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2 / 3)

“先生請起!!--這邊坐!”待顧炎武坐下,林風笑道,“老先生今天來,恐怕又有大條道理要講吧?!”

“恕臣不恭!”顧炎武沒有回答林風的話,大大咧咧的從靴筒裏抽出一根煙袋,啪嗒點上火,自顧自的吞雲吐霧,“其實也沒什麼大事,今天老臣忽然來了興致,想和殿下聊聊!”

林風啞然失笑,現在這個世界,也就隻有這麼一個人會忽然跑來對自己說,沒啥事情,就找你扯扯。不過他就是喜歡顧炎武這個脾性,臉上卻皺眉道,“哎,我說顧老,您這玩笑可就開大了,寡人日理萬機,時間緊張得很哪!--您這回想說什麼?!”

顧炎武嗤之以鼻,他身為禮部拾遺,對這事可是最為清楚不過,最近朝廷改製,滿朝文武都忙瘋了,就他一個漢王一天到晚沒事晃蕩,現在內閣班子才剛剛搭好,文檔都才理會清楚,他漢王接不到奏報,那怎麼忙得起來?!他持著煙管,在桌緣上輕輕磕了磕,“漢王您想聽什麼呢?!”

這可就奇怪了,不是你要找我麼?!林風失笑道,“老先生想說什麼,那寡人就聽什麼!”

“那好!”顧炎武點了點頭,“臣聽說咱們大漢要鑄造大漢新錢?!”

“是有這麼一回事!”林風點頭肯定,轉頭朝顧炎武望去,訝然道,“您老人家不會不知道罷?以前咱們大漢朝軍政緊張,多有戰事,所以這個內政就有點不修了,現在咱們治下的百姓都還在用順治通寶或者康熙通寶,聽說遼東及朝鮮、東瀛等邊遠地方還有人用崇禎錢--如此荒謬之事,自然不得聽知任之,而今我大漢順天應名,改元稱製,當然要鑄造‘元興通寶’,以為萬民流轉!”

“這是自然,”顧炎武笑道,“難為殿下一代天驕,居然於次小事留心,老臣佩服之至--不過殿下打算如何鑄造銅錢呢?!”

林風疑惑的看著顧炎武,這話有點莫明其妙,他到底是說鑄造銅錢的冶煉方法還是指行政上的操作手段?!

“哦,失語、失語!”顧炎武見林風錯愕,當即省悟過來,擺擺手道,“老臣是想請問,你是打算讓那所衙門來操辦這件事情?!”

林風愈加奇怪,他根本不相信顧炎武連這個都會不知道,隨口答道,“當然是戶部派員督察,工部出工匠人丁了?!”

“嗬嗬,是啊,這倒是老祖宗穿下來的法子,曆朝曆代都是如此!”顧炎武笑吟吟的點了點頭,朝林風笑道,“漢王如此遵行,也不算令人意外!”

他到底想說什麼?!林風當下打起精神,定定的看著顧炎武,“老先生,您既然這麼說,那肯定是有不同的方略罷了?!”

“正是如此!!”顧炎武果然點了點頭,隨手把煙袋擱在桌子上,正色道,“敢問殿下,如今我大漢財力如何?!”

“財力?!……”林風微微一驚,隨即大笑道,“我大漢財力一向豐裕!--先生何出此言?!”

“豐裕?!”顧炎武搖頭笑了笑,不屑的哂道,“不見得吧?!”

林風咳嗽一聲,“顧老--您這麼說是什麼意思?!”

“好罷!”顧炎武微笑點頭,“臣得殿下關愛,在京久矣,故我大漢往事,倒也還聽得一些,這裏久給大王算算銀子罷!”

他咳嗽一聲,振奮精神道,“我大漢起兵之初,夷滅偽清朝廷,收其國庫、內帑,據言,折合白銀約莫四千餘萬兩,對否?!”

林風稍稍猶豫,隨即點頭道,“不錯!”

“此後備戰、擴軍,收降、賞賜有功人等,大戰圖海,僅半年時間,就用掉了將近一千二百萬兩,是吧?!”

林風一想起這件事情就頭痛,這軍隊果然就是大投資,真是燒錢的東西啊,當下悶著臉道,“攻下天津、保定得了六十餘萬,不過為了整肅人心,綏靖地方,安撫投降官員,遣散俘虜什麼的,又花了不少,總數是一千三百五十餘萬兩!!”

“是了,漢王殿下於此事上做得極好!古往今來,許多揭竿而起的英雄豪傑,就有不少在黃白之物上吝嗇,結果失盡人心,而漢王於數月之間安息地方,收攏人心,一載之內及舉兵四向,人人效命,除了大義人心在外,這白銀可是幫了大忙!!”顧炎武笑嘻嘻樹起一支大拇指,“許多人都說漢王鼎立之初太過魯莽,銀錢散發太過泛濫,真書生之見也,須知烏合之眾乃令行禁止,除恩威之外更無他法--殿下您可知道,您就是在此數月之間得了兵士歸心,於是佇立不敗,嗬嗬,由微知著,漢王真是做大事的人!!”

“哪裏、哪裏,”林風心中好受多了,當下笑道,“先生太客氣了!”

“得直隸之後,漢王又做了三件大事,一件是開港天津,起大船,走海路通南北,此事聽說殿下亦耗費巨萬,是也不是?!”

“不錯!”林風點頭承認道,“明麵上的賬不到兩百萬兩,不過那是給施琅和楊海生零用的,實際上的大頭是在戴梓那邊,火炮、蒙衝、甲胄、兵刃以及士兵訓練安置等等陸陸續續投入不下四百萬兩。”

“另外兩件那就更為駭人聽聞了!”顧炎武大笑道,“以新立之朝收流民數百萬,毀皇宮禁地為百姓冷暖,如此英雄豪氣,顧某其實雖遠在江南,亦不得不欽佩得五體投地!!”

這回不待顧炎武說明,林風便自己交代道,“好吧,老實說那幾百萬流民可差點逼得我上吊,光買糧食就花費了兩百多萬兩白銀--您也知道,糟運一斷,那時候糧食布料貴得離譜,此後為了安置他們,咱們又差點和馬英將軍開仗,最後雖然招撫了他們,但後來收編部隊、遣散老弱、更新裝備又花費了三百多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