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虛張聲勢,製造假象(1 / 1)

虛張聲勢比默默地做事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當我們在現代社會中,麵臨著蜂擁而來的、不知道真假的信息時,高調的態勢更容易在其中突出出來。

做事時,要想爭得成功機會,抬高自己的身價是很必要的。隻有這樣,你才能為眾人所認同,也才能少去很多不必要的危險。那麼如何抬高自己的身價呢?最直接的辦法當然就是提高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這時,你要善於人為地製造一些矛盾或問題。而這些矛盾和問題又是別人所不能解決卻又非常關心不得不解決的,這時你就可裝作清高,讓他們來就範,這樣不僅能做成事,而且也能做好人。看看南宋的大奸臣賈似道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宋理宗過世後,度宗即位。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過繼為子而即位,時年25歲。度宗上台之後,曾一度親理政事,限製大奸臣賈似道的權力,顯得幹練有為,確實幹了幾件好事,朝野上下為之一振,覺得度宗給他們帶來了希望。賈似道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製,有人上書彈劾賈似道。賈似道看到,如果這樣下去,自己將會有滅頂之災。

他先棄官隱居,然後讓自己的親信呂文德從湖北抗蒙前線假傳邊報,說是忽必烈親率大軍來襲,看樣子勢不可擋,有直取南宋都城臨安之勢。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勵精圖治,沒想到當頭來了這麼一棒。他立刻召集眾臣,商量出兵抗擊蒙軍之事。宋度宗萬萬沒有想到,滿朝文武竟沒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語的禦敵之策,更不用說為國家慷慨赴任,領兵出征了。這時,賈似道卻隱居林下,悠哉悠哉地過著他的隱居生活。

不久,前線警報傳來,數十萬蒙古鐵騎急攻,要都城築壘防禦。這一切,使得度宗心驚肉跳,他不得不想起朝廷中唯一的一位能抗擊蒙軍的“鄂州大捷”的英雄賈似道。他深深地歎了口氣,在無可奈何之下,隻好以皇太後的麵子,請求賈似道出山。謝太後寫了手諭,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給賈似道。這麼一來,賈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說,先是搪塞不出,繼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度宗無奈,隻好給他節度使的榮譽,尊為太師,加封他為魏國公。這樣,賈似道才懶洋洋地出來“為國視事”。

賈似道知道警報是他令人假傳的,當然要做出慷慨赴任、萬死不辭甚至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向度宗要了節鉞儀仗,即日出征,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無地。天子的節鉞儀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結果,這代表了皇帝的尊嚴。賈似道出征這一天,臨安城人山人海,都來看熱鬧。賈似道為了顯示威風,居然借口當日不利於出征,令節鉞儀仗返回。這真是大長了賈似道的威風,大滅了度宗的誌氣。等賈似道到前線逛一圈,無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見是一場虛驚,合手慶幸尚且不及,哪裏還顧得上追查是謊報不是實報呢。

賈似道“出征”回來,度宗便把大權交給了他,賈似道還故作姿態,再三辭讓,屢加試探要挾,後見度宗和謝太後出於真心,他才留在朝中。這時,滿朝文武大臣也爭相趨奉,把他比作是輔佐成王的周公。通過這場考驗,年輕的度宗對朝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理解為什麼理宗要委政於賈似道。原來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可用,賈似道雖然奸佞,但困難當頭之際,隻有他還“忠勇當前”,敢於“挺身而出”。度宗哪裏知道,滿朝文武懦弱是真,賈似道忠勇卻是假。度宗不覺地陷入了賈似道的奸計之中。從此,度宗失去了治理朝政的信心和熱情,把大權往賈似道那裏一推,縱情享樂去了。

賈似道再一次以“肅清”朝堂為名,在極短的時間內,把朝廷上下全換成了自己的親信,甚至連守門的小吏也要查詢一遍。這樣,趙宋王朝實際上變成了賈氏的天下。

懷才不遇,壯誌難測是每個有本事的人都可能遇到的境況。這個時候鬱鬱寡歡,不思改變的話,你可能真的從此湮滅,那麼如何才能改變這種情勢呢?那就“虛張聲勢”,讓他人覺得“非你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