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文學藝術(15)(2 / 3)

四、音樂創作

20世紀80年代初,縣文化館安排專門音樂創作幹部從事音樂創作和輔導工作,並在全縣逐漸形成了音樂創作隊伍。1982年,成立“薊縣歌曲創研會”,初期有會員10餘人,至80年代中期,音樂創作隊伍不斷擴大,已擁有業餘音樂創作骨幹約50人。他們在市、縣兩級音樂幹部的輔導下,創作水平有較大提高,詞、曲創作也形成了高潮。配合“愛家鄉、唱薊縣歌手比賽”等大型文化活動,創作了大量的歌曲,編輯印發了兩期《薊縣新歌集》,收錄了《我的家鄉好地方》(詞曲:於小新),《樂在心窩窩》(詞曲:孔昭光),《梨花》(詞:陳秀英,曲:姚笛),《農家小院》(詞:劉宏泉,曲:張廣生),《一支小曲飛出心頭》(詞:張建明,曲:馮旭泰),《漁陽有座山》(詞:白寶玉,曲:張廣生),《盤山,家鄉的山》(詞:楊銀華,曲:賈素琴),《漁陽頌》(詞:李建喚,曲:賈素琴),《春歌》(詞曲:劉光輝),《鄉村路上》(詞:蒙德群,曲:賈素琴),《讚家鄉》(詞:趙民,曲:劉光輝),《春光更明媚》(詞曲:尹文玉),《翠湖美翠湖親》(詞:趙海軍,曲:王儒),《我愛家鄉水和山》(詞曲:尹洪力),《美麗的下倉鄉》(詞曲:王秀菊),《同學友誼》(詞曲:李樹臣),《園丁之歌》(詞曲:高雅輝),《秋風伴我走山鄉》(詞:王廣山,曲:劉光輝),《校園晨曲》(詞曲:王學雷),《歌唱家鄉美》(詞曲:史寶貴),《我愛你漁陽的秋天》(詞:魏建全,曲:劉光輝),《我愛你前進的漁陽》(詞:徐桂衍,曲:王桂茹),《漁陽兒女永遠跟黨走》(詞:陳玉英,曲:高達銀),《走上講台》(詞:大民,曲:崔淑豔),《山泉水流過教室窗前》(詞:張春明,曲:郭秀玲),《我把祖國比作太陽》(詞:鮑和平,曲:劉光輝),《在沙河橋上》(詞曲:崔玉龍),《出頭嶺,我的故鄉》(詞曲:呂久奎),《村裏有了電影院》(詞:袁永和,曲:春普),《請看我們新一代》(詞:金本,曲:馮旭泰),《我相信你》(詞:葛遜,曲:書新),《趁我們年輕的時候》(詞:吳善翎,曲:呂久奎),《祖國的微笑》(詞:盧雲生,曲:孫少先),《如今生活賽蜜甜》(詞:袁永和,曲:春普),《春風吹綠盤山坡》(詞曲:袁永和),《歌聲朗朗飄山彎》(詞:袁永和,曲:春普),《布穀聲聲》(詞:陳念祖,曲:馮旭泰),《愛笑的山姑娘》(詞:王健,曲:孫少先),《九月穀穗黃》(詞:駱虎,曲:孫少先),《山村的窗口》(詞:周祥鈞,曲:馮旭泰),《頌園丁》(詞:張克,曲:宋麗君),《我愛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詞:陳玉英,曲:馮旭泰),《我愛家鄉水和山》(詞曲:嚴洪力),《請到漁陽來》(詞曲:張平),《同學友誼》(詞曲:李樹臣),《小小舟》(詞曲:董子合),以及《我家安了暖氣爐》(東趙鄉)、《蜜蜂啊請你回答》(許家台)、《海河,我家鄉的河》、《杯中細品味》、《鄉村夜色》、《歌唱漁陽》、《歌唱王大車》、《老師的眼睛》、《心願》、《快揚起青春的風帆》、《這一片土地》、《剪窗花》、《漁陽兒女心向黨》、《漁陽兒女熱愛黨》、《漁陽旅遊一路歌》、《節慶迎賓圓舞曲》、《漁陽人迎客情最濃》、《想見見你是我唯一的理由》、《天津有個後花園》等。

近年來創作的主要音樂作品有:歌曲《漁陽美》、《盤山高高》、《美麗的盤山》、《漁陽好前程》等,樂曲《農家樂》、《漁陽歡歌》、《獨樂觀音》、《薊州進行曲》等,這些歌曲和樂曲起到了活躍全縣城鄉人民文化生活、提高群眾文化品味的作用。

第四節舞蹈

一、廣場舞蹈(民間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