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參考書或教科書,內容是最重要的。但如以記憶的效率而言,必須加以注意又最能幫助記憶的隻有目錄。如果你認為讀書隻要努力讀正文,根本不必去看目錄,隻把目錄當作查頁碼的工具,那將是極大的錯誤,應該立刻改正。
理由很簡單,第一,隻有一邊讀正文一邊讀目錄,才能把散亂的內容係統化,並整理到腦海中,是加強記憶的最好向導,換言之,目錄所記的第一章、第二章……是全書內容的骨幹,各章中的第一節、第二節……是列舉各章的構成要點。例如在某一世界史參考書的目錄中,首先列出全書主要內容:第一章文明的產生,第二章古代文明的成立,第三章東西文化圈與伊斯蘭文化圈,第四章歐洲世界的形成,第五章歐洲的近代化與亞洲的繁榮,第六章歐洲近代的國家發展,第七章現代世界。其中第四章歐洲世界的形成又列出該章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西洋中古世界的形成,第二節西洋封建社會,第三節封建社會的變動。其中第一節西洋史古世界的形成又列舉該書的主要內容:一、日耳曼民族大移動;二、法蘭克王國的成立與發展;三、中古國家的誕生;四、羅馬公教會的發展;
五、東羅馬帝國的興亡。換句話,所謂目錄乃是一本書的內容綱要,也等於是全書內容的縮影。所以一本書必須先讀的就是目錄,而且在讀內文時也要隨時翻閱目錄,以使所記的東西係統化。而且隻能通過目錄的係統記載,才能把你所記的內容加以係統化,而把你的記憶確確實實記入腦中。
若說“目錄是記憶術的有力武器”也不為過。除此之外,目錄還有很多利用法,例如當你打開書本讀時,應先看一遍目錄,除可找出當日的進度,並能連貫全書內容,了解某章某節在全書所占地位。何況凡目錄中所列的章節,都可作為各種考試的題目,所以隻要通讀目錄,就可浮現出全書內容,使你能掌握全書中心思想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