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製各種優惠促銷誘惑】
商家促銷可謂花樣迭出,買一送一,五折優惠,積分貴賓卡等越來越煽情的誘惑使不少年輕人患上了“超市狂買症”,特別是許多精於算計的女性,生怕錯過優惠的時機,往往不看自己的需求,不衡量購物的綜合成本。所以,單身一族過量消費之前應當考慮:大量購物而換來的貴賓卡到底是省了錢還是浪費了錢?
職場人想長久處於富裕狀態,不妨考慮富口袋之前不如先富腦袋。攢錢雖為積累財富的不二法則,但掙錢更為重要。徹底擺脫“努力”生活,關鍵還在於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去換取高收入的財富。這才是短期投資長期受益的真理。
第三節 無奈的無薪假期
假如你正在為忙碌的工作搞的焦頭爛額時突然接到了朋友從三亞的電話,或許西藏、西雙版納等各個旅遊勝地,正在海灘愜意的享受著陽光、沙灘。請不要羨慕,繼續你的工作吧——也許,他們遭遇了職場危機的有一次降臨:無薪假期。
假如你周圍忙碌的朋友突然閑了下來,花錢也不像以前大手大腳了。請不要驚詫——也許,他目前的工作狀態是:無薪假期。
假如某一天領導毫無預兆地把你叫到了辦公室,告訴你公司運營困難,你必須在家休息一段時間(沒有工資),那麼,你應該立刻明白:你的確迎來了你的又一個職場危機——無薪假期。
現在這樣的假如已經變成令人觸手可及的現實。
小波畢業後就應聘到一家網絡公司做係統維護員,和另外兩名同事一起負責全公司數百台電腦的硬件和軟件的維護工作。這並不是件輕鬆的活,同事們稱小波為救火隊員——誰的電腦出了問題,都會找他。每天的上班時間常常超過十個小時,每個月拿到3600多元的薪水。剛剛畢業的時候還感覺良好,一人吃飽全家不餓,過著黃金單身漢的日子。
好日子被經濟危機的到來而被迫停止,受全球市場低迷影響,小波所在的公司產能未能幸免,為達到章約成本之目的,公司決定開始無薪輪休製度,並且謹請同仁對公司的決定給予理解、共體時艱。同事們雖然得到了休息的機會,卻直接影響了員工的正常收入,算來算去還是得不償失。
小波由於收入減少,為了章省開支,不得不每天都到父母家裏蹭飯吃,因為前兩年買了房,現在收入大減,除去日常開銷,實在沒有餘錢去應付房貸了。所以月底還得向兩老伸手請求支援還房貸,名副其實地成功擠入啃老一族。
正在和同事輪流“享受”無薪假期的小波一點也想不起以前上班的時候是多麼的繁忙,假期前幾天還能感受到一些不用上班的新奇感,沒過幾天就想去上班了。連他的MSN上的簽名都改成了這樣一句話:“上班族最痛苦的事就是下班時間到了還沒幹完活,但比這更痛苦的是,還沒下班就沒活可幹了!”。
盡管自認為技術水平不錯,但已經走入職場危機的小波至今也沒有辭職走人的念頭,“現在競爭壓力太大,如果隨便跳槽的話,說不定下一個工作更差” ,也上網瀏覽了一些相關行業的招聘廣告,並帶著試試看的心理發出了幾封應聘簡曆。不久,得到了一家IT公司的回應,但這個看起來幸運的經曆卻讓他很不爽——對方在電話裏直截告訴他有七十多人在應聘同一職位,並要求她簡短地說出自己有什麼優勢能從中勝出,“這還隻是麵試的第一輪”。最終,小波打算繼續呆在原公司,“現在工作不好找,有機會的時候再說吧”。他甚至還為自己現在的處境暗自慶幸,比起直接被裁回家,無薪輪崗至少還有被輪到的時候。
無薪假期要休到何年何月?還會讓我上班嗎?就怕哪天接到公司的解聘通知。有法律意識比較強的職場人,想用法律維護自己的上班的權利。可企業為了避免觸犯法律,很多都是事先跟員工講明緣由,然後鼓勵員工申請無薪假期的。因為就業形式的窘狀很多員工都退而求其次地想:無薪休假也總比裁員要好的多,員工也就申請了這項休假,選擇與公司共渡難關,自覺進入這個無薪假期的職場危機。不得不逼著自己為生活減速!
