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失戀確實帶給人很大的痛苦和煩惱,那種挫敗感也許如同強力炸彈般讓你短時間內承受不住。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短期的痛苦和悲傷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一直沉湎於這種痛苦而無法自拔,那麼就是非常不明智的了。天涯何處無芳草。既然感情不能勉強,何不想開一點,給自己多一點空間,也給自己另外一個幸福的機會。死抓住一根救命草不放,或許反而因此丟失了生命。
失戀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經曆,樂觀者和悲觀者處理的方式卻截然不同。對於那些樂觀的人而言,他們也曾痛苦,也曾悲傷,不過他們不會讓這種情緒影響到他生活的其他領域。雖然他(她)已離去,可生活依然在繼續,不是嗎?如果因為丟失愛情,把工作也丟掉,人生也丟掉,自我也丟掉,那豈不是很愚蠢的做法嗎?作為一個堅強的人,即使被拋棄,即使眼中還有淚水,依然要對生活微笑。要相信自己,他(她)離開了你,隻是因為你們不合適而已,並不代表你不優秀。他(她)的離開,是你的身邊少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她)的身邊少了一個愛他(她)的人,這絕對是他(她)的損失。
然而,總有部分思想極端的人,麵對失戀的狀況,無法把握自己的人生,或者性情大變,暴躁無比,不但影響了工作,也影響了和家人的相處;又或者暴飲暴食,自暴自棄,覺得自己沒有意義,有了輕生的想法;更甚者以死相逼,或者產生報複心理,最終導致兩敗俱傷。想想看,因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這是一種多麼愚蠢的做法。
為失戀而痛苦不堪的人必須學會自我調整,自我拯救。雖然愛情不在,可是還有親情和友情的常伴;雖然這段愛情失敗,但是離開一棵樹,你獲得的是整片森林;雖然他(她)選擇了離開了你,可是你的意義、價值依然可以從工作、生活等很多方麵去體現,你可以活得更好,不是為了做給那個離開你的人看,而是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境界談
做一個堅強的、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這種瀟灑並不代表你寡情,也不代表著你沒有付出感情,而是一種成熟的人生態度。流水本無意,何必強留著。既然已經失去,為何不做一個瀟灑的人,相信總有那麼一方清水,願意為你停留。
看淡生活中的不平事
生活中常有不公平的事情出現,努力了,付出了反而沒有得到回報的事情也不僅隻出現在你的身上。由於地球是圓的,總有一些人站在圓的切線點上比你早幾分鍾看到太陽。人生的事情,很難做到公平,有些人生下來或許就含著“金鑰匙”,而有些人或許生下來身體就不完整,這些都是我們先天無法掌握的,隻能接受。麵對著這些所謂的不平,平庸之輩隻會埋怨,而不以實際行動去改善,結果差距越來越大;智者則會坦然地接受它們,積極地用後天的努力去改變這種不平,贏得了自己的人生,也贏得了更多的敬佩。
斯蒂芬·威廉·霍金--“黑洞”理論和“量子”學說的創始人,對於他而言,命運是很不公平的。他天生就是一位中樞神經殘廢者,由於肌肉嚴重衰退,從而失卻了行動能力,手不能寫字,話也講不清楚,終生要靠輪椅生活。但是他並沒有對於這些身體的殘廢而怨天尤人、斤斤計較,也沒有因為身體的局限而停止人生的探索。相反,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由於身體行動的不便,他隻能用一個小書架和一塊小黑板完成他的研究過程。在他的研究過程中,他無數次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最終在天文學的尖端領域--黑洞爆炸理論的研究中,通過對“黑洞”臨界線特異性的分析,獲得了震驚天文界的重大成就,為此榮獲了1980年度的愛因斯坦獎金。
然而,這位失去了行動能力的科學家在1985年病情惡化,連語言能力也被剝奪了。這時候的他依然沒有把時間放在埋怨命運上,他利用一台電腦聲音合成器來間接表達他的思想,爭分奪秒地在他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奇跡。他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縱一個特製的鼠標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單詞來造句,然後通過電腦播放聲音。有時候,為了合成一個小時的錄音演講要準備10天。身體如此不便,卻絲毫沒有減慢他研究的速度,他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論方麵走出了重要一步。如今他已經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今的“愛因斯坦”,我想這種殊榮,斯蒂芬·威廉·霍金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