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郭嘉到底幹了什麼?”
諸葛亮搖搖頭,表示不。
“郭嘉也不怎麼聰明嘛,他要是聰明,怎麼會被死白臉偷襲了許昌?”
諸葛亮回手從床上摸過一卷竹簡,猛地衝我的頭丟過來。我本能地閃開,問:“什麼?”
“《孫子兵法》第一卷,自己好好看看。”
“那個我讀過。”
諸葛亮很吃驚:“你讀過《孫子兵法》?”
“好歹我也是一員武將。”我得意起來。
“那好,你坐下,咱們聊聊。”
我看看房間,看不到任何可以坐的東西,隻好盤腿坐在地上——我知道漢人都是跪坐,但至今也沒學會。
諸葛亮注意到了:“你真是蠻人?怎麼會做了大漢的官?”
我吹牛:“我有才華。”
諸葛亮搖頭:“亂,曹操是紈絝子弟出身,雖然有才華,但是很講門第的,你是出使許昌,被孩子子遇到,胡亂封的官吧?”
“……不對,子年紀跟你差不多,怎麼能是孩子?”
諸葛亮不跟我糾纏,問:“你,上兵是什麼意思?”
“上兵伐謀。死白臉就是用謀,幹掉了曹操啊。”
“一知半解!上兵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何謂不戰而屈人?因勢利導也。”
“我聽不懂。”
“最上等的兵法是不用打的,靠形勢讓對手讓步,懂了嗎?”諸葛亮整個人都變了,變得氣勢洶洶,臉上閃動著年輕人特有的、興奮的光芒,看得出他喜歡這些話題,“周瑜偷襲許昌,這是非常險的險招,勝了他未必能贏,敗了滿盤皆輸。”
“勝了他未必能贏,是什麼意思?”
“他攻下許昌,並沒有動搖曹操的根本,卻遠離了自己的根本。劉備劉表都可以打著勤王討逆的旗號,抄了他的老窩。”
“對啊,你也勤王,皇帝在周瑜手裏,要勤,大家也隻能勤周瑜了。”
“勤王隻是旗號,下已經亂了,諸侯打什麼旗號都可以。打著勤王、清君側的旗號攻打子,最平常不過。重點是,現在的形式是,劉表劉備甚至袁紹曹操隨時都可以幹掉周瑜。”
“你還不知道吧?袁紹已經敗了!”
“在官渡炸營了吧?因為什麼炸營了?糧草丟了?被夜襲?還是火攻?”
我張大了口,不出話來,我知道諸葛亮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人,但我沒想到他這麼年輕的時候就把下大事看得這麼準。(哈哈,老子撿到寶了!老子以後什麼也不管,統統讓諸葛亮拿主意,死白臉,你死定了!)好半,我才從激動中鎮定下來,:“曹軍夜襲烏巢,糧草被火燒了。炸沒炸營,我不知道。不過袁紹部隊多過曹操數倍,多半是自己亂了,才被擊敗的。”
諸葛亮也有些驚訝:“你看事情很明白嘛……不錯不錯。”
我心翼翼地問:“師父,照你,周瑜搶了皇帝,什麼用也沒有麼?”
“現在是冬季,周瑜孤軍深陷中原,無糧無草,要個子有什麼用?清蒸還是燉湯?”
“挾子以令諸侯啊。”
“這些諸侯本來是子封的州牧太守,為什麼會成為諸侯?就是因為他們根本不聽子的。既然他們不聽子的,為什麼要理你這挾子的家夥?”
這一串問題問得我呆了,不過不是大腦一片空白那種呆,而是無比混亂,一萬個念頭來來去去,我為什麼沒想到?這道理很明顯啊!不是我笨,是我根本沒有自己想過,許多人都這麼的法,我就當它是公理,卻從來不會自己動腦子去推敲其中是不是有問題。
諸葛亮繼續:“袁本初那個笨蛋會想用這一招我不奇怪,周瑜也把子當個寶,可見此人不聰明。”
“可是,周瑜很聰明啊。我見過他。”
“你見過周瑜?你到底什麼來頭?”
我簡單了我的故事,知道諸葛亮這子無比聰明,一點油鹽醬醋也不敢加,連我跟喬的事情都硬著頭皮了。
諸葛亮越聽越興奮,等我完,:“冥冥中自有意,你際遇非凡,有了我的指點,一定能迅奪回南蠻王位,然後幫我恢複大漢山河。” 他拍拍我的肩膀,補充了一句:“你好好輔佐我,到時候我一定請子封你為王,永作大漢藩籬。”
“啊?”我一聽諸葛亮想讓我輔佐他,突然意識到我現在是徒弟身份,似乎很難指望諸葛亮給我作軍師,靠,早知道老子先去襄陽把我的流浪軍拉過來,不就跟劉備差不多了?劉備有關張,我有兀突骨甘寧,劉備是皇叔,我是蠻王。
諸葛亮看出我不願意,笑起來:“你到處拜師學兵法,卻不想作藩王,想做什麼?想入主中原?”
他的口氣帶著明顯的嘲弄意味,我忍不住惱了,站起身來:“我想做又怎麼了?劉邦本來也不過是個流氓,不一樣改名叫做漢高祖?”
諸葛亮拍拍手,笑了:“有氣魄!有見識!”他又問:“那你想讓我作你的張子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