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3 / 3)

“漢王仁義,”顧炎武笑道,“那一年您可是隻有支出沒得進項,直隸一省的錢糧您可是都免了!”

“可不是麼?!”林風苦笑道,“您看我容易麼我?!好吧,好容易和晉徽商會達成協議,幫忙把流民屯墾安排妥貼了,那邊滿洲八旗又來折騰,沒得辦法,咱們又得去遼東打仗,嘿嘿,一場大戰打下來,人死了幾萬,銀子花了五百多萬!”

“不是攻取遼東,殿下收繳白銀一千五百餘萬麼?!”

“那時咱們大漢糧荒啊,本王差點都沒得戲唱了,為了找糧食甚至和朝鮮撕破了臉麵!”林風無奈的道,“有銀子有什麼用?能吃能喝麼?買東西都沒地方買去!”

“不過老臣聽說晉徽商會從山東、江南買來了一批糧食救市!”顧炎武笑道。

“屁!!那是高價糧!”林風忍不住罵道,隨即擺擺手,“算了,在商言商,這個也沒什麼說的,到底把東西從南邊運過來也不容易!”

“是了,當時又恰逢葛爾丹南下,喇布進犯安徽,大漢兩線猝起戰火,不得已,於是大漢又得調兵出征?!”

“是啊,本來咱們大漢官府也不至於沒糧食養兵,光吃飯還是有點紅薯土豆的,不過這不是又要打仗不是,難道真的不儲備一點糧食?!於是沒得辦法,還是得斟酌著買進了一批!”

“所以此次南北大戰,咱們大漢又耗費白銀上千萬,糧草四百多萬石?!此外還背上了山西、陝西兩個大包袱,”顧炎武眯著眼睛,微笑道,“所以老臣這麼一算,咱們大漢自起兵一來,向來都是開支遠遠大過進項,而殿下卻怎麼說得了‘寬裕’二字呢?!”

林風尷尬萬分,當下麵紅過耳,轉頭道,“咳……咳……寡人的意思是說……這個眼下……這個雖然花費大了點,但銀子還是儲備了一些的,暫時不用著急!”

“恕老臣不恭,”顧炎武肅容道,“為長遠計,難道殿下就沒想過有朝一日,殿下會有著急的一天麼?!”

林風默然不語,沉吟半晌之後,忽然問道,“顧老先生,請問這件事情和鑄造元興新錢有什麼關係?!”

“自然大有幹係!!”顧炎武笑道,“老臣這幾日走訪了不少商家,與此輩商賈縱論經濟,倒也是大有裨益!”他看了看林風,“不知道殿下還記不記得,數年之前,您曾親自下過詔令,委晉徽商會會長許淡陽為‘大漢商稅委員會’總知事,以為朝廷與官府上呈下達之用?!”

林風定定的看著顧炎武,嚴肅的道,“老先生,咱們別再在繞來繞去了--老實說罷,您今天到底想跟我說什麼?!”

顧炎武毫不退卻,正正的和林風對視,昂然道,“老朽一生治學,兼有遊曆天下,知天下人,曉天下事,今日之來,正為大漢百年計!!”

“願聞其詳!”

“漢王一代豪傑,器宇寬廣,誠數百年來之未有也,故顧某亦敢冒死勸諫,”顧炎武朗聲道,“臣想請漢王開萬世之先,將國家財事,委於商賈之家!”

林風大驚失色,目瞪口呆的看著眼前的這位大儒,不能置信的道,“你說什麼?!!--你要我讓商賈們高居廟堂?!”

“商賈儒者,無非門戶之別而已,有何高下之分?!”顧炎武不屑的道,“儒生能出將入相,那商賈就不能麼?!某為利國利民計,豈為儒家一宗為偎犬之吠?!”

我的天,這還是“大儒”麼?!林風的腦袋進入了真空狀態,瘋了,真是瘋了,看來這個時代的儒生真的都是瘋子,怎麼和自己所了解的根本就是兩回事?!!

呆了半晌,林風方才呐呐的道,“……老先生,您的意思是,讓這些商賈做什麼?!”

“象今日之‘大漢行兵事權掌總參謀部衙門’一樣,將戶部衙門從朝廷裏分離出來,單列為一部,然後委以商賈事之,同為國家鼎足,”顧炎武堅定的道,“如此,我朝必定物埠興旺,國庫充盈!!”

“將……將戶部從朝廷裏分離出來?!”林風怔怔的看著顧炎武,結結巴巴的道,“……還單獨成為一個部門?!……”

“不錯,”顧炎武點了點頭,表情凝重,“此事定然多有阻力,急則定欲速不達,故為權宜計,老臣以為,可在數年乃至數十年之間逐步推行,所以而今第一步,便可從鑄造元興新錢開始!!”

“第一步……”

“正是,”顧炎武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老臣及太學總知學事黃宗羲大皆以為此事可行,前日就曾與許淡陽等人多次詳談,言談之間,許會長就曾言道,願為殿下效力,為大漢總攬票號錢莊事!!”

林風有些疑惑,“總攬票號錢莊?!……”

“不錯,晉徽商會財力雄厚,人脈寬廣,兼之信用卓著,可以任事!”顧炎武解釋道,“所以現下大可以借此次鑄造新錢之事,將此大政委任與大漢商稅委員會,然後開設一所‘大漢錢莊’,放下戶部之權力,既為流通之便,又以監管天下錢財,如此以商賈盈衡之道理財,豈不勝過戶部老蠹甚多?!!”

林風恍然大悟,雲山霧裏繞來繞去,說了半天,原來是要搞國家銀行,這個主意真是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