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嚴於律己才能少犯錯誤(1 / 1)

少容己。

對自己要少加寬容。

人都有原諒自己的毛病,為官者更容易因為自大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變得放縱起來。反省自己的缺失才能找出不足,嚴於律己才能少犯錯誤。特別是身處高位的為官者,人們習慣上是逢迎他們,不敢當麵指出他們的缺點,這就要求他們多做自我檢討,及早消除隱患。

不收城池的信陵君

戰國時期,魏國公子魏無忌被封信陵君,許多人都投奔到他的門下。

信陵君以禮賢下士著稱,各諸侯國畏懼他的賢能,不敢輕易進犯魏國。

一次,魏王和信陵君一起賭博遊戲,有人報告說趙國入侵。魏王聞之大驚,信陵君卻不動聲色地說:

“那隻是趙王在打獵,大王不必緊張。”

不久,消息傳來,正是趙王在邊境打獵。魏王驚訝地說:

“公子莫非有先見之能?”

信陵君解釋道:

“並非是我的能耐,而是我的賓客中有人能探知趙王的舉止,是賓客告訴我的。”

魏王對信陵君的本領十分忌憚,他對心腹說:

“公子手下能人奇士眾多,他的威望也令人仰止,這是對寡人的巨大威脅啊。寡人當防範在先,不能重用他。”

魏王於是不顧眾大臣的敦請,始終不把治國大權交給信陵君。

公元前257年,秦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魏王派兵救趙,卻因害怕秦國報複而令大軍停留在了鄴城,坐以觀望。信陵君為了救趙,偷走了魏王的兵符,殺了統帥魏軍的將領晉鄙,指揮魏軍大破秦軍。

信陵君不敢回到魏國,於是便在趙國留了下來。趙孝成王感激信陵君的恩情,打算拿出五座城池封給信陵君,作為酬謝。

信陵君聽說了這件事後,十分得意地對手下人說:

“難得趙王知恩圖報,五座城池我是受之無愧的。”

信陵君一副居功自傲的樣子,跟隨他的賓客都感意外,他們議論說:

“公子雖有大功,但貪取回報,終不是君子所為,公子讓人失望啊。”

賓客開始責怪信陵君,有人竟想離他而去。這時,一位年老的賓客對眾人道:

“你們隻因一件小事而責怨公子,這對公子不公道啊。”

眾人聽他出語不凡,好奇地說:

“明明是公子有錯,你難道還有為他開脫的理由嗎?”

年老的賓客道:

“公子不惜冒死解救趙國,這份膽量和義氣天下罕有,誰可與之相比呢?公子現在有國難歸,但他並不哀怨,這份真情更讓人敬佩了。公子現在表現出了一點驕傲,確是他的不對。可這隻是他的小節,我們怎能揪住不放,進而反對他呢?公子的錯處隻怪無人提醒,我們應該體諒他啊。”

一席話說得眾人麵紅耳赤,他們中沒有一人站出來和年老的賓客爭辯。

年老的賓客於是拜見信陵君,他對信陵君說:

“公子救趙之時,可曾想到要貪取趙國的五座城池呢?”

信陵君道:

“生死關頭,誰也不會在乎城池啊,何況是我呢?”

年老的賓客說:

“公子救趙,不避生死,乃是出自大義,如果為了五座城池而影響公子的名聲,那麼誰都會說公子不智。”

信陵君嚴肅起來,請教道:

“先生若有賜教,我一定遵從。”

年老的賓客正色說:

“有的事情可以忘掉,有的事情卻不可以忘掉。別人對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掉;公子對別人有恩德,公子應該忘掉它。公子對趙國有功,而對魏國就是不忠,公子怎能沾沾自喜呢?我希望公子不要接受趙國的五座城池,更不能把功勞掛在嘴上。”

信陵君慚愧不已,他對年老的賓客連連稱謝,說:

“你說得太對了,這確是我的大錯,若無你的指點,悔之何及!”

信陵君堅持不受趙王的封賞,人們對他的敬意更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