職場自救攻略
【居安思危 培養憂患意識】
如今,經濟越來越發達了,世界變得越來越小,物質生活空前繁榮的同時,職場的競爭也越發激烈,危機也離我們越來越近,它潛伏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比三月的天氣還要多變,你也許經曆過求職、就業的過程,也已經度過了職場的某些種種危機,可還是摸不透它什麼時候還會再上演一次,每一次都帶來了不同的內容。處理一個個職場危機就像排雷一樣,你不知道它在哪?也許下一刻就踩上了,所以身在職場培養出一種危機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溫水煮青蛙的故事很值得職場人士好好結合自己的職場經曆思考一下。故事說一隻青蛙放到滾燙的熱水裏,它會迅即地跳出來。可是一旦將它放進溫水裏,再用小火慢慢無聲無響地逐漸升高溫度,結果是直到被煮熟了,青蛙就沒有跳出來改變它悲慘的命運了。
職場就如這鍋水,職場人就如那隻青蛙,而那不斷上升的溫度就是一個個潛伏在平靜之後的職場危機。也可以把它當作“無薪假期”。如果一開始就知道這鍋水將逐漸變沸,也許早早就做好準備,在危機來臨之前就為自己安排了安身之地。但是,現實中的職場在出現危機之前是沒有過於明顯的信號的,有的話也是微弱的。所以一個人如果總是依賴於舒適的現狀而失去憂患意識,不居安思危,就很容易將自己陷入職場危機的“沼澤”境域。
【未雨綢繆找工作】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不管是將要遭遇危機還是已經遭遇,坐以待斃的等待永遠不是什麼良方。
張先生是一家服裝廠的人力資源副經理,從金融危機開始,他經曆了兩次無薪休假,一次是今年年初,每月休5天,工資減少四分之一。那段時間,全公司實行無薪休假,上四休三,從最基層的車間工人,到高層的部門領導,都未能幸免。
第二次是從8月份開始,服裝產業進入淡季,無薪休假也好像成為默認的潛規則,可這次,張先生覺得不能再這樣耗下去了,房子要供,孩子要養,他必須換一份能掙錢的工作。在這家企業待了4年,也曾有跳槽的衝動,現在剛好是一個契機。
於是在休假的日子裏,王先生泡求職網站,跑人才市場,尋找心儀的企業,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最終在同行的推薦下進入一家比較規範的大企業,也算是提早結束了無薪休假。個人的力量雖然微笑,有時也能發揮不可思議的作用。
【別閑著 做兼職】
如果覺得自己在這家公司還是有發展機會的,而且公司也有實力度過這次的難關,那麼就靜心服從上級的安排。安心享受假期。但畢竟是這假期還是無薪,飯總是要吃的。這時候,利用假期做些兼職還是比較實際的。
9月份,當老板宣布無薪輪休這個消息時,沈欣的頭“嗡”的一下就大了,她剛跳槽到這家廣告公司,上班不到一個月,就遇到這倒黴事。
沈欣決定利用這段時間賺點外快,於是,在休假第二天便聯係到了大學時期的導師,能不能介紹幾個教韓國人中文的家教工作,因為沈欣大學期間就是韓語專業,在校期間也做過,有一定的經驗。而且,工資雖然不能和正常上班比,但也相當客觀,應付休假這段時間的生活綽綽有餘。還能提高自己的韓語水平。兩周後,公司接了一個大單,又回去上班了。
【把平時沒機會做的事做了】
繁忙的女性白領們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中,為了站穩腳跟,出於無奈地違背了自己不少的意願。有很多事沒時間也沒有機會去做。就像30歲的程小姐,在著名的外企工作,壓力一直很大,雖然結婚多年但一直不敢懷孕。怕因為生孩子而耽誤了工作。這次無薪假期對職場人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可程小姐看到了它帶來的好處,決定把握這個機會生個小寶寶。所以主動向公司提出延長休假時間。雖然工資少了一些,但老公能養家,也沒什麼後顧之憂。”等到公司步入常態,她也已經休完產假。
事實證明,隻要積極應對,危機也不能那麼難以應付。
第四節 加班潛規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中國人的工作時間也越來越長。《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已成為全球工作時間最長的國家之一,人均勞動時間超過了日本和韓國。加班成了太多職場人的家常便飯,而 “無薪加班”已然成為職場中普遍存在的“生存方式”。
無薪加班,工資不漲,名副其實的加班機器。衣光亮麗、風采卓越,出入高檔寫字樓,穿梭於機場碼頭,看似光鮮外表的背後,又有著怎樣心酸的背後。高強度的工作、無休止的加班;耗費著青春、透支著健康、無暇家庭、冷落愛情……職場危機下,再多的付出如今也換不回更多的回報。即使為公司創造了利潤,工資也仍不見水漲船高。無可奈何地被卷入了加班潛規則之中。
