幻想家的奇思妙想說不定哪時就冒出來。而在公司這個名利場裏,裁員與被裁就是這樣,別說時不時的冒出來了,它們幾乎成了一件司空見慣的事,跟生老病死一樣變得平常,所以做好準備才是上策。常在職場漂,哪有不被裁的,話是這樣說,但對作為當事人的員工來說,被裁的滋味的確很讓人難受。

不要以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幻想被裁是與自己絕緣的。在現在的職場中,這種想法太不現實了,沒有人是不可替代的!它和地球離了誰都一樣公轉自轉的理論一樣成了鐵一般的事實。 也不要以為努力工作就是保住工作的不二法門,恰恰因為“政治立場”不穩被炒的幾率要大大高於績效不好的,前者可能還是後者的好幾倍。 受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影響,中國的上班族的前景也同樣不容樂觀。據相關統計:截止2010年3月,中國全國城鎮失業人口達2億人。

丟掉“飯碗”的危機已經成為所有職場人共同的危機,公司老總和高層們為什麼要這麼殘酷呢?

原因再簡單不過,不得不殘酷。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一個企業所要麵對的危機,遠比一個職員多麵對的危機要殘酷的多。世界500強企業每過10年,就會有1/3的企業從這個名單上消失。所以職場人們都敲牆自己的那個警鍾吧!冰天雪地,禦寒最重要呀!

企業難度寒冬導致員工丟飯碗,隻是裁員原因的一部分,有時候更多的是直接受害於職場政治的迫害。不要以為努力工作就是抱住工作的不二法門。想穩住腳跟不但要研究工作更要研究人心。

得罪上司、人際關係不好受同事排擠、尤其是新官上任後處於對自己以後職業安全的考慮都喜歡用“理念相同的人”,這些因素都會引起裁員的高峰期。

當然也不能排除因為自身能力問題而丟掉飯碗的。

24小時走人,補償一個月工資,這幾乎是所有被裁員工的真實生活寫照。“成為被裁員工的確不是件什麼光彩的事情,現在想起來,真像是一場夢。”說這話時,林嵐的臉上一片麻木。

幾個月前,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公司裁掉了20多名員工,林嵐就是其中一名。她從2004年就進入了這家公司任職網站編輯,一直到設計部副總監,本來以為依照公司的目前情況,在不景氣的環境下也能勉強度日,以後發展壯大應該是遲早的事。沒想到還是被裁了。林嵐對公司的做法不但詫異,而且還倍感受挫。“說實話,當時真的蒙了,感覺就像知道自己在夢裏,就想到趕緊醒來。不是我的錯,但真的沒工作了”。

“記得公司裁員前一天,部門裏還開過會,目的是穩定人心;第二天卻被告知,上頭決定,不打算發展我們部門了,所以隻能請我們這些‘能力非常強,出去一定能找到好工作’的人離開。””臨走那天,被裁員的人都可以領印著公司字樣的紙袋,裝上自己的物品帶走。我一個都沒用。都不是公司的人了,拿那個算什麼。”

現在,林嵐就渴求一份安逸、穩定的工作,“不求高薪水,隻要公司不再裁員。”

還坐在辦公室的職場人,現在就算有時間也不是忙著了解股市行情、種菜淘寶了。居安思危地開始關注起各自的前途問題了,誰知道下一個被裁的不是我?

職場自救攻略

也許你所在的公司還沒有上演裁員的戲碼,也沒有要上演的苗頭,那就太好了。因為你有充足的時間來武裝自己,為自己有免於被裁做好一切準備。

【向核心業務靠攏】

電影《杜拉拉升職記》中闡述了職場人士在外企的生存法則,其中有一條就是要向核心業務靠攏。企業的行業不同,其核心業務環章也不同,有的是銷售環章,有的是市場策劃環章,有的是研發環章,有的是生產環章……

