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描寫的是女主人公簡·愛的成長:她從一個孤兒,到讀寄宿學校,然後當家庭教師,戀愛,在婚禮當天逃離,找到自己的親戚,最後回來找自己的終身伴侶。她的經曆中有五個重要階段,分別和她當時居住的五個地名相連。而這些地名都有象征意義,很好地反映了簡·愛的處境和作品的主題。
簡·愛在小說開始寄住在舅舅家,是個寄人籬下的孤兒。這個地方叫“蓋茨赫德”(Gateshead),由“門”(gate)和“前頭”(head)組成,“前頭”(head)預示著簡一生曆程的開端;“門”(gate)則意味著她成長過程中必須穿過的關口。她在這裏得到了舅父的關愛,也受盡了舅母和她兒子的虐待。這是她人生的起點。門在前頭,她必須跨過去,勇敢地向前走。
舅父死後,她被送到了“羅沃德”(Lowood)寄宿學校。在這個學校裏,她得到了坦普爾小姐的教誨,也親眼目睹了好夥伴海倫的死去。校長布洛克赫斯特先生抓住並牢牢控製了她。這一段經曆不僅是她人生旅程中的一個“低點”(low),而且是險象環生的“樹林”(woods)。羅沃德學校校長布洛克赫斯特先生就像一條林中的大惡狼。
在給了她人生有益教誨的坦普爾小姐離開學校嫁人之後,簡也選擇了離開學校,到桑菲爾德莊園任家庭教師。在那裏,她與莊園主人羅徹斯特相愛。羅徹斯特向她求婚,並為她準備了莊嚴的婚禮。可是,婚禮當天,有人出來作證,羅徹斯特尚有妻子在世,被他鎖在了閣樓裏,不見天日。簡傷心離去。“桑菲爾德”(Thornfield)原意是“荊棘之地”(thorn field),象征著簡如同戴著“荊棘王冠”(a crown of thorns)的基督一樣犧牲了自己,而不是為自己的正直和誠實換得世俗的快樂和安慰。
離開莊園之後,簡昏倒在荒野,得到了聖·約翰一家的救助。結果發現,聖·約翰原來就是簡多年不見的表兄,這樣,簡順理成章地得到了一筆遺產,成為女繼承人。聖·約翰覺得簡性格堅強,富有犧牲精神,是牧師天生的好伴侶,於是他向簡求婚,準備帶她到印度傳教。聖·約翰的兩個妹妹黛安娜和瑪麗都很喜歡簡,簡在這裏找到了親情的溫暖。他們居住的“沼澤屋”(Marsh End),標誌著她曆程的“盡頭”(end),因為這裏提供給她一種真正的生活,同時這裏也是“沼澤”(marsh)。簡麵臨人生中最後一個大的考驗。正是在這裏,她考慮是否要犧牲自己的一半天性嫁給聖·約翰,幫助他完成上帝交給的使命。
正當簡要進行選擇的時候,她聽到了一陣遙遠而清晰的呼喚,似乎是羅徹斯特在呼喚她回到自己身邊。她立刻告別聖·約翰一家,起身前往桑菲爾德莊園。她拿定主意要和羅徹斯特廝守一生。但她回去後看到桑菲爾德莊園已經化為一片廢墟,羅徹斯特雙目失明,在大火中為救妻子失去了一條胳膊。羅徹斯特的財產蕩然無存,一個人搬到了一座森林小屋。這裏就是簡最後的落腳點“芬丁莊園”(Ferndean),意思是密林深處一座孤零零的小屋(dean,溪穀),這是她和收回了狼牙(fern,羊齒,蕨類植物)的羅徹斯特享受真愛的唯一所在。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簡·愛一生的五個地名都富有象征意義:“蓋茨赫德”(Gateshead)、“羅沃德”(Lowood)、“桑菲爾德”(Thornfield)、“沼澤屋”(Marsh End)和“芬丁莊園”(Ferndean),精練地概括了簡·愛不同階段的人生經曆。
文學本身就是一種象征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表達方式,都有自己的象征係統。大而言之,其實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是一種象征,都有超出作品本身的寓意。對於作品中描寫的人和事,我們不會當成隻有那部作品裏才有的人和事來閱讀,我們都希望從中看到我們周圍認識的人,看到自己原本不知道的或沒有親身經曆過的事。
所以,一切的文學作品都是象征,都有它的象征意義,都有超過作品本身的所指。文學的創作就是一種由己推人、由此及彼的能力,可以由一個故事推及其他故事。文學的欣賞就是閱人觀己,看到小說裏的人,想到自己。這也是一種同情心的培養,即一種設身處地的美德或智慧。文學讓我們對人有同情心,能夠理解別人,理解我們沒有親身體驗的生活,接受超出我們個人經曆之外的思想和智慧的啟迪。