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晟評劇票友藝術團2008年2月成立,活動地點在薊縣司法局院內,有成員30人,負責人楊秀坤。由酷愛評劇的農民企業家楊秀坤自己出資,在縣司法局購買三間房作為活動場地,又購置了部分樂器,組建有30多人參加的司法業餘藝術團。該團多以自編自演的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節目形式以評劇為主,穿插歌曲、表演唱、曲藝等。他們走社區、進街道,普及法律知識,配合縣委、縣政府的中心任務,做好宣傳工作。先後自編自演了評劇聯唱《送法下鄉到農家》、京東大鼓《回心轉意》、表演唱《漁陽兒女樂開懷》等十幾個作品和幾台精彩節目,深受領導和居民群眾的好評。主要演出節目有評劇《劉巧兒》、《牧羊圈》、《王少安趕船》、《竇娥冤》、《謝瑤環》、《回杯記》、《駱駝祥子》、《包公賠情》、《苦菜花》等選段和折子戲。幾年來,該團陳克清榮獲薊縣首屆戲曲大賽評劇組一等獎;賈德玲、鍾建婷獲二等獎;何淑霞、潘玉富獲三等獎。2008年,薊縣“九牧王”杯評劇票友大賽中,陳克清、許寶英、楊秀坤獲十大名票獎;趙德寶、賈德玲、劉鳳、張會萍獲十佳票友獎。
長青藝術團2002年1月成立,活動地點在漁陽鎮成人學校,成員38人,負責人金鳳霞。主要演出節目:評劇《劉巧兒》、《花木蘭》、《花為媒》、《敗子回頭》等戲曲選段、歌舞表演等。該團成員劉曉雲曾在寶坻電視台“開心雙休日”欄目榮獲第11期的擂主,鄭淑清在寶坻電視台“開心雙休日”榮獲257期第二名。
薊縣同樂俱樂部2004年5月成立,活動地點在東北隅村,成員22人,負責人王守慶、白芹。主要演出評劇《秦香蓮》、《花為媒》、《包公賠情》、《珍珠衫》等選段及對唱、健身秧歌、舞蹈等。2006年,獲縣文化館舉辦健身秧歌比賽一等獎;2009年,參加“天津市全國第三套秧歌比賽”獲三等獎。在薊縣首屆戲曲大賽中,張英玉、王占生獲三等獎。
薊州京劇社1993年成立,活動地點在中昌路鑫彙賓館院內,有成員約30人,負責人鄭貴蓮。主要演出京劇《紅燈記》、《龍江頌》、《智取威虎山》、《空城計》等選段。該團徐豔霞、趙秀舫在“和平杯”京劇票友大賽複賽中獲優秀獎;徐豔霞、劉玉隊在天津市駕協“交通杯”京劇票友大賽中獲三等獎。2001年,參加薊縣迎新春戲曲大賽中,劉玉對、徐豔霞、解永華分別獲一、二、三等獎。
老幹部局表演隊2008年成立,活動地點在縣委老幹部局,有成員50人,負責人曲平、韓文宜。主要表演評劇選段、對唱,太極四方陣二十四拳、中國功夫扇、中華響扇、扇舞劍韻、三十二式太極劍、健身氣功、五禽戲,一至五套國家體育局健身秧歌、健身腰鼓、廣場舞等。健身秧歌二套獲天津市三等獎,健身秧歌三套獲天津市二等獎、三等獎,五套獲薊縣健身秧歌比賽第一名,二十四拳獲天津市國稅係統表演第三名。
漁陽評劇票友藝術團2007年4月成立,活動地點在薊縣漁陽鎮成人學校,有成員30人,負責人王淑雲。主要演出京、評、梆選段、選場及曲藝、歌舞類節目等。2009年,在薊縣“古城新韻”演出中獲集體表演獎;薊縣首屆戲曲大賽中王淑雲、王作華榮獲十大名票稱號;2009年,薊縣中老年歌手大賽侯桂芬獲二等獎、孟凡福獲三等獎,劉玉華、趙淑蘭、王淑閣、王作華獲優秀獎;2010年,侯桂芬在天津衛視“當紅不讓”欄目獲明星獎;2010年王淑雲在“寶坻杯”天津市第二屆評劇票友大賽榮獲十大名票;黃勝文在天津市“光彩杯”首屆評劇票友大賽中獲二等獎。
薊縣漁陽鎮南關文化大院2011年11月成立,活動地點在薊縣漁陽鎮南關村村委會,有成員16人,負責人劉進文。主要演出評劇《花為媒》、《黛諾》、《乾坤帶》、《楊三姐告狀》、《打金枝》、《金沙江畔》選段等。
紫荊花健身隊2010年6月成立,活動地點在縣體育局院內廣場,成員100人,負責人劉建立。主要演出廣場舞、太極柔力球操、歌曲演唱等。曾在薊縣府君山廣場全民健身活動中獲三等獎。
第三節音樂
一、民間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