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中醫·文娛】(4)(1 / 3)

宇妥·元丹貢布出生於藏醫世家,其父是讚普梅阿殿下的一名禦醫。家傳熏染,元丹貢布十歲時就以通曉醫術而聞名。讚普得知他是一位神童,便召進宮內,要求他與禦醫名家辯論。小宇妥思維敏捷,舌戰群醫,雄辯如流,大獲全勝,讚普任命他為王子的侍醫。

宇妥曾先後三次去天竺(今印度)。第一次是在二十五歲時,他途經尼泊爾時,拜見了尼泊爾名醫納釋拉哈;到天竺後,又拜班欽·旃陀羅比和美旺為師,先後學習了他們的《醫續目錄·名燈》、《體腔穴竅分指》等醫學論著。宇妥將訪問天竺時學到的印醫理論和技術運用於藏醫實踐。他三十五歲時,再次入天竺,向兩位恩師求教。回國後,便開始招收學生,講傳醫術。三十八歲時,他第三次去天竺,廣投名醫,開拓思路,遊曆達四年之久。後來,他率領門徒來中原訪學,入五台山向僧醫懇求醫道,獲得許多中原醫家有關病理醫道的知識,他的醫技日臻成熟。

四十五歲時,宇妥開始撰著,以吐蕃傳統醫學為根基,廣泛搜集漢醫和天竺及西域各地名方、醫籍,曆時十年,撰成藏醫傳世之作《四部醫典》(藏名為《據悉》)。全書分為“劄據”、“協據”、“門阿據”、“親瑪據”四部分。據傳他另著有《原藥十八種》、《脈學師承記》等。

晚年的宇妥醫師,已有門徒數百人,他毫無保留地對他們講授《四部醫典》精華,引導他們對這部巨著進行修訂和增補。宇妥·元丹貢布以自己對藏醫傑出的貢獻,被譽為藏醫醫聖和藏醫始祖。

五禽戲中的五禽指的是哪五種鳥獸?

五禽戲是我國古代體育鍛煉的一種方法,創始人是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華佗總結了前人模仿鳥獸動作以鍛煉身體的傳統做法,創編了一套保健體操,包括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和姿態,也就是五禽戲。它比瑞典發明的醫療體操要早一千多年。

華佗潛心鑽研五種禽獸的動作特點,然後根據醫書上的穴脈原理,創造了一套醫療體操,稱作“五禽戲”。五禽戲就是要求人們模仿虎、鹿、熊、猿、鳥做出各種動作,以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關節和肌肉都能得到舒展,以達到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目的。

五禽戲不僅具有強身延年之功,還有祛疾除病之效。正如華佗所說:“體有不快,起作禽之戲,怡而汗出……身體輕便而欲食。”華佗的學生吳普,依照這個方法堅持鍛煉,活到90多歲,卻仍然“衛目聰明,牙齒完堅”。

節食療法是誰先提出來的?

朱震亨,字彥修(1281~1358年),享年77歲。因他出生的赤岸鎮有一條溪流名叫丹溪,所以學者多尊稱朱震亨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震亨弟子眾多,方書廣傳,是元代最著名的醫學家。

朱震亨在《丹溪心法》中記載:他的族叔平時身體健壯,後來,族叔患有痢疾,自恃強健能食,絕無節製,濫食猛喝。朱震亨為他診脈,勸說:“這不是普通的痢症,胃熱善消,脾病不化,食積與病勢已經相當嚴重,一定要節製飲食,以養脾胃之氣。”族叔不以為然,說:“世俗無飽死,我今能食,何謂可憂?”於是仍舊大吃大喝,貪圖口福,一月之後,病症加重,終於不治身亡。

後來,朱震亨遇到同樣的病症,病人喜愛暴飲暴食者,朱震亨為他診脈配藥時就指責他說:“病中當調補自養,豈可滋味戕賊?”朱震亨教他僅吃蘿卜粥,病人聽取醫生勸告,並服藥調理,半月即愈。

食能養人,亦能損人,病中厚味,尤其是腸胃消化係統患病,不節飲食,造成殞斃,前車之鑒,當為後人記取。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饑餓療法可減輕腸胃的消化負擔,給消化係統一定的休息和康複時間,達到調動人體調節功能、促進體內環境趨於穩定的目的。俗話說,腸胃有病,大多饑餓幾天也就好了。

《洗冤集錄》是部講什麼的書?

宋慈(1186~1249年),字惠父,南宋建陽(今屬福建)人。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進士。曆任主簿、縣令、通判等職。嘉熙六年(1239年)升任提點廣東刑獄,以後移任江西提點刑獄兼知贛州。淳祜年間,提點湖南刑獄並兼大使行府參議官。這期間,宋慈在處理獄訟中,特別重視現場勘驗。他對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著作加以綜合、核定和提煉,並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完成了《洗冤集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較完整的法醫學專著。

《洗冤集錄》雖成書早在1247年,但其中所取得的科學成就是很多的。舉其要者,有如下幾個方麵。

一是對一些主要的屍體現象,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認識。《洗冤集錄》中稱:“凡死人,項後、背上、兩肋後、腰腿內、兩臂上、兩腿後、兩腿肚子上下有微赤色。驗是本人身死後,一向仰臥停泊,血脈墜下致有此微赤色,即不是別致他故身死。”這裏所稱“血墜”,即是現代法醫學中的“屍斑”。

二是提出了自縊、勒死、溺死、外物壓塞口鼻死四種機械性窒息。如關於勒死,書中指出它與縊死不同之處在於項下繩索交過,繩索多纏繞數周,並多在項後當正或偏左右係定,且有係不盡垂頭處。對於溺死的征象,書中強調為:“腹肚脹,拍著響”,“手腳爪縫有沙泥”,“口鼻內有水沫”等。

三是對機械性損傷的論述。本書依照唐宋法典的規定,將機械性操作明確區分為“手足他物傷”與“刃傷”兩大類。他物就是今天所說的鈍器。書中所述的他物手足傷多指皮下心血而言。書中詳細論述了皮下出血的形狀、大小與凶器性狀的關係以及根據損傷位置判斷凶手與被害者的位置關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