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中醫·文娛】(3)(1 / 3)

(6)雞矢白。雞矢白即家雞糞便上的白色部分。性味甘鹹,涼。有利水,泄熱,祛風,解毒等作用。可治鼓脹積聚,黃疸,風痹等症。

(7)白丁香。即麻雀的糞便,又稱為雀蘇、青丹。其性溫,味苦,有小毒;入肝、腎二經。能消滯治疝,退翳去胬肉。內服研末為丸、散;外用研細調敷或乳汁點眼。

(8)蟲茶。是我國湘桂黔交界山區的一種特殊的“茶”,它其實不是茶葉,而是化香夜蛾、米黑蟲等昆蟲排出的糞便曬製而成的。當地山民收集幹糞,經特殊處理後,當茶喝,其味甘甜,沁人心脾。蟲茶還具藥用價值,適量泡飲,能提神醒腦、解熱祛毒、收斂止血、降壓祛脂、健脾和胃。它對消化不良,鼻衄、痔瘡出血、牙齦出血和癤腫有確切療效,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也有一定作用。

中藥“六陳”是說藥越久越好嗎?

《藥性賦》雲:“枳殼陳皮半夏齊,麻黃狼毒及吳萸,六般之藥宜陳久,入藥方知奏效奇。”這首詩中所寫的“六陳”即六種宜陳久使用的中藥。這六種中藥是枳殼、陳皮、半夏、麻黃、吳萸、狼毒。

陶弘景首先提出陳皮、半夏宜陳久用之,之後《唐本草》又補充了四味。《類證本草》總結之,並正式提出“六陳”說。與六陳歌不同的是枳殼和枳實是有區別的。其實枳殼和枳實皆為一物,隻不過是前者為未成熟果實,後者為成熟果實而已。

這“六陳”是越陳久越好嗎?若將上述六種中藥放置數年或數十年,其氣與味還有多少?如果氣味減少了很多,那功效會不會也隨之減少呢?

醫家張山雷曾說:“新會皮,橘皮也,以陳年者辛辣之氣稍和為佳,故日陳皮。”中藥的治療作用,主要在氣和味,六陳藥之氣均很強烈,有刺激性,服用時容易發生副作用。為了避免發生這種副作用,故必須將上述六種藥放置一段時間,讓藥氣逐漸揮發,至張氏所言之“稍和”為度,並不是無期限放置,否則,藥就會失去功效!

甘草為何又稱為“國老”?

甘草,是中藥中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其藥性和緩,能調和諸藥。所以,在許多處方中都由它“壓軸”,稱“國老”。關於“國老”這個美稱,據說是我國南朝齊、梁時期的著名醫藥學家陶弘景最先提出來的。

那是在梁武帝年間,陶弘景隱居句曲山(即茅山),研究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學,梁武帝多次禮聘,他卻堅持隱居,而朝廷每遇大事就要向他谘詢,時人稱為“山中宰相”。一日,梁武帝侍從又到句曲山,請陶弘景火速麵君,不得有誤。陶弘景情知事急,迅速進京。

原來,梁武帝連日來不思飲食,上吐下瀉,眾禦醫會診無效。梁武帝便想到陶弘景了,他深知陶弘景不僅是道學思想家,而且對曆史、地理也有研究,尤其是在醫學方麵造詣更為精深。

陶弘景見梁武帝榮衛氣虛,髒腑怯弱,心腹脹滿,腸鳴泄瀉,便處方:“國老(炙)、人參(去蘆)、茯芩(去皮)、白術各等份,研為細末,每服2錢,水煎服。”眾禦醫見之,不解“國老”為何物。陶弘景笑日:“國老者,甘草之美稱也。甘草調和眾藥,使之不爭,堪稱國老矣。”眾禦醫點頭叫好。梁武帝經陶弘景診治,身體日漸康複。

冬蟲夏草指的是什麼?

自古以來,冬蟲夏草一直以來被作為我國中藥寶庫中的一寶,得到重視與應用,並與人參、鹿茸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補品。

冬蟲夏草出產在我國西南高寒地區,冬蟲夏草又叫蟲草或冬蟲草(藏語:壓紮梗布),是蟲和草結合在一起長的一種奇特的東西,冬天是蟲子,夏天從蟲子裏長出草來。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草是一種蟲草真菌。怎麼長出來的呢?夏季,蟲子將卵產於草叢的花葉上,隨葉片落到地麵。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便鑽入潮濕鬆軟的土層。土層裏有一種蟲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隻侵襲那些肥壯、發育良好的幼蟲。幼蟲受到孢子侵襲後鑽向地麵淺層,孢子在幼蟲體內生長,幼蟲的內髒就慢慢消失了,體內變成充滿菌絲的一個軀殼,埋藏在土層裏。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麵,長成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小草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

關於冬蟲夏草的藥用價值,古代醫籍及筆記中皆有論述,中醫認為,本品性味甘、平,歸肺、腎經。有補腎助陽,止血化痰之功,適用於腎氣虧虛所致的陽痿,遺精,腰膝酸軟,及肺氣虧虛或肺腎兩虛所致的久咳,虛喘,癆嗽,咯血等症。

雲南白藥是怎麼來的?

雲南白藥,原是雲南民間醫生曲煥章首先研製出來的。曲煥章字星階,生於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年輕時代他拋舍妻兒來到雲南個舊,以販賣土布為生。一次,他突然肚子疼得很厲害,幾乎死去,幸被草藥醫生姚連鈞及時救活。從此.他立誌學醫,並拜姚連鈞為師,由於他勤學好問,盡得姚連鈞真傳。之後,曲煥章跋山涉水曆盡艱辛,尋找和品嚐多種民間中草藥,以解除貧困村民的疾病痛苦。

有一天曲煥章進山采藥,遇見兩條巨蟒在搏鬥,霎時鬥得血雨腥風,毒液四濺。其中一條蟒被咬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好不容易爬到一塊草地上。隻見它蠕動了一會身體,突然好像有一股力量,這條蟒飛快地在地上滾動了幾下。過了一會兒,蟒身上的鮮血止住了,傷口也好了。曲煥章看得驚呆了。心想,一定是這草有神奇的止血效力,治好了蟒的創傷。於是,他綜合民間傳說和自己平時療傷止血的經驗,現場采回了多種草藥,後又經過漫長的篩選、試驗,終於1914年生產出“曲煥章白藥”。他的成功很快在醫學界引起了轟動,並逐步被廣泛用於臨床。經過百餘年的提煉加工,成為今日馳名中外的“雲南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