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中醫·文娛】(2)(3 / 3)

(1)白鶴。鶴有黑、白、蒼、黃之分,入藥以白鶴為佳。鶴血性味鹹平,可補虛損,益氣力。鶴腦有明目之效。鶴骨有滋補功效。鶴蛋可解痘毒。

(2)白鵝。鵝肉甘平,能解五髒煩熱,煮汁飲服可防治糖尿病。鵝膽苦寒,有解熱毒功效,外用塗抹可防治痔瘡。鵝蛋甘溫,可補中益氣。鵝掌上的黃皮,焙幹研末後用油調和外用,可治凍瘡,亦可防治腳趾縫濕爛。

(3)野鴨。其肉甘涼,可補中益氣、平胃消食。

(4)鴛鴦。肉鹹平,有小毒。食用可防治血痔不止。

(5)鸕鶿。也稱“水老鴉”,常生活於水鄉,色黑如鴉,經漁民訓綜後用來捕魚。其肉酸鹹,有微毒,利水,主治腹脹。

(6)烏骨雞。以舌黑者入藥為佳。其肉甘平,可補虛勞,主治婦女崩中帶下,尤益於產婦。

(7)白鴿。肉鹹平,可調精益氣,治惡瘡疥癬。炒熟後用酒送食,用於防治白癜風。

(8)雀。肉甘溫,可壯陽益氣,暖腰膝。雀蛋酸溫,可防治陽痿,且能生精。雀肝可防治腎虛陽弱。雀頭血可防治夜盲。雀腦塗抹可防治凍瘡。

中藥為何稱“本草”?

眾所周知,我國明代傑出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共52卷。可見“本草”一詞是中藥的統稱。

“本草”最早見於東漢班固編寫的《漢書·平帝紀》。

天然藥物有植物、動物、礦物三大類,但為什麼統稱“本草”呢?這是因為古人的藥物知識主要來源於植物性藥物。如秦、漢時人所著《神農本革經》一書共收載藥物365種,其中植物藥就有252種,而動物藥僅67種,礦物藥46種,這足以說明植物藥占有絕對優勢。五代時期的韓保升認為:。按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真雲‘本草’者,為諸藥中草類最多也。,,所以,記載中藥的書籍,多稱“本草”,如《神農本草經》、《新修本草》、《本草綱目》等。本草,含有“以草藥治病為本”的意思。

煎藥用的“流水與止水”是怎麼回事?

醫家煎藥用水十分講究,某藥應用流水來煎,便絕不可用止水,又某藥應用止水來煎,就絕不可用流水。所謂流水者,是江河流動之水;止水者,是湖塘靜止不流的水。

孫思邈《千金方》中的人參湯是一帖補劑,強調必須用流水煎製,若用止水,便不靈驗。流水與止水在藥用上,難道真有這麼大區別嗎?一般地講,流水是指江河之水,含鈣少,水軟,止水是指潭水、池子水、死水,含鈣多,水硬。這就是流水與止水的區別。這也是人參湯“須用流水煮,用止水即不驗”的道理。

《良方》的作者曾見到丞相荊公喜歡放生,丞相每日從市場魚鋪買來各種各樣的活魚,親自將魚兒縱人大河之中,魚兒都搖頭擺尾地消逝於流水,唯有鰍鮒入流水便死。這時,《良方》作者知道了鰍鮒隻能生活在一潭死水之中,可見流水與止水果然不同。又如尋常的鯽魚,生於流水的背鱗白,味道最為鮮美,而生於止水的背鱗黑,其味惡,這也是一個證明。今天人們煎製中藥,都不講究用水,其實帶有化學成分的自來水,比止水的功效還差。

動物糞便也能做藥材嗎?

動物排泄的糞便,一般都認為是又髒又臭的廢物,隻能當作肥料。然而,有些動物的糞便卻是療效確切的中藥;有的還是名貴的中藥材,它們在治病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有趣的是古人也很講究名字的“包裝”,作為藥用的動物糞便都給它們起了雅致的名稱。

(1)夜明砂。夜明砂是蝙蝠的幹燥糞便,因可治夜盲症而得名。其性味辛寒,入肝經。有清熱明目、散血消積的功效。主要用於肝熱目赤、青盲、雀盲、內外障翳、疳積、淤血作痛等症。

(2)五靈脂。五靈脂是哺乳綱、鼯鼠科動物複齒鼯鼠(寒號鳥)、飛鼠或其他近緣動物的糞便。五靈脂性味甘溫,無毒,入肝經,具有疏通血脈,散瘀止痛的功效,是婦科要藥。主治血滯、經閉、腹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和蛇蟲咬傷等症。

(3)望月砂。望月砂又稱明月砂,為兔科動物野兔的幹燥糞便。“望月”之名,乃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因嫦娥是與玉兔一同登月的。野兔常站立起來東張西望,觀察周圍動靜,古人以為它是敬拜隨嫦娥奔月的祖先;野兔的糞便也由此而引申得名為望月砂。望月砂性味辛平,入肝、肺經,主要用於明目殺蟲,治目暗翳障、癆瘵、疳疾、痔漏等症。

(4)蠶砂。蠶砂又名蠶矢,是家蠶的幹燥糞便。性味甘溫,入肝、脾、胃經,有燥濕、祛風、和胃化濁、活血定痛之功。常用於風濕痹痛、頭風、頭痛、皮膚瘙癢、腰腿冷痛、腹痛吐瀉等症。古人將蠶砂炒熱後裝入袋中,趁熱敷患處,可治諸關節疼痛,半身不遂。民間用蠶砂作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

(5)龍涎香。龍涎香是抹香鯨科動物抹香鯨的腸內分泌物的幹燥品。取自需宰殺的抹香鯨,從其腸內取其分泌物(即鯨魚的糞便,它是抹香鯨吞食墨魚後,胃腸道分泌出來的灰黑色的蠟狀排泄物)。其味甘、氣腥、性澀,具有行氣活血、散結止痛、利水通淋、理氣化痰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喘氣逆、心腹疼痛等症。本品是各類動物排泄物中最名貴的中藥,極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