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牛郎織女
相傳很早的時候,地處晉冀交界的牛頭山下有個牛郎峪,村裏有個忠厚老實的看牛娃,在家排行老三,人們叫他牛郎。牛郎聽說山中臥著一頭老黃牛,病得快要死了。他覺得那頭老牛很可憐,就翻山越嶺跑到那裏,果然見到一頭皮包骨頭的老病牛,可憐巴巴地在一塊大石頭上臥著。牛郎說:“牛大伯,請你跟我走吧!”老黃牛睜開眼看看他,沒說話,又合上了眼。他看那老黃牛無精打采的樣子,心想它可能是餓了,就去割草給老黃牛吃。他割了一捆又一捆,老黃牛總是吃不飽。就這樣,他連喂了老黃牛幾天,老黃牛終於開口對他說:“後生,多謝你救了我。我本是住在天宮裏的,盤古開天辟地的時候,地上沒有五穀,我偷了天倉的穀種撒下來,惹怒了玉帝,他一腳把我踢出天廷。我摔壞了腿不能動彈,在這裏躺了幾千年了。我的傷很重,一下好不了了……”牛郎聽了,決定留在山上為老牛治傷。他餓了吃些野果,渴了喝些山泉,夜裏和老黃牛睡在一起。這樣整整過了一百天,老黃牛的傷終於好了,就跟著牛郎回家。
從此,牛郎和老黃牛形影不離,他們成了相依為命的好朋友。
牛郎長大了。哥嫂要與他分家。牛郎不要房子不要地,隻要老黃牛和一輛破車,到村外一棵桑樹下搭了個草棚住了下來。老黃牛從嘴裏吐出一粒葫蘆籽給牛郎,牛郎把它種在門前。第二天發芽了。第三天長藤了,牛郎馬上搭了個葫蘆架,沒過幾天,滿架子就鋪上了葫蘆藤。老黃牛對牛郎說:“你夜裏藏在葫蘆架下,就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仙女們也能看見你。要是哪位仙女連著偷看你七個夜晚,就表示她願意做你的妻子,我就拉著車子帶你上天,把她接來與你成婚。”
這天夜裏,牛郎站在葫蘆架下向上望去,真的看見一群仙女在天河池洗澡。臨走時,有個仙女向他偷看了一眼。第二天夜裏,牛郎看見那個仙女獨自來到天河池邊,大著膽子看牛郎。第三天夜裏仙女向牛郎微微笑,第四天夜裏向牛郎點頭,第五天夜裏端出一籃子蠶,第六天夜裏又搬出一架織布機,到了第七天夜裏,仙女手拿布梭向牛郎招手。就這樣他們兩人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天上,經過了七個夜晚的眉眼傳情,相互愛慕。不久,從天上飛來一隻喜鵲,停在老黃牛的頭上,吱吱喳喳地叫著。老黃牛明白這是仙女派來傳信的天鵲,就叫牛郎套上車,老黃牛四蹄騰空,一會兒就馱著他來到天河池。牛郎和織女一起抬起織布機放到車上,織女挎著蠶籃和牛郎一起上了車。老黃牛又騰起四蹄,不一會兒就把他們馱回了家。
牛郎和織女成親了,大家都來賀喜。織女把帶來的蠶分給姐妹們,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綢緞。第二年,織女一胎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小孩。他們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幸福又和睦。
不料這事終於被王母娘娘知道了,她很生氣。有一天,牛郎正在犁地,忽聽晴空一陣響雷,隻見老牛流著淚對牛郎說:“我把織女接下天來與你成親,犯了天規,現在天鼓在響了,我已難活,我死後王母娘娘會來拆散你們夫妻倆。你記著,我死後你把我的皮剝下,肉吃了能脫凡成仙,皮做成靴子穿上就能騰雲登天。”老黃牛說完倒下死了。牛郎哭了一陣,就照著老黃牛說的話做了。
七月七那天,牛郎正在鋤地,兩個孩子哭著跑來對他說:“爸爸快回去,媽媽被一個老太婆拉走了。”牛郎扔下鋤頭,穿上靴子,一手拉一個孩子騰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照腳下一劃,一條波浪滔滔的大河出現在牛郎麵前。牛郎拉著孩子站在河邊哭,哭聲驚動了玉帝。玉帝見一雙孩子怪可憐的,就讓他們一家人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人們突然發現牛郎一家人不見了,感到蹊蹺,夜間到葫蘆架下朝天上望,看見一條波濤洶湧的大河,河那邊的織女在哭,河這邊的牛郎拉著一雙兒女也在哭。人們發現群星閃爍的天空多出一條銀帶,就叫它為天河。天河的一邊多了一顆星,這顆星就叫織女星。一邊多了三顆星,叫做牛郎星。從此,每年到了七月七日夜晚,人們就會看見滿天喜鵲向銀河撲去,它們互相咬著尾巴,搭起一座鵲橋,讓牛郎拉著一雙兒女在橋上和織女相會。這天,人們還要放鞭炮,貼窗花,敲鑼打鼓歡慶一番,稱其為“迎接仙女”或“接織女回老家”。
附記:“牛郎織女”傳說被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民間文學類)
9、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隻吃涼的食品。關於寒食,有這樣一個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隻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