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良對商鞅的勸告切中要害,但商鞅沒有意識到情形已經糟糕成那種程度,同時還貪圖於自己的安逸生活。人一旦養成了習慣,就很難擺脫,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隻有到火燒眉毛的時候才明白奮起抗爭的原因了。
境界談
與人交往,切忌過於強勢和刻薄,真正的強者往往是溫柔的。
在沉默中積蓄成功的力量
常言道:“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有的人隻是羨慕別人在台上一分鍾贏得的鮮花與喝彩,卻意識不到這些鮮花與喝彩成就的背後,是表演者在台下十年沉默之後的爆發。有的人總是追求轟轟烈烈、風風光光的生活,卻不願意為此甘守清貧和寂寞,付出辛勞和汗水。其實,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耐得住沉默、熬得過寂寞,善於在沉默中積蓄力量,在寂寞中等待時機。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意思是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在極度的艱辛中,產生了大成就。司馬遷這段話是在自己受宮刑發奮創作《史記》時自我激勵的話。很多人從中讀出了要想有大成就,必須付出倍於常人的艱辛。甚至有人進一步下結論,人要實現理想,往往會活在痛苦之中。
事實上,司馬遷的意思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很多人的意義延伸是不對的。要實現理想,獲得大成功,固然需要有毅力,有決心,有努力,有付出,但是並不意味著人一定要活在痛苦中,在痛苦中不能自拔。艱難困苦中生活的人固然能夠創造奇跡,但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人也同樣能創造奇跡。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成功人士,雖然他們通過非凡的努力達到成功,但是這種努力絲毫不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生活甚至比很多人都幸福。這種人懂得平衡事業和生活,不但生活幸福,而且也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
其實,堅持理想並不意味著要放棄幸福生活。而且越是堅持理想,越是要追求幸福的生活。
在電視劇《決戰玄武門》中,江豐一心想成為天下武功第一,這是他的理想。為了這個理想,他離家到昊天門去學武。和他青梅竹馬的秦惜惜舍不得他,於是不顧他的反對,一直跟隨著。然而江豐醉心練武,冷落了她。她感情失落,這個時候李世民出現了,兩人很快產生了感情。等到江豐武功大有成就想找惜惜時,發現一切都已經晚了。後來秦惜惜成了帝位爭奪的犧牲品,而江豐為了秦惜惜答應幫助奪位。到最後發現原來一切都是個陰謀,自己悲情謝幕。
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是故事中的道理卻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有些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為了一展抱負,以為自己什麼都可以犧牲,以為自己必須犧牲什麼。結果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最珍貴的已經失去了。
境界談
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珍惜生活,學會看重過程。不但要看重理想實現的過程,而且要看重理想之外的生活。生活和理想並不矛盾,隻是人們的偏見在作怪。
學會在人前示弱
“示弱”,就是放低位置,降低姿態,在他人麵前謙虛謹慎。懂得示弱,學會示弱,有利於我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好、更遠。
澳洲有一種說法:性烈之馬一般生命較短,因為難以馴服,難免會被吃掉;而那些“示弱”的馬,因為較易馴服,往往能夠賽場奪冠,而被精心飼養,自然得以延命。最近看到一份資料上說,海灘上的藍甲蟹分為兩種:一種是較凶猛的,不知躲避危險,跟誰都開戰;另一種是溫和的,不善抵抗,遇有敵人,便翻過身子,四腳朝天,任你怎麼叨它、踩它,它都不理不動,一味裝死。經過千百年演變,出現了一種有趣的現象,強悍凶猛的藍甲蟹越來越少,成了瀕危動物;而喜歡示弱的藍甲蟹,反而繁衍昌盛,遍布世界許多海灘。動物學家研究發現,強悍的藍甲蟹一是因為好鬥,相互殘殺中首先滅絕了一半;其次是因為強悍而不知躲避,被天敵吃掉一半。而會示弱裝死的藍甲蟹,則因為善於保護自己而越來越昌盛。
曹睿在許昌得了重病,於是把後事托給了曹爽和司馬懿,要他們同心輔助才8歲的太子曹芳。
曹睿去世後,曹芳當了皇帝。曹爽很快就奪了司馬懿的兵權。從此司馬懿裝病不出,他的兩個兒子也退居閑職。
曹爽出身富貴,整天吃喝玩樂,聽歌賞舞,出城打獵,過著帝王一般的日子。弟弟曹羲勸他收斂一些,以免遭人忌恨,曹爽卻充耳不聞。但曹爽還是有些擔心司馬懿。
曹爽的部下李勝被任命為荊州刺史。曹爽便讓他以辭別為名前去探望司馬懿的病情。司馬懿故意裝出十分病重的樣子,麻痹了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