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完全有說服力的解釋——但願考古學上的論斷不要如此簡單膚淺!因為正如前麵所講,除了地窖上厚厚的牆基和一小口井的遺址之外,人們什麼也沒有找到。此外,按照科爾德韋的想像,傳說中的塞米拉米斯的樂園的規模可能隻和一個稍大些的市郊小菜園差不多,形同一個邊長為23至34米的梯形。如果真的如此,這個被稱為世界奇跡的草木豐盛的樂園也真是太樸素了!
比較容易理解的猜測是,空中花園(如果它確實存在過的話)位於非常靠近幼發拉底河的地方。不久前,科學家們得出結論,認為尼布甲尼撒的城堡南部的一部分有可能直接建在幼發拉底河麵上。尼布甲尼撤本人寫道:“為了不使泥沙在幼發拉底河河底沉積下來,我讓人用磚石修建了一處直接延伸至河裏的巨大堡壘。它的基腳固定在了水中,頂部高聳著,就像森林覆蓋的山脈。”那確實是一幅森林覆蓋的山脈的景象。很顯然,這和我們在那塊亞述人的浮雕上所見到的十分相似:一處聳立著的人工澆灌的樹木種植園。今天,人們早已看不到空中花園了。曾經繁榮昌盛一時的巴比倫留下的一點可憐的遺址也為空想大開了方便之門。
在我看來,塞米拉米斯的空中花園是最美麗、最持久的一個世界奇跡。原因隻有一個:它不僅僅隻是一個建築物,它是一個令人著迷的傳說。對於任何一個被沙漠的炎熱折磨得筋疲力盡的人來說,它又是令人神往的希望。它還是一種大概隻存在於想像中的天堂,隻要人類還有夢想,這個天堂就會永遠存在。
倒塌的太陽神——赫利俄斯雕像
希臘羅得島上太陽神赫利俄斯的巨型雕像也是一大世界奇跡,但其堅固性與一棟糟糕的預製裝配式房屋相差無幾。這尊位於羅得城附近某一地點的立式雕像的存在時間隻有66年,比現代人的平均壽命還要短。據說在公元前226年,一場地震使赫利俄斯的巨型雕像倒塌,同時還毀壞了許多房屋。900年之後,殘留下的銅片和石塊還隻是散亂地堆放著。根據史料記載,這些成堆的廢物比原來那個完整無損的雕像更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弄明白了巨型雕像的規模,這便不足為奇了:一個身材高大的人也得使勁才能合抱住雕像的一根手指頭,而雕像頭部的容量大約為2.2萬升。
盡管馬爾滕.凡.海姆斯凱克在1572年製作的銅版畫純粹隻是一種幻想,但也能讓人猜測到一些雕像的廢墟所產生的效果。與身體脫離的頭部就像是一件現代藝術品,古怪而使人糊塗。也許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當地人才將這片廢墟當作吸引參觀者的勝地而長久地保存。
的巨型雕像曾經位於羅得城的什麼地方藝術家馬爾滕.凡.海姆斯凱克在16世紀對赫利俄斯的巨型雕像進行了想像。他的想法雖然吸引人,但完全沒有根據赫利俄斯是神話中的“羅得島之父”。根據古代流傳下來的說法,在希臘諸神分配領地時,竟將太陽神遺忘了。主神宙斯為了安慰他,便將羅得島送給了他。這是一個天堂般美麗的地方,是宙斯從海底深處舉到明亮的海麵上來的。
古代的作家們留下了好些關於這座巨型雕像的細節,諸如該雕像高33米,耗費了15噸銅和9噸鐵,內部是由一個鐵支架和石塊支撐著的。然而直到今天都沒有人知道這座巨型雕像的準確位置和它的真實模樣!所以人們便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猜測。迄今為止,最受大家喜愛的設想顯然是赫利俄斯兩腿分開,站在港口的入口處;在他伸開來的手中舉著一個火炬,這使得這個巨大的紀念像如同一座燈塔。如果這種設想正如埃拉赫的菲希爾在銅版上所畫的那樣,則總是有些詼諧諷刺的味道。因為駛入港羅得島博物館中的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頭像口的帆船桅杆的頂端看起來隻差一丁點兒就碰到了赫利俄斯那“象征男性的部位”了!
巨型雕像兩腿分開地站立著的設想源於中世紀。一座在整個古希臘羅馬時代都獨一無二的雕像雙腿分開,這也許在最大程度上傷害了希臘人對美的熱愛之情。這種令人厭惡的獨一無二肯定值得古代的作家們大書特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