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在安德魯斯著陸前45分鍾,布什的空軍副官約翰·馬西尼中校來到前艙為結束整個行程做準備。飛機緩緩下滑時,馬西尼突然想出了個主意,他說:“如果按常規在安德魯斯降落後,再換乘海軍陸戰隊一架直升機,飛抵副總統住所附近的停機坪著陸,再駕車駛往白宮,要浪費許多寶貴時間,不如直接飛往白宮。”
布什考慮了一下,決定放棄這個緊急到達的計劃,仍按常規行事。
“我們到達時,市區交通正處高峰時期,”馬西尼提醒道,“街道上的交通很擁擠。”
“也許是這樣,但是我們必須這樣做。”
馬西尼點點頭:“是的,先生。”說著走向艙門。
看到馬西尼中校顯得疑惑不解,布什解釋道:“約翰中校,隻有總統才能在南草坪上著陸。”布什堅持著這條原則:美國隻能有一個總統,副總統不是總統。
布什認為:總統與副總統之間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相互尊重,是成就一個成功的副總統最重要的條件。
尊重不僅僅是一種美德,同時也還是一種原則。超越這個原則可能會使你得來一時的便利,但卻會讓你失去永久的被尊重的權利。
美國人的自製
◆文/佚名
南開大學有一個美國留學生叫凱瑟琳。寒假裏,凱瑟琳隨她的女同學張某到張的老家河南農村過年。
大年初一,張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招待凱瑟琳。
席上,張父特意以當地名酒款待嘉賓。張父給凱瑟琳斟了滿滿一杯酒,可是凱瑟琳隻是禮貌地舉杯,卻滴酒不沾。
張家問其故,凱瑟琳說,她的家鄉在美國西雅圖市,當地的法律規定公民年滿21歲才能飲酒,她才19歲,還未到飲酒的年齡。
張家人勸她,這裏是中國,不是美國,入鄉隨俗嘛。
再說,沒有一個美國人會知道你在中國飲過酒。凱瑟琳卻說,雖然自己身在國外,也應該遵守美國法律。名酒的味道很香,但自己會克製自己,不到法定年齡,絕不飲酒。
雖然凱瑟琳始終沒有飲酒,但張家人對這個19歲的美國姑娘十分敬佩。
再說一個美國商人,他經常到中國做生意。有一次,一筆生意成交以後,中方宴請他。中方聽說這個美國商人十分喜歡吃虹鱒魚,席上,主人特意請著名廚師做了一道名菜:清燉虹鱒魚。
這道菜上來以後,美國商人眼睛一亮,看得出,商人真的很喜愛這道菜。奇怪的是,商人夾了一塊魚肉以後,還沒有送到嘴裏就又放了回去,放下筷子不吃了。
主人忙問其故,商人說,這是一條有卵的虹鱒魚,美國法律規定,要保護生態環境,不能吃有卵的母魚。
主人連忙說,這是在中國,不是美國,中國並沒有這樣的法律。美國商人說,我是美國人,走到哪兒,都要遵守美國的法律。
主人很尷尬,再次勸美國商人說,即使是這樣,這條虹鱒魚已經燒熟了,不吃浪費了豈不可惜!美國商人卻說,即使浪費了,我也不能吃。美國商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碰這條虹鱒魚。
一個要想有所成就的人如果缺乏自製力,就等於失去了方向盤和製動的汽車,必然會“越軌”或“出格”,甚至“撞車”、“翻車”。而一個有自製力的人,不易被人打倒,不管是多麼大的挑戰皆能克服。
野鴨子也是列隊飛行
◆文/佚名
IBM 的創始人華特生的兒子小華特生,常常給員工講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酷愛自然的人每年十月間都要去看野鴨南飛的景觀。有一年,他大發慈悲之心,帶了一大袋飼料,到那裏的池塘邊去喂鴨了。沒有多久,有些野鴨不再費事大老遠地向南飛,就在他喂食的池塘裏過冬。後來這些鴨子越來越少飛了,三四年之後,它們變得又肥又懶,根本就飛不起來。
講完這個故事,小華特生說:人可以很容易地馴服野鴨,但要把馴服的鴨子再變成野鴨子就很困難了。小華特生進一步說明:“馴服了的野鴨子就哪兒也去不成了。”
小華特生把這個故事在IBM 翻來覆去地說,他希望員工能領會逸出常軌的人也會有特殊的價值,在以保守和整齊劃一出名的IBM,亦能有雅量容納桀驁不馴的好漢,才能成大事。
然而有一次,小華特生講完野鴨的故事,一個員工忍不住告訴小華特生:“就連野鴨子也是列隊飛行呢。”
這句話很快就變成野鴨故事的一部分,因為他道出更深一層的意思:即便是“野鴨子”也要有一定的約束與認同感,即朝著同一個方向走。
一個人可以適當保持自己的個性和享受一定自由的空間,但是,不能忽視必要的約束和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