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恕人。
對他人要多加寬恕。
寬恕是做人的美德,做官更需要保有這種美德。為官者高高在上,往往有恃無恐,對人頤指氣使,十分苛薄,如此待人是要怨聲載道的。遭人忌恨是招禍之道,再大的官也免不了有危難之時,如果樹敵太多,那麼他是難以應對的,也是必敗的。寬恕他人是有福報的,它常常是為官者逢凶化吉的關鍵。
蘇綽的感化
南北朝時,西魏的大臣宇文泰掌握朝廷大權,文帝元寶炬隻是個傀儡。
宇文泰聰明能幹,文武皆備,西魏在他的主持下國勢強盛。有人為了邀功請賞,於是吹捧宇文泰說:
“大人功德無量,蒼生受益無窮,應該順應天命,承繼大統。如此名實一體,方不負百姓厚望。”
宇文泰見他鼓動自己登上帝位,心中有喜,表麵卻說:
“天子當有天子之福,我自知德才不具,不敢有此一念啊。”
時任大行台左丞的蘇綽是宇文泰的心腹,一次,宇文泰對蘇綽說了有人勸他稱帝的事,蘇綽隨口說:
“這是有人要置大人於死地,大人不該聽從。”
宇文泰一笑道:
“我在魏國說一不二,誰還能治我的罪呢?皇上也得看我的眼色行事。”
蘇綽見宇文泰野心顯露,心頭一沉,他規勸說:
“大人既有皇帝之實,自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那篡逆之事。大人深受國恩,當思報效,否則,天下人便會認為大人忘恩負義,趁人之危,如此天下難安。”
宇文泰被蘇綽說中了心事,心頭一緊,他急忙掩飾道:
“這全是小人的蠱惑之言,我並沒有聽信,你何必當真呢?”
蘇綽為了打消宇文泰的野心,進一步分析了時局,他說:
“我國外有強敵在側,內有百廢待興,大人此刻更該以仁恕待人,方能永保權位不失。如今皇上雖弱,但民心依然向著皇上;大人雖權高位重,但堵不住悠悠眾口。現在有人遊說大人,他們是不明大義啊。”
宇文泰反複思量,終覺蘇綽說得有理,於是放棄了邪念。
蘇綽協助宇文泰治理西魏,進行了許多變革,遭到了許多人的不滿。他們聯合起來反對他,給他加了不少罪名。
宇文泰相信蘇綽的為人,對所有人的控告不加理會,他對蘇綽說:
“我是信任你的,你如果想懲治他們,我一定為你出氣。”
蘇綽開口道:
“變革舉步維艱,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這個時候懲處反對我的人,隻會使人心惶惶,發生動蕩。我請求寬恕他們。”
宇文泰搖頭說:
“你太仁慈了,這隻能讓他們越鬧越歡,增加對你的誣陷,你甘心這樣嗎?”
蘇綽平聲道:
“我以仁恕之心待人,不是向他們示弱,而是想感化他們啊。我就是想讓他們知道,我絕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利而為難他們,我這樣做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
蘇綽沒有任何報複舉動,大出反對他的人的意料。時間一長,這些人相信蘇綽此舉不是假做,遂生愧疚之心。
一天,一位反對蘇綽最強烈的大臣拜見蘇綽,對他說:
“你不和我們計較,可見你大人大量,難道你真的不記恨我們嗎?”
蘇綽道:
“我非聖賢,生氣總是有的。不過我能寬恕你們,也是為了我自己。”
大臣連連陪罪,不解地問:
“你太客氣了,你給我們恩典,如何是為了自己呢?”
蘇綽誠懇地說:
“我報複你們,你們必記恨在心,尋機泄忿,如此冤冤相報,無盡無休,隻能是兩敗俱傷。我現在得勢,你們奈何不了我,一旦我失勢,你們還會饒了我嗎?眼下我們不結仇怨,我也沒有擔驚受怕的那一天了。”
大臣聽完更受感動,他對其他大臣說:
“蘇綽有心寬恕我們,卻毫不居功,他這樣大仁大義,難道我們還要和他作對嗎?”
反對蘇綽的人一時紛紛反正,成了蘇綽的堅定支持者。
反省自己的缺失才能找出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