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長治、晉城(2)(1 / 3)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個姑娘從轎頂山回來後,卻得了重病。為她看病的神婆對她的父親說:“你閨女要想病好,得吃塊大蛇皮!”老頭聽後便瞞著女兒,偷偷地來到轎頂山向禿尾巴要蛇皮。禿尾巴立刻讓老頭從自己身上割了一塊蛇皮。可是姑娘吃後,病卻不見好轉。神婆又說:“你家閨女要想痊愈,還得吃大蛇一隻眼!”老頭聽了,又到轎頂山喊禿尾巴,無奈,禿尾巴又讓老頭把自己的一隻眼剜了下來。但姑娘吃後,仍不見好轉。神婆又說:“你家閨女病情加重,要痊愈得吃大蛇的心!”老頭聽了,又到轎頂山喊禿尾巴,當禿尾巴聽到老頭要自己的心時,不由地打了個寒顫,大口一張,“呼”地一聲,把老頭吞到了肚子裏。因為老頭姓項,人們便把此叫做“人心不足蛇吞項”。後來,傳來傳去便傳成“人心不足蛇吞象”。

姑娘知道後,非常傷心。為了讓禿尾巴蛇改惡從善,不再傷害他人,她忍著病痛,爬上轎頂山,含著淚向禿尾巴說:“我今兒來,一是恨我爹不該私心太重,瞞著我害得你少皮缺眼,我向你請罪!二是我臨死前求你:深山裏有的是食物,不要再做害人的事了!”禿尾巴聽後,點了點頭。姑娘見它答應了,長長噓了一口氣,臉上露出笑容,安祥地死在了山頂上。從此,禿尾巴再也沒有傷害過人。

人們為了紀念她,把她稱為蛇姑娘,並修了座大廟,塑了她的像。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她死的這天,方圓幾十裏的大人小孩,都爭著拿上供品來給她燒香、磕頭。

7、忠義陸登守潞州

自古以來,上黨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末年金兀術統領五十餘萬大兵,圍攻潞州。北關鎮守節度使姓陸名登,字子敬,乃宋朝名將,人稱“小諸葛”,手下有兵五千。聞訊即令城外老百姓移進城裏居住,堅壁清野。陸登又急修告急表章,差人連夜前往相鄰州府求援。

兀術領大兵一路滾滾而來,在離潞州25公裏處安營,隨後來到城下討戰。陸登囑咐守城將士小心看守城池,自己披掛上馬,來會兀術。兀術勸陸登投降,陸登當下持槍大戰兀術。打了五六個回合,陸登自知不敵,回馬便走。那兀術來到潞州已四十餘日,屢次攻打不得成功,反傷了許多將士,急得捶胸頓足,就率五十萬大兵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城池壓來。

再說陸登正在城門上鎮守,忽聽胡笳音響,知道情況不好,忙下令將士準備迎戰。霎時城門上火炮巨響,烈焰騰空。說時遲,那時快,眾金兵已到城牆外。陸登令火炮、火箭打射下來,金兵死傷無數,屍首成片。但兀術已領一群金兵闖到城門下,用刀砍,用槍砸,眾人推,終將城門打開,金兵一擁而進。時值天亮,陸登率領將士與金兵打成一團。看陸登那一杆槍,左挑右撥,劈麵分心,渾如蛟舞龍飛,直打得金兵猶如落葉遭風卷,四散亂竄,真是將遇將傷、兵逢兵死。隻是能虎打不盡群狼多,金兵打破一道道防線,卷入城裏。陸登戰了兩個時辰,連追帶殺來到衙門口,又饑又累,無力再戰,被一群金兵圍住。

陸登心想,城已破,我焉能得生。連喊數聲“罷了”,自刎而亡。一群金兵看見陸登人亡,身體卻昂然挺立,嚇得大叫。這時兀術闖過來,走近一看是陸登,也大驚,忙提劍向衙內走去。進衙入後堂,見一婦人屍首,橫倒在地,知是陸登夫人為丈夫盡節而死。兀術為陸登夫婦的忠義烈舉所感動,遂將陸公子收為義子,將陸登夫婦合葬在城外土山上。

以後陸公子在金營長大成人,練得一身好武藝,人稱“雙槍陸文龍”。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後,棄金歸宋,替父報仇,為國盡忠。陸登堅守潞州為國盡忠的故事,在百姓中流傳了數百年。

8、白馬脫韁

在黎城縣火車站廣場中央,一座鋼鑄白馬城標雕塑高聳挺拔、仰天長嘯,仿佛在追憶黎城曆史的滄桑巨變。黎城縣城,古稱白馬驛,有關白馬驛的由來還有一段離奇的傳說故事。

相傳離縣城不遠的地方有座寺院,寺院住著主持老和尚,此人忠厚,心地善良,受人愛戴。遠近的善男信女來燒香拜佛者絡繹不絕。後來,這座香煙不斷的寺院,被一個雲遊惡和尚霸占了。開始,人們還和往常一樣信佛奉香。後來,一些來進香的少婦少女,一進寺院,就不見蹤影。這時,黎民百姓才知道原來的主持和尚被趕走了,寺內的和尚是個佛麵獸心的家夥。這惡和尚身著袈裟口念佛,手撚佛珠心惡毒,誘騙婦女,搶劫商賈,欺壓百姓,無惡不作。寺院的枯井滿是屍骨,金銀財寶無計其數,好好的一個寺院,從此斷了香火。

一個仲夏的晚上,惡和尚正在佛堂靜坐,忽然小和尚來報,說是有一商人牽著匹白馬在寺外扣門,想在寺院借住一宿。惡和尚一聽,心中十分高興,口念“阿彌陀佛”,手撚佛珠走出寺門,點頭哈腰,打躬迎接。惡和尚看看來客,瞧此人身著不凡,必定是個有錢之人,再看白馬馱的錢褡子,沉甸甸的,必定有些金銀,惡和尚心裏暗暗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