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找人辦事要剛柔相濟(1 / 1)

做人做事在原則和尊嚴麵前,該剛則剛,該柔則柔;人剛我柔,人柔我剛;人柔我亦柔,人剛我更剛。隻有剛柔相濟、能屈能伸,才能左右逢源、取得成功。

中國人做事講究剛柔相濟,遇事求謀略,善技巧。但是歸根到底,宗旨隻有一個,原則也隻有一個,這是不可動搖的。這是做人的氣節,立世的根本。在社會交往處理人際關係中,善於交際固然為人所好,但是毫無原則的一味迎合,也為人所不屑。

做人是要有點骨氣的,在與人交往中,要自覺地保持高尚的人格,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前麵更是要頭腦冷靜,不向強大勢力低頭,絕不能來半點含糊。當年周總理與基辛格談判時,因台灣問題使談判陷入了僵局。這是涉及到主權的原則性問題,所以周總理提高聲調嚴肅地說:“台灣問題已經是個老問題了。我必須申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政府,解放台灣是中國內政,美國軍隊必須撤出台灣。這三條立場是不變的。”

基辛格也提高嗓門,亮明觀點:“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不能在開始我們之間的新關係時背棄我們的老朋友。我們絕不能放棄對台灣的義務,我們決不會與台灣斷交。”

“什麼樣的複雜原因?什麼樣的義務?這真是天方夜譚。”周恩來也略為提高了聲調。室內的談判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周恩來語氣又緩和下來:“我理解尼克鬆總統為此作出的努力。但請問,你們怕失去的是一些什麼樣的朋友?是一些腐朽的,即將垮台的‘老朋友’。你們為了照顧這些老朋友,勢必使自己陷入被動而脫不開身。這一點,你們總統不是在堪薩斯城的演說中已經提到了嗎?世界正在發生變化,但是這種變化總不能讓中國人民再受損害了吧?”周總理的義正詞嚴使基辛格無言以對,隻好轉動著手中的鉛筆。

周恩來這時又豁達地說:“毛主席說台灣問題可以拖一百年,是表明我們有耐心;毛主席的意思同時也包含了不能讓台灣問題妨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這些不都表明了我們的誠意麼?而你們的誠意又何在?”基辛格想了一會兒,終於說:“總理先生,會談的公報是必須有助於打開一條新的道路。總統也是這個意思。”

周恩來灑脫自如,妙語連珠,語驚四座。言之有理,論之有據。由於在台灣問題中同時牽涉到了美國的關係與利益,周恩來外柔內剛、綿裏藏針,最終既堅持了立場,又不失禮節;既維護了尊嚴,也贏得了敬重。

若以剛製剛,同樣需要智慧與機敏。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令人在城門旁挖了個小洞,並讓管禮賓的小官帶晏子從此洞進城。晏子見此情景,看著周圍準備看笑話的人群,非常驚訝地說:“哎呀!今天我恐怕來到狗國了吧?怎麼要從狗門進去呢?”楚國人討了個沒趣,隻好引他從大門進城。

最為正直的人們所不齒的便是趨炎附勢。一是因為趨炎附勢者人品卑下。他們沒有原則性,沒有廉恥心和是非心,隻要能獲得名利之類的個人私利,不惜對有錢有勢的人阿諛逢迎,溜須拍馬,什麼事都能做出來。他們見風使舵,有奶便是娘,一旦形勢變化,便樹倒猢猻散,去投靠新的主子。他們也沒有自尊、自信、自強的觀念,而是靠投機鑽營,靠有錢有勢的人過寄生生活。這樣的人不可能真誠待人,卻是敗壞人際關係的腐蝕劑。

在人際交往中,不要巴結逢迎,而要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若以勢利眼光處理人際關係,則會玷汙自己的品行,這樣,即使獲得暫時的風光,也是為人們所不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