想要掌握職場不倒最關鍵的資本,就要抓住公司中最重要、最受重視的核心業務。除非企業整體全部坍塌,否則,即使裁員,你也不是公司高層們要最先考慮的。原因是,公司的核心業務線擁有著最多的資源和最大的權威。依附在這樣的核心業務線上發展,最起碼不至於被邊緣化,還會回到上級的重視而成為關鍵人物。千萬不要成為職場中的窮忙族,整天忙來忙去,卻沒有人注意到你。這種默默無聞的類型即使真有真才實學,如果遇到裁員,也是挨第一刀。

進入職場之後,別忙著蒙頭就幹,不妨先理清公司的狀況以此來確認自己使勁的方向,努力靠近核心業務,加上理性、專業、認真的職場形象,才能給上司留下一個別樣的印象,進而認可你、信任你。博得了上司的器重才能更好的遠離職場危機。

【積累廣泛的人脈關係】

即使是毫無預兆的裁員,也必定是公司領導一級經過仔細討論過的。在危機到來之前,消息的收集是非常重要的,消息的收集來源人,平時人脈的積累在這時就大顯神威了,尤其是和比自己級別高的領導階層的關係好壞,在此作用的顯示就更為重要。就算改變不了最終定勢,也好早作打算。也說不定誰的一兩句話就能讓你險度裁員危機。

戴爾·卡耐基說: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隻占15%,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其運用是現代人功成名就的第一法寶。人脈資源也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無形資本、一種潛在財富,離開它的推助,任何人都無法在職場上一帆風順的成就一番事業。

【居安思危】

古語雲: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即使你在職場上占盡了優勢,也不要迷惑自己以後永遠不會陷入危機中,誰也揣測以後會發生什麼。不如在自己有能力時為自己做好一切打算。兔子還有三窟呢,我們更要為自己留一手。而且,如果長時間處於順風順水的安逸狀態,勇氣、意誌、雄心都會被安樂在不知不覺中磨平,遇到突發狀況就無法作出及時的反應,到後來還是不免陷入“裁員門”。

有許多人因為變故陷入危機,他們陷入危機有時並不是因為自身的欠缺,而是在穩定的職場現狀上呆久了,忘卻了處理危機的本能。

【肯定自己的價值 再造進取精神】

作為已經遭遇裁員的職場人來說,又該做些什麼呢?

記住,被公司放棄,不完全是因為你自身的能力問題,還有許多是控製不了的因素導致我們被裁。不能因為手指上挨了一刀就把自己的整個手指給割下去。人的一生都有太多的大起大落,更別說是職場了。因為一時的失意而否定以後的一切就太得不償失了,跌倒了不能就此趴在那,得爬起來。

職場的競爭就像一場馬拉鬆,最後跑到前頭的人才是勝利者,即使中途被落到後麵,也要保持擁有一顆積極樂觀的進取心,先超越自我,再超越別人。擁有這種心態,不管你以前輸贏與否,今後你一定會取得成功。

不要懼怕職場危機,哪怕掉進過一次,也不要徹底產生畏懼。爬出來了,才能向下一個成功邁進。

【不忽盲從地盡早再就業】

如果可能的話,被裁掉的人員應該盡早再就業。職場形式危機四伏,以後的環境也許比現在還壞,到時候被裁的人也越發多了起來,麵臨的就業機會就更少了。

而且被裁下來的人又與主動跳槽不一樣,主動跳槽是讓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上一個台階,而現在是被動的,現在至少要保障職業生涯的延續性,降低對職位和薪酬的要求,保持一個與自己原來持平或稍低的薪酬水平,都是值得考慮的策略。

但又不能盲目就業,否則就會有“饑不擇食”帶來的“營養不良”的弊端。急於再就業選擇的工作發展方向和自身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大相徑庭。雖然很快的找到了工作,但是會影響以後的發展。盲目地二次就業,是得不償失的。

【回到學校】

如果,因為能力不足的話而被裁,這段時間最好不要急於找工作,不妨去參加一個速成班,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先為自己“增值”。

知識是創造更多財富的工具,重新去提升自己,失去的可能是幾個月的工資,但以後得到的卻是無限的。一個人的職業生涯要比大多數公司的壽命要長。有了更重的砝碼,就算以後重遇裁員危機,也不必提心吊膽那了。不要因小失大才是明智之舉。