據調查:加班族中7成左右為私企中的80後,國企加班交少。加班人群中60%的人“經常加班”,10%的人“偶爾加班”。加班者中月平均加班超過20個小時的多達65%,80%的加班者表示自己屬於被動加班,即工作完不成隻能加班,也有上級臨時派發下來的工作趕時間;20%的人則是主動加班,即領導沒有明確加班要求且在完成工作的情況下自願加班,沒辦法,競爭激烈,裁員、輪休的數不勝數,為不遭此厄運,隻能努力表現。
某高新技術企業的老板表示:他本能地喜歡主動加班的員工,因為“這樣的員工夠敬業”。如果遇到經濟不景氣,公司需要裁員的時候,那些“不敬業”的員工,是他首先考慮淘汰的對象。“現在最不缺的就是人。”所以你不加,有的是人來加。
在這種偏激的企業文化中,職場中的你、我、他,有時誰不是名副其實的公司“義工”。而這種能量的非正常損耗又勢必透支著職場人的精力、體力、血壓升高、腸胃不適、全身酸痛、眼睛幹澀、脊椎疼痛、心情煩躁等生理及心理加班並發症,更有甚者出現了“過勞死”
小南是做編輯工作的,到了月末急著趕稿子,經常每天加班4到5個小時。為了多掙些生活費也接了不少私活作為補貼家用。久而久之,她發現自己變得異常暴躁,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開始發脾氣,致使家人、朋友、同事都有意遠離她,連她的女兒都特別怕她,因為女兒一旦煩了小錯,就會惹來小南的大罵。小南也覺得自己變化太大了,過去那個溫柔的自己去哪了呢?通過心理谘詢師的幫助才知道自己的壞脾氣是由於長時間休息不夠、總處於緊張狀態、再加上吃飯不按時按量營養不足造成的。可是,也沒有辦法啊,總不能工作不要在家閑呆著吧。
無薪加班令職場人怨聲載道,承受不住過大工作強度奮起反抗也實屬存在。轟動一時的EMC“郵件門”事件,導火索正是加班。已經是下班時間,老板回到公司想繼續處理一些事情,發現沒帶鑰匙。而秘書已經下班回家了。老板就聯係秘書想要她來開門並要求她繼續留在公司加班,但未能聯係上。於是,數小時後,老板發了封郵件批評秘書,秘書看見郵件後覺得自己並沒有什麼大錯,為老板留守開門並不屬於嚴格範疇內的工作內容,於是以一封措辭強硬的郵件回複,並同時轉發給了其他同事,由此也榮獲 “史上最牛女秘書”的稱號。事件的結局是秘書辭職並且久久找不到新工作、老板也在不久後離職。
由此可見無薪加班可怕,但如果不妥善處理好加班問題,後果會更可怕!
職場自救攻略
正在忍受無薪加班的職場人很多,在爭取自己權利時和公司產生意見分歧的也很常見。維護勞動者應有的權利是應該的,但還是應該避免釀成無法收拾的局麵為好。就像“郵件門”的女秘書,為了一時之氣,卻錯過了一份工作,也給自己的以後的求職留下了不良陰影,就有點得不償失了。所以不論是公司還是個人更應該采取一些比較溫和的、妥善的處理辦法。比如老板不要強求秘書加班,或是秘書能對老板更配合一些。不能隻強調個人的需要與感受,更需要成員之間的理解與支持。職場畢竟是個大舞台,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唱獨角戲。
【拒絕加班的玉語金言】
◆對人力資源部——這些事我在工作效率高的時候半小時就可以處理,為什麼非要浪費大家的四個小時呢?
◆對關係比較親密的上司——親愛的老板,你不想出席我的過勞死葬禮吧?
◆對拖整個團隊後腿的同事——我覺得等你趕上正常進程,再一起推進會比較好,你覺得呢?
【玩轉“邊際效益”】
知道比爾·蓋茨和太太的婚姻是如何成就的嗎?這要感謝加班。梅琳達女士在婚前是個工作狂,而且她的辦公桌就在比爾辦公室的斜對麵。深夜,當比爾從電腦前偶爾抬起那智慧的腦袋時,他隨時能夠看見窗前還有溫暖的燈光在陪伴著自己。終於有一次,他忍不住邁出了腳步,去認識那個引起了他莫大興趣的加班達人。
提到這個,並非為了倡導通過加班解決大齡單身女性的婚姻問題,而是想開拓思路,既然加班的命運無法改變,不如來想想加班還能有哪些“新花樣”,通過加班,又能獲得哪些除加班費之外的豐厚回報?
經濟學上有所謂的邊際效益遞減,即每增加一個同樣的單位,所帶來的滿足感會逐漸減少。對於你的上司來說也存在這種現象。
第一次看到你努力加班到晚間十點時,他會大力誇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第一百零一次看你加班時,他可能已經視若無睹了。所以,改變一成不變的固定形式,來點創意,是加班人士應該考慮的。比起一周六天在辦公桌上埋頭苦幹來,何不抽出兩天時間跑跑外勤?把了解到的最新資訊分享給同事上司,一定會給眾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可以告訴他們:這是我花了一整個周日了解到的情況。所以,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經常加班,請讓你辛勤工作的“邊際效益”同樣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