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維度:多麵的《簡·愛》(1 / 3)

《簡·愛》是一部既感動讀者又吸引批評家的小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魅力有增無減。她豐富的內容和極具個性的人物形象深受讀者喜愛。

小說具有典型的寫實主義風格,又包含了哥特式小說的諸多特征,女主人公的心路曆程既是一種浪漫理想的追求,也符合原型批評的要素,更是闡釋精神分析理論的範本。小說也是構成聖經文學傳統的重要文本。在把它看作一部“成長小說”進行理解時,大家容易達成共識。作為女性主義的文本,在不同階段,小說則被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因為文學觀念的多元化,不同的讀者會能這部作品中看到文學的豐富性和多義性。很多文學作品都可以像這樣從多種角度、多個層麵進行理解。

到此為止,我們講了文學作品的幾個要素。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情節設置、人物塑造、主題立意、敘述視角,以及不同的風格、象征和背景。這是以作品為中心的閱讀與欣賞。

文學的構成至少需要四個要素:作品、作家、讀者和世界,不同的文學觀念在於對這四個要素的不同強調。從作品本身的各種要素、從作家的創作、從讀者的接受、從作品與世界的互動影響,可以產生對文學的不同看法。下麵我們以《簡·愛》為例說明對文學作品的多重理解。

對《簡·愛》的不同看法

前麵我們已經講到了這部小說的多重象征意義和深刻的社會背景。此外,《簡·愛》豐富的內容和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從多方麵進行解讀。它具有典型的寫實主義風格,又包含了哥特式小說的諸多特征,女主人公的心路曆程既是一種浪漫理想的追求,也符合原型批評的要素,更是闡釋精神分析理論的範本。小說也是構成聖經文學傳統的重要文本。作為一部“成長小說”,她反映了女性的成長。作為一部女性主義的作品,小說則具有不同的寓意。

首先,它是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作者描寫了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社會,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符合當時的社會狀況,尤其展現了特定時代下女家庭教師的地位,她的尷尬、她的希望、她的夢想、她的衝動、她的憤怒和她的追求等。所以,可以把它看成現實主義的小說。

其次,《簡·愛》也有明顯的哥特式小說的特征。哥特式小說的特征是:神秘幽暗的建築裏,有神秘幽暗的人物,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會做出瘋狂的舉止和行為。主題也總與情愛仇殺有關,情節發展突兀怪誕。小說中莊嚴肅穆、氣氛怪異的桑菲爾德莊園,羅徹斯特時而陰鬱怪異、時而衝動暴躁的性格,還有瘋女人伯莎·梅森的存在,都符合這些特征。伯莎·梅森是羅徹斯特的妻子,卻被他終年鎖在閣樓上,不得露麵,沒有言語,沒有對她的形象描寫。最後她將桑菲爾德莊園焚於一把大火中。簡被關在“紅屋子”裏時看到裏德先生的魂靈;在饑寒交迫、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正巧倒在莫爾頓莊園並遇到自己的表兄妹;在莫爾頓聽到羅徹斯特發出的呼喚等等超現實因素,正是典型的哥特式小說和浪漫主義小說的元素。

再次,還可以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看待這部小說。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為,作家的寫作是為了實現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不了的夢想。作家和精神病人的區別在於:作家把自己的白日夢以一種很巧妙的偽裝形式表現出來,表現得符合大眾的道德觀念,以此來使自己的白日夢得到宣泄和滿足,獲得他本來在現實生活中沒有能力獲得的東西,比如權力、財富和愛情。以這些觀念看《簡·愛》,這部小說體現出來的作家的白日夢是什麼?小說既有紮實可信的現實描寫,又有超出想象、看似荒誕不經的細節安排。可以說,作者似乎有意表明、或者執意要填平浪漫和現實之間的隔閡。夏洛蒂·勃朗特出身於牧師家庭,她一出生母親就去世了,她希望有一個母親可以給她人生道路的指引和身處困境時的安慰。小說中缺乏可親可敬的母親形象,這可以追溯到作家在實際生活中自幼沒有母親保護的心理根源。作家寫小說時並沒有戀愛結婚,也沒有逃離現實人生,或獲得那麼多的奇遇和機會。事實上,她希望有一個愛人。所以她一直在小說裏尋找這種安慰,尋找一個愛人、一個家。在現實生活中,作家長相平平;在小說中,作家賦予主人公同樣平凡的相貌,卻有一顆不屈的、高貴的、渴望自由和平等的靈魂。作家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實現的,就寄希望於筆下的人物去實現。從這個角度看,《簡·愛》的寫作符合弗洛伊德對作家白日夢與文學創作關係的論述。

小說也是原型批評的例證。原型批評的大意是,人類的故事不管有多少,它總是包含著幾種基本原型,有著大致相似的結構特征。《簡·愛》的故事情節安排是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結構,和很多史詩結構相仿。自我發現和成熟的曆程契合很多英雄史詩的原型敘事結構。《簡·愛》符合童話原型的九個特征:

第一,主人公的孤兒身份。很多童話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一個孤兒,他在人生的道路中,尋找自己的生身父母,尋找自己的家庭。

第二,邪惡的繼母形象。如果這個主人公是一個女孩的話,她一般有一個邪惡的繼母,這個繼母總是待她不好,總會迫害她,把她逼得流離失所,讓她受盡折磨。同時,這個繼母會有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她總會有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這個繼母形象就是小說中的簡的舅媽。

第三,受到不公正迫害的女主人公。簡·愛自幼的痛苦遭遇就是明證。

第四,邪惡的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在小說中,體現為簡·愛寄住在舅媽家時,她舅媽的兒子對她很不好。

第五,尋找之旅。小說描寫的就是一個孤兒尋找一個家的曆程。

第六,替罪羔羊和受害犧牲者。主人公不管命運多麼坎坷,總是有人在關鍵的時候做出犧牲,從而使主人公擺脫相同的命運,走上一條比較光明的道路。小說中這體現在簡·愛在寄宿學校時的好朋友海倫身上。

第七,曆盡艱險和痛苦考驗的成長道路。整部小說都是描寫簡·愛麵臨種種考驗,而不斷成長的曆程。

第八,發現真實父母和血緣關係,找到自己的真實身份。這體現為簡·愛在沼澤地遇到表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