第六節 上班恐懼症

上班恐懼症是什麼?不難理解,其實就是它字麵上的意思。害怕上班、不想上班。

這種主觀上的消極抵觸心態如果不加以製止,很快就會將你腿上降薪裁員的悲慘命運。

據調查,職場中的人將近半數就有這種症狀。它沒有什麼劇烈的病情反應,發展也比較緩慢、溫和,通常是你想起注意的時候就已經患上上中症狀了。

尤其是在經過假期之後,這種症狀尤為明顯。

於洋在春章長假結束後,回到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軌道中。以前應付自如的她卻總覺得心裏空蕩蕩的,早上真不想起床,工作起來又特別沒有精神,老是走神。和平常相比本來沒有做多少活也會讓她感到疲憊不堪。總之,就是覺得累。

看到其他同事都已經快速地進入了工作的軌道,自己卻還在對假期戀戀不舍很是著急。但就是沒法管住自己的腦袋,甚至打開電腦,要輸入開機密碼時,腦子裏都是一片空白,竟然忘了以前熟記於心的密碼。後來要開郵箱,幾個密碼再次在腦海裏打架。

主管已經旁敲側擊地暗示她好幾回了,讓她收收心,玩完了還是要工作地,可就是沒辦法,於洋也感到很無奈。心情就更加煩躁,更別人工作上的效率了,能勉強支撐到下班已經不錯了。

難道說:身體已經了很好的休息之後反而無法精力充沛的工作了嗎?長假起到的隻有反作用嗎?

其實,人在某種狀態下,大腦中樞會建立響應的工作模式。在工作狀態時,大腦就會處於一種緊張狀態之下,身體也會相應地建立與工作環境相配的思維和運作模式。

放了個長假,脫離了繁忙的工作,人處在一種放鬆的休閑狀態,相應地大腦也會把自己調整到放鬆狀態。

由假期過渡到工作,兩種狀態一經突然切換,自然會造成人的不適應。想想看,七天的長假中你都是9點起床的,第八天開始上班,誰能不定鬧鍾就能自己起來?這簡直是不可能的,除非一夜不睡,等著6點準時起床。

其實說白了,上班恐懼症就是來自兩種不同“慣性”的轉換所帶來的不適應感。

誰都不會在悠閑的長假中立刻就投入到工作中去。這其中的過渡是必不可少的。而上班恐懼症之所以造成一種職場危機就在於:有的人需要過渡的時間太過漫長了。地球始終再轉,老板就不會因為你而暫緩工作進度的,更不用說有太多的過渡的快的人都想填補你的空缺。

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要趕緊調整自己。

職場自救攻略

【收心大法之調章生物鍾】

長假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鍾,結果“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導致工作時注意力下降,這樣工作效率肯定就不會高。所以要收心最重要的還在於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這就要求職場人士將倒轉的生物鍾擺正,上班後及時調整自己的作息時間,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盡快適應新的工作,特別是上班前幾天最好能詳細製定自己的工作計劃。

【收心大法之調整心理假期】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能抓住春天的時光,對想要在一年出成績的職場人來說,也就意味著贏得個好開局,多想想章後的工作安排和今年自己的工作目標,調整好自己的“心理假期”,再勵精圖治、埋頭苦幹,才會有豐碩的工作成果,才能實現升職加薪的夢想。

【收心大法之給自己施壓】

上班後一定要給自己安排好一天的工作,一天中要做哪幾件重要的事情,把精力放在這些事情上,就會慢慢恢複正常工作狀態。當然,也可以看看今年的計劃與工作任務,給自己多一些壓力,安排多一些的工作,讓壓力帶你進入工作狀態,壓力會讓人感覺不舒服,但是壓力還可以讓自己從章奏上忙起來,從而讓自己可以快速恢複以往的工作狀態。讓壓力帶給我們一些轉機吧。

上班恐懼症並不可怕,隻要自製能力發揮作用就很容易擺脫,不妨給自己找些動力,像每月必還的貸款、錘煉已久的衣服、想給父母添置個健身器材等等,這些東西獲得都是需要錢的,而錢是來自工作的。這會讓你不得不盡快加緊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