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媧補天
國人皆知女媧補天,卻不知這神話就發生於長治縣郝村的天台山。天台山有一奇景:每年夏至這一天,不論是旭日東升的早上,烈日當空的中午,還是日落西下的傍晚,遊人站在天台山上任何地方都不會有身影。
傳說盤古開天地後,女媧用泥造了人。先用黃泥捏成小人,就是現在的黃種人。女媧累了,到河邊散步,看見河裏有黑泥,還有順山流下的石粉形成的白泥,就用繩子蘸上泥甩,濺出的泥點也成了小泥人,分別成為黑人和白人。因黃人是女媧親手所捏,所以就聰明些。女媧當上女皇以後,鎮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滿,就興風作浪,並發水向太行山進攻。大水衝走了女媧的許多“小泥人”,女媧十分痛心,即令火神祝融迎戰。經過殊死搏鬥,共工大敗,惱羞成怒,一頭向擎天柱不周山撞去,竟把擎天柱撞折了。霎時天塌了個大窟窿,遂天地相通,脈氣失常,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類陷入災難之中。
女媧見她的兒女們失去生存條件,著急萬分,朝思暮想要拯救生靈。一夜她夢見人們抬著巨石把天補好了,她高興得大笑,驚醒一看,天還是有個大窟窿,就決心煉石補天。可去哪裏煉石?女媧遍涉群山,選擇了天台山。這裏山高頂闊,水足石多,是煉石的理想場所。女媧選好地方,怕被人占去,就脫下繡花鞋埋在山上,返回都城。女媧走後,山上陸續來了諸多神仙,他們均是來躲避水火災難的,都想將山占為己有,便取出各自的寶貝埋於山上。等女媧帶眾兵前來,他們都稱天台山是自己的,與女媧爭論不休。天台山的土地爺見此狀,忙上天稟告玉帝,玉帝降至,眾神跪倒,玉帝說:“天下有難,各位當忠於職守,現卻逃避凶險,理該重罰。今女媧煉石補天,各位要鼎力相助,將功補過。”眾神跪地稱“是”,於是各神取回自己的寶物,女媧取回鞋,隨手磕了磕裏麵的土,眼前堆起一堆土丘,這就是後來的無影山。
於是眾仙人就在天台山周圍住下,幫助女媧煉石補天。女媧在天台山上煉了九九八十一天,煉了塊厚十二丈、寬二十四丈的五色巨石,眾神稱好。於是仿照此法,又用整整四年時間,煉了三萬六千五百塊五色石頭,連同前麵的那塊共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因石是五色的,形成了天上的彩虹、朝霞和晚暉,補天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剩下的一塊留在了海邊。多少年後,這塊巨石因是神仙所煉,眾神路過都要在此休息片刻。
天補過後,女媧擔心天塌下來,這時有一大龜遊來,獻出了自己的腿。女媧過意不去,將自己的衣服扯下來送與它,從此龜遊水不用腿而用鰭了。女媧用龜的四腿作擎天柱,因西、北兩麵的腿短些,故有“天傾西北”的說法。
從此以後,洪水歸道,烈火熄滅,天地定位,普天同慶,人們在天台山迎駕女媧歸朝,女媧十分欣喜。到天台山後,女媧觀望到普天下的兒女們生活安然,高興地吹起了笙簫。
附記:此神話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遺項目(民間文學類)
2、精衛填海
炎帝有一個小女兒,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黃帝見了她,也都忍不住誇獎她,炎帝視女娃為掌上明珠。
炎帝不在家時,女娃便獨自玩耍,她非常想讓父親帶她出去,到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為父親忙於公事,總是不能帶她去。這一天,女娃沒告訴父親,便一個人駕著一隻小船向東海太陽升起的地方劃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像山一樣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永遠回不來了。炎帝固然痛念自己的小女兒,但卻不能使她死而複生,也隻有獨自神傷嗟歎了。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一隻小鳥,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的爪子,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
精衛痛恨無情的大海奪去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她要報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從她住的發鳩山銜上小石子,展翅高飛,一直飛到東海。她在波濤洶湧的海麵上回旋著,悲鳴著,把石子樹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騰著,咆哮著,嘲笑她:“小鳥兒,算了吧,就你這工作,幹上一百萬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衛在高空答複大海:“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盡頭,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為什麼這麼恨我呢?”
“因為你奪去了我年輕的生命,你將來還會奪去許多無辜的年輕生命。我要永無休止地幹下去,總有一天會把你填成平地!”
精衛飛翔著、鳴叫著,離開大海,又飛回發鳩山去銜石子和樹枝。她銜呀,扔呀,成年累月,往複飛翔,從不停息。後來,一隻海燕飛過東海時無意間看見精衛,為她的行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後,海燕為精衛大無畏的精神所打動,就與其結成了夫妻,生出許多小鳥,雌的像精衛,雄的像海燕。小精衛和他們的媽媽一樣,也去銜石填海了。直到今天,他們還在做著這種工作呢。
附記:此神話被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遺項目(民間文學類)
3、後羿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