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太原、晉中、陽泉(1)(3 / 3)

眼看苦役熬到了頭,工匠們也準備返家團聚,卻不料大禍又降臨了。一天,天上烏雲滾滾,地下昏昏沉沉,狂飆怒吼,驟雨傾盆,“轟”一聲炸雷,大地震動,人心顫栗。風雨過後,眾人趕到雙塔下一看,隻見雙塔已裂為兩半。巡撫也聞迅趕來,見雙塔破裂,勃然大怒,把氣全出在李福和眾工匠身上,下令李福和眾工匠三天之內必須把破塔補好,否則一律格殺勿論。這麼大兩道裂縫,怎麼個補法?李福雙淚交流,歎口氣說:“蒼天毀我塔,官家逼我命,我死無所謂,為何還要連累八百眾生呢?”

這天,山上下來了一個壯漢,肩挑著擔子,一路吆喝著“補鍋!補鍋!”來到造塔工地。大夥連命都不保,誰還有心補鍋。壯漢吆喝了幾圈,見沒人答理,挑著擔子走了。第二天,又來吆喝,嗓門更大了。直吵得人心煩意亂。第三天,眾人都想不出補塔的辦法,隻有等死了,這時壯漢又來了,吆喝的聲音也變了花樣“補大家夥!補大家夥!”有個老工匠不耐煩地說:“你補什麼大家夥,你能補這兩座塔嗎?”誰知那壯漢聽了嬉笑著說:“嗨,越是大家夥越好補,這塔麼,好補,好補!我包了。你們等著,天黑開工,天明補好。”眾人將信將疑,以為壯漢瘋言瘋語,也不在意。

這天半夜,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匠人們都無心睡覺,聽到外邊叮叮當當響個不停,便出來要看個究竟。出了門,見塔上火花閃爍,聽聲音是從半空中傳來。天亮後,李福和工匠們趕忙跑到塔下觀看,兩座塔齊齊整整豎在那裏,一點點裂縫也沒有了。大夥高興得直流眼淚,圍著高塔磕頭作揖,歡呼許願。忽然,有人發現一塊大青磚上刻著一行字:“不為補雙塔,隻為救兄弟。”這時,人們才醒悟,那補鍋壯漢,他們的救命恩人原來是匠人們的祖師爺——魯班神人。

4、餃子邊兒

相傳,陽曲縣有個趙家鎮,鎮上住著一百多戶人家,趙員外是這個鎮上的第一大戶。他開著一個餃子館,請了好友的兒子石寶來當掌櫃的。

石寶稍通文墨,理財管賬都還可以,但他為人奸詐,品行不端,對待店裏的小夥計們尖酸刻薄,從來沒有好臉色看。他天天美酒好菜,閑來無事,就這裏挑挑眼兒,那裏挑挑毛病,對夥計們橫眉瞪眼。因此小夥計們對他恨之入骨。

石寶還有一個令人不齒的習慣,就是吃餃子的時候隻吃菜餡不吃邊兒,所以每次飯後,桌子上都會留下一些餃子邊兒,一個有心的小夥計看著可惜,總會把它們收起來。

石寶閑暇無事的時候,經常去趙員外家聊天閑坐,時間長了,他竟然和趙員外的小老婆勾搭在一起。這事讓店裏的小夥計們知道了,於是就到處給他宣揚。事情最終傳到了趙員外的耳朵裏,趙員外便借故把石寶辭退了。

石寶從小好吃懶做,地裏的農活又不會做,回家後把僅有的房子也賣掉了,坐吃山空,實在沒辦法,最後隻好沿街乞討。

有一年,趙家鎮趕廟會,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趙家的餃子館也是顧客盈門。這時進來一個衣衫襤褸,手拄著裂頭彎棍的乞丐,哆哆嗦嗦站在門口。端盤子的小夥計看著乞丐可憐,於是從廚房拿了幾個餃子出來,正要給他,仔細一看,乞丐竟是原來的石寶掌櫃,小夥計縮回了手,並且故意大聲說:“哎呀,這不是石掌櫃麼,怎麼成了這個樣子?你來這裏有何貴幹呢?”石寶羞得滿臉通紅,低聲嘟囔著:“我,我來看看,看看趙員外……”小夥計說:“你要見趙員外,好,我給你叫去吧。”石寶趕忙說:“別、別,我是想討些飯吃。”小夥計們聽到石寶來了,都圍了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奚落他:“這裏的吃食石掌櫃哪裏吃得下”“石掌櫃好酒好肉也吃不完……”

這時一個小夥計過來說:“石掌櫃,跟我來吧,我給你些好吃的。”說罷,領著石寶來到後麵庫房。小夥計從角落裏搬過來一個壇子,放在石寶麵前。石寶一看,是滿滿的一壇子餃子邊兒,都風幹了。小夥計說:“這就是你當年吃剩的餃子邊兒,不知你現在要不要這些吃的。”看著這些餃子邊兒,石寶羞慚難當,說:“要,要,我過去太作孽了。”說完,兩手抓著吃了起來,眼裏禁不住流下悔恨的淚水。

5、蟠龍鬆

在天龍山聖壽寺山門前,有一株蒼翠形奇的迎客鬆。這株奇鬆樹身不高,樹幹不粗,但它的枝杈在離地二三米之間盤根錯節,像龍臂龍爪四處延伸穿插,足足籠罩著二百多平方米的地麵,形成天然綠色巨傘,人們叫它蟠龍鬆。那麼,這株鬆樹是如何長成的呢?其中還有一段美妙動人的傳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