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道德的司機
◆文/佚名
司機小鄭偷偷地端詳了剛攔了出租車的這位小姐,不是美,但五官分明;兩排長睫毛像圍著湖澤的小叢林;弧形分明的雙唇,很有個性地緊抿著。她斜倚在後座,似乎很累很累。
小鄭比平日更專心地開起車來。說也奇怪,忍不住從反射鏡中多看她幾眼,但小鄭不能看得太勤,免得讓她誤會自己心懷不軌。
車行一半,小鄭在鏡中,忽然看到她潸潸淚下,就像一枝帶雨梨花,惹得他有說不出來的憐愛。
“探病嗎?小姐。”本不應該向乘客多舌的。
“……”擦幹了淚水,她輕輕地點頭。
“病情如何?”小鄭馬上想到:該死!問這幹嗎?
開幾年車,最痛恨的就是一上車嘰喳不停的乘客。今天自己中了什麼邪?搭這個什麼訕?萬一……
“彌留。”沉重地吐出這兩個字,她像決堤的洪水,哭得淒淒切切,叫人好不心疼。
小鄭見過彌留的病人,和死人隻差一口氣。她一定急著見這個親人,慢一步說不定天人永隔。於是,小鄭加足馬力,闖了一個紅燈又一個紅燈,甘冒被警察罰款的危險,他想幫她一點忙。“嘎——”醫院到了。急踩了刹車,油然而生的英雄感,使小鄭無限驕傲。好啦:
現在就等著她謝意的眼光……
誰知,“啪——”一記清脆的耳光響自小鄭的左頰。
她原本姣好的臉孔,一陣青一陣綠地扭曲成一團,從牙縫中狠狠地擠出:“都是你們這些沒道德的司機,專搶紅燈,否則我先生也不會被撞得奄奄一息,躺在醫院裏!”她像丟垃圾一樣扔了20塊錢在小鄭臉上……安全第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無論什麼原因,都要遵守規則,否則,就可能會威脅到生命。
瑞士洗盤子的規矩
◆文/佚名
一個在瑞士的中國留學生課餘為瑞士餐館洗盤子以賺取學費。瑞士的餐飲業有一個不成文的行規,即餐館的盤子必須用水洗上六遍。洗盤子的工作是按件計酬的,這位留學生便在洗盤子時少洗一兩遍。果然,這樣一來,勞動效率大大提高,工錢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盤子的瑞士學生向他請教技巧。他毫不避諱,說:“少洗一遍嘛。洗了六遍的盤子和洗了五遍的有什麼區別嗎?”
瑞士學生聽了,就與他漸漸疏遠了。
餐館老板偶爾抽查一下盤子清洗的情況。一次抽查中,老板用專業的眼光查出洗的遍數不夠並責問他時,他卻振振有詞:“洗五遍和洗六遍不是一樣幹淨嗎?”
老板隻是淡淡地說:“好吧,既然你是這樣缺乏良知的人,你可以離開這裏了。”
他到另一家餐館應聘洗盤子。這位老板打量了他半天說:“你就是那位隻洗五遍盤子的中國留學生吧。對不起,我們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他屢屢碰壁。
後來,他的房東也要求他退房,原因是他的“名聲”對其他住戶(多是留學生)的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而且,他就讀的學校也希望他能轉到其他學校去,因為他影響了學校的生源……萬般無奈,他隻好收拾行李搬到另一座城市,一切重新開始。他痛心疾首地告訴準備到瑞士留學的中國學生:“在瑞士洗盤子,一定要洗六遍呀!”
沒有正直,就無真正的幸福可言;沒有良知,災難與不幸也會經常惠顧。生活中,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在考驗你的良知,堅守住,不可將良知作為砝碼換取短暫的勝利。
這並不屬於我
◆文/佚名
幾年前,錢先生來到世界聞名的高科技區“矽穀”——美國加州的聖何塞市。
自從錢先生抵達加州之後,他發現加州的氣候得天獨厚。這裏空氣清新,陽光明媚,四季溫暖如春,到處是鮮花綠草,他覺得自己仿佛走進了一個無邊無際的花園之中。
一天,錢先生正在隨意漫步,覺得眼前忽然一亮,前麵出現一條金色大道,人行道上種的是一株株橘樹,沉甸甸、黃澄澄的橘子擠滿了枝頭。花旗蜜橘是世界聞名的鮮果,今天,在美利堅合眾國的土地上見到它,見到那渾圓結實、果皮上閃著油光的橘子,錢先生感到非常親切。突然,他想到這樣一個問題:這些橘子已經長熟了,怎麼還長在樹上?是因為它酸,所以沒有人采嗎?
他決定問個清楚。
錢先生圍著橘子樹來回足足兜了半小時,無奈無一過往行人,他隻好調轉方向準備回到住處。這時,他突然見到前方一個背著書包,腳踩旱冰鞋的學生模樣的孩子正奮力而有規律地甩動著雙臂朝自己滑來。
錢先生有禮貌地對孩子說:“勞駕,孩子,你能回答我